他的这种拒绝投机,保持客观和克制的态度,正是我认可的对互联网观察者的定义。
近几日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之事沸沸扬扬,keso(洪波)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互联网人的眼前,他的36氪专栏——keso的互联网洞察,赢得了雷军、白鸦和冯大辉等一众互联网先行者的站台,但使我深受触动的,是他30年互联网观察者的身份。
今时今日,大公司的举手投足,创业公司的脱颖而出,让互联网时代的浪潮激荡更迭。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变戏法,足以让资本急涌浪头,科技媒体亦甚嚣尘上,总想搞个大新闻,连篇累牍的解读使人注意力分散。
作为互联网人,我们都想追逐热点,赶在风口上。但事实是头脑一旦发热,便无法清醒判断事物发展的阶段。我很喜欢互联网观察者这个身份,洪波在36氪《keso的互联网洞察》发刊词中对这个身份有着特别精彩的解读:
最近十年,我不再从属于任何一个行业实体,同时也不让自己过分远离行业。我满足于自己的这种观察者的身份,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就像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我认为这才是最适合的距离和关系,也是让我感到最舒适的距离和关系。
他的这种拒绝投机,保持客观和克制的态度,正是我认可的对互联网观察者的定义。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中不迷失?实质是对高密度有效信息获取的焦虑。这就需要对热点和炒作进行识别的智慧,并有果断舍弃炒作信息的勇气。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好的互联网观察者?我认为有4个努力的方向。
1. 综述每周互联网行业大事
至于说怎样做好这个综述,我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中。初步想法是筛选10来个重要的科技和创投领域的公众号或网站,罗列出一周Top3的新闻。然后分别进行主题式阅读,最后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主题或头条主题进行评论式综述。对于综述输出,可以参考2月份以来三节课公众号的做法,三节课COO黄有璨带领运营实习生做出了比较好的示范。还有一些科技媒体以简讯式要闻呈现,即刻上也有类似主题。至于如何把握,我觉得有以下三个不成熟的原则:
明确自己的关注点,关注主要的互联网动态。
由主体到分支,渐进式抽丝剥茧。
整体视角观察,定期回顾。
为什么要做每周综述?这样可以满足自己需要,并且清楚看到一周甚至一个月的行业动态,同时,可以避免每天花费过多注意力在所谓的热点上,有需要及时跟进的科技媒体运营人员除外。此外,以周为单位,能较好看清某个现象的热度,以及较全面的看到现象后的各层逻辑。
2. 保持每天试用各种App
微信教父小龙哥,是出了名的喜欢试用各类App的模范。曾经和菜头开玩笑说,如果某个应用上线48小时内,如果你看到某个叫AllenZhang的,而且还没有头像,那可能就是张小龙本人了。
为什么要每天试用App?有的人是为了寻找乐趣,我觉得这是提高互联网人对产品感知能力的好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行业内不少产品新人入门就是要写产品体验,不论形式主义,对产品的感受还是要能谈谈的,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有待改进之处。再进一步的,便有了产品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功能设计等的纵向比较。
以做饭为例,先要了解不同的食材,就会懂得主菜和配菜之别,从单个食材开始做,到食材之间的搭配。尝试的多了,素材的属性了解清楚了,便会有更多的创意,做出的菜也愈加丰富和美味。如果什么都不懂,一上来就胡乱搞一通,传说中的黑暗料理就出来了。
互联网以产品为中心,对各类产品的熟悉程度,间接决定对业务和产品发展趋势的理解,进而影响到对某个产品现象的判断。
3. 保持写作的习惯
写作是我一直在努力培养的习惯。为什么写作?写作于我,是总结并呈现好的想法,保持思维敏锐性的有效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密度太大,相对信息匮乏,信息渠道太过丰富,也同样带走我们的注意力。换个角度想想,写作,它有一种保护注意力的功效。
通过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思重新排列组合,再以新的形式输出,达到了简化思维,及时清理过量负荷的目的,从而拨乱反正,建立有效的信息连接回路,打造自己的最强大脑。
此外,写作更是一种与互联网世界建立连接的表现。互联网,换一种理解方式,即是互相连接的网络系统。一个人通过写作向他人发出信号,也能接收他人反馈的信号,从而建立立体的联络系统。我以为写作,是行走在未来互联网世界的通行证,因为你的发声为自己建立了独特的身份ID,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人品牌。可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是,写作将自己推向公众面前,完成了一次次思想的开源和互动,人类是一种群居性动物,不断的交互进一步促进思想的进化,或许这就是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杰作的缘故吧!
私以为,写作创造了一种良性的互联网反馈系统,我们在这个环境里观察自己,连接他人。
4. 保证每天有读书时间
科技新闻需要去关注,让我们及时了解到最新的互联网动态。但我觉得,如果要获得系统性的知识和思维的提升,读书是最明智的选择。
Google大脑的两个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玩了个对抗游戏,然后自主“进化”了。有人因此感慨说《失控》对于人工智能和进化真是神预测,我当时就评论到,为什么不会是受《失控》这本书影响的呢?凯文·凯利,这位60多岁的大叔在1994年就写成了这本书。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中,从技术到应用,沉淀了太多人类智慧。
一本书得以成书,特别是一本好书,必然有其独到的知识脉络,千淘万漉的观点和案例。相比快餐式的新闻,孰轻孰重,可想而知。当然,真知灼见的表现是无处不在的,不会受形式的限制。但如果要获得一种连贯性、低干扰、流畅性的阅读体验,我想读书是无可替代的。当对一天进行回顾的时候,有的人想到的是知识体系的添砖加瓦,有的人想到的仅仅是零砖碎瓦而已。
读书,我觉得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互联网时代,正是因为信息触手可及,它才是一种更加成熟的信息获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