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辞职后,我后悔的12件事

一个将自己负责的项目收入提高到100亿日元的公司主管,一个策划过全公司绝无仅有的营销活动的创新人才,一个自认为掌控了公司大部分店铺的人,却在公司准备改制裁剪冗员的时候,丢掉了自己奋斗十年才拼到的扶手椅。

他的忠诚和进取心,以及对行业的热爱好像随着那把不起眼的扶手椅一起消失了,就这样黯然神伤,在四十二岁的年纪主动请辞,离开了奋斗十八年的公司

他就是和田一郎,毕业于日本top2的京都大学;在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工作18年,曾经取得过辉煌的业绩;辞职后,创建了自己的公司;2013年开始更新博客,发表自己辞职后的感想,得到众多网友的认可和转载。

和田在辞职后,才开始认真地审视和反思自己曾经的职场经历;尤其是在创业成为一名经营者后,他发现当年职场上那个自视甚高的自己其实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才在后来形成了这本《辞职后,我后悔的12件事》。

这本书小小薄薄的一本,却常常让我有读不下去的时候,因为它时刻在挑战着职场人的自恋。

明明作者是在剖析自己职场不够成功的原因,身为读者的我代入感却很强,作者指出的那些雷我全都踩过,其中一些到现在还自以为是。在自恋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不得不佩服作者自我反省和剖析的勇气;也不得不承认,其实他讲得,真的很有道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职场上,让和田后悔的那些事儿,也可以说是和田总结出的职场致胜法宝。如果你希望在职场上能赢,真的要认真借鉴。

01、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就以CEO为目标并全力以赴就好了

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企业开全员大会的时候,高层领导们特别爱讲类似的话,往往会被大家当作是激励员工的鸡汤,而被嗤之以鼻。但这确实是走到高层的领导们的肺腑之言。

作者和田一郎在公司是非常努力的员工,也曾经做出很骄人的业绩。但是对比和他一同入职,起点差不多的那些同事们,他发现那些拥有明确目标的人成为了董事甚至更高层的领导;而那些对未来想法模糊的人,在十多年后,要么仍然做着很普通的职位,要么离职,要么被裁员。

和田本人,进入公司时还怀揣着成为作家的梦;虽然身在百货公司这样直接看营业额看利润的企业,他却常常去尝试做一些更浪漫的创新型举措;他拼命工作的动力并不来自于某个明确的目标,而是不想输给一起进公司的同事。

这些行为促进了他在职场上一定程度的发展,却没有为他赢得最终的胜利。和田在42岁时,黯然离开了公司

我们有多少人在职场上拼命工作,只是为了“不想输”,但是一旦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按常理出牌”或者“止步不前”时,我们就丧失了奋斗的方向,因为缺乏目标的牵引。

我的一位同学,读书时成绩很不错,毕业后就进入一家知名外企。

接下来的几年,他干了研发、售前、服务等多个岗位。一起聊天时,我表示对他的这种行为很不理解,为啥不在研发的岗位上好好干,而要在各个岗位来回换。

同学告诉我,他发现高层的领导需要什么都懂,所以他现在要多轮岗,了解各个部门。那个时候我很惊讶,惊讶于他有这么大的野心;同时也有些不相信,觉得这么大一家企业,比他学历高、背景好的人多了去了;再说这家企业的核心研发部门都设在一线城市,而西安只是一个较小的研发中心,要想找机会可太难了。

可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常常传来他升职的消息,他从西安研发中心资历最浅的管理人员,一路升职,现在直接汇报给大中华区的VP,是该外企CEO口中经常点名表扬的人。

这