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BA智库·姜榆木
还记得你7岁时在做什么吗?
弄堂里玩泥巴,和邻居小朋友过家家,偶尔坐车出趟城就兴奋半天?
可最近一条热搜新闻,着实将我的认知往上推了好几个天花板。
小学生假期旅行去北极科考,如果要看极光,则十多万的套餐都能开到,而选择极光套餐的家长不乏其类。
他们表示,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带他四处看看,这样有利于他长大后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观。
对此,不少网友惊呼:
“假期旅行有什么好卷的?”
“如果哪天国际空间站开放,是不是还要培养一下广阔的宇宙观?”
事实上,北极还只是众多“游学”地点之一。
一位网友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全奖留学的机会,刚下飞机就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互翻护照,比谁护照页上的戳印更多。
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到此前刷爆全网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毕业论文致谢: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如今黄国平已在腾讯担任高级研究员,终于彻底走出大山,但在此之前却是将近30年的坎坷心酸。
当小朋友为自己出国次数没有别人多而沮丧时,许多大人都还在为走出泥潭而咬紧牙关。
两相对比,耳畔回响起某富二代那句“都2019年了,该不会还有傻x没出过国吧”,显得尤为刺耳。
01、一个人看到的世界,由他所处的位置决定
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也来自一条微博热搜: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
这个方案本意当然是好的,但评论区却莫衷一是: 第一类人拍手叫好,觉得这能防止小学考察学生家境,促成升学公平;
第二类人大吐苦水,说这个方案只会把学区房的房价推上新高度;
第三类人直接跳出上述争论的范畴:
“用得着一点风吹草动就这么焦虑吗?也不想想多少人想在北京有个家都是奢望。”
同样一个方案,引来这么多不同的声音,说到底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第一类人是直接受利方,方案一出台,以后孩子就能顺利升入就近的优质小学;
第二类人可能正筹款买房,对可能引起房价上涨的因素特别敏感;
第三类人则可能刚刚步入社会,所考虑的无非是租房和日常花销,买房遥遥无期,只会觉得前两类人吵来吵去显得很凡尔赛。
而这第三类人引出了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
稻盛和夫当年刚从鹿儿岛大学毕业,入职松风工业时,公司已是风雨飘摇,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而他自己也是穷苦出生,当别人靠着关系另谋高就,他只能留在公司。
一边是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一边是公司的一大堆破事,而稻盛和夫也没多想,索性把锅瓢瓦罐都带进办公室,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加班加点搞研究。
像这样“无家可回”两年后,稻盛和夫研制出当时最顶尖的陶瓷材料,立刻得到管理层的重视。
此后他又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果,在27岁那年创立“京瓷”公司,并一路带进世界500强。
从濒临破产的公司的小职员,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掌舵人,年轻时的稻盛和夫对未来肯定有过计划和考虑。
然而可以肯定是,当时他所考虑的,绝对不是什么政策会引起房价上涨,或者以后能不能带小孩去国外长见识。
02、人生最大的阻碍:不是问题太多,而是想得太多
我为什么要提这两件事?
主要是想说,每个人所考虑的东西,往往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他所处的位置。
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把心思放在他当前最该考虑的事情上。
如果尚在山沟里的黄国平想的是,别人怎么7岁就能环游世界;
而仍以公司为家的稻盛和夫,整天去关心哪里房价又飙涨了。
那么很显然,他们在无限的焦虑中,永远踏不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尼采曾说:
“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自己!”
社会发展这么多年,不同的家境,不同的人脉,不同的资源,必然会有不同的人生境遇。
当一个人认不清自己,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来否定自己,那么人生也就成为一个自我消耗的过程。
想起刚毕业那会儿,新入职的同事聚了一次餐。
餐桌上有位同学给大家打气,说要努力留在上海。
另个同事小陈立刻跳出来泼冷水,以一种醒眼阅世的姿态摆出各种不可能克服的困难:
“上海房价这么高,你那么点工资一年下来,连个厕所都买不起。”
“就算凑得起首付,好点的学区房也别想了,你小孩以后不读书吗?”
“别人孩子课外学马术,学油画,学芭蕾,你负担的起吗?”
“上海中考只有50%能上高中,你孩子小学初中不如别人,能进前50%吗?”
他这些悲观论调有根据吗?
诚然是有,但这种情绪于事无补,反而是一种负资产。
因为这些困难,根本就不是一个刚入职的人该考虑的。
后来,像小陈一样直面惨淡前景的同事,早早放弃努力,躺平享受几年都市繁华,就回老家守一亩三分地去了。
但有些同事却没顾虑这么多,每天就想着怎么把眼前的工作给做好。
奋斗了一两年后,人脉有了,资源也有了,抓住机会换了家公司,工资就翻了一倍。
再回头去看,就发现当时小陈说的困难,大部分已不复是困难了。
03、做好当下的角色,我有2个建议
作家蔡磊垒在《认知突围》中提到一个成长模型。
人生其实是阶段性成长的过程,遇到特定的机会,才能跃升到下一个阶段。
而在你没跃升之前,很多高阶层的问题,你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因为你没到那个位置,你的认知也往往缺乏相应的维度。
因此,少想别人有什么,多想想自己眼前的事情。
默默积蓄力量,才能在机会来时能抓得住,机会走后能稳得住。
对此,我有2条建议:
1. 别把成功的表象当作成功本身
网上曾有一条评论,引无数人心酸感慨:
“我奋斗了十八年,才争取到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的资格。”
但我想说,人生并不是为了和某人一起喝咖啡而奋斗的。
诸如背名牌包包、穿限量款鞋子、飞机坐头等舱等看似体面的行为,只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附属品,而不是成功本身。
觉得在高档咖啡厅喝一杯咖啡便是体面人,殊不知别人喝一杯咖啡能拿下一笔订单,我们只会吐槽味道跟普通咖啡没什么区别。
觉得要带孩子出个国才是成功家长,殊不知别人是谈生意时顺便带孩子去见见世面,我们咬牙花了大半年的工资,最后只换来孩子用来炫耀的护照上的戳印。
所以,若还没到那个位置,却对成功的表象趋之若鹜,到头来不仅徒劳无功,还会在人比人的焦虑里自我消耗。
少关注表象,多关注本质,踩着能力的阶梯拾级而上,自然会看到更多人生的风景。
2. 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没人卷得了你
《奇葩说》第七季里有一位北大的刘纯懿,论述关于内卷的话题。
她抱怨道,因为内卷的存在,明明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了,可人们总是对你提出新的要求。
这时蔡康永反问:“那你为什么要按别人的要求去做呢?”
刘纯懿顿时语塞。
关于内卷,很形象的一个比喻就是一群人看电影。
前排的人突然站起来,后排人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最后变成一场谁比谁高的竞赛,反而没人去关注电影本身了。
因此,区分内卷竞争和正常竞争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竞争的结果有没有让自己能力得到提升,从而离预设目标更进一步。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和自己比,才最公平。”
别让别人的标准定义了自己,当你的目标是看电影,那就别去比谁站得更高,而是想办法到前排,或换家不起身的影院。
在如今这个时代,虽然万物皆可卷,但若把心思放在最本质的事情上面,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是没必要的。
当教育卷成了军备竞赛,在培训班学到的舞蹈和音乐,最后也就每年年会上有所施展。
当工作卷成了比谁加班多,但有些人早已跳出圈层,把无意义加班的时间用于自我精进。
多考虑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你若真心拒绝,就能避免一切内卷。
△ 写在最后
《尼布尔祈祷文》里有这么一句话:
“上天,请赐我平静,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赐我勇气,让我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搞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恰恰相反,一个人惟有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有向上而生的根本。
而且,人的成功本就没有统一的范式。
你又怎能说,奋斗三十年才看到的山外景色,不如7岁孩子眼里的极光更加震撼人心?
人生很长,值得为之努力,却不值得焦虑。
愿你我能早日成就自己的高度,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参考资料:
1.《朝阳小学生毕业旅行去北极被“嘲”的背后,是“生在罗马”的起跑线》,来源:INSIGHT视界
2.《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致谢》,作者:黄国平
3.《认知突围》,作者:蔡垒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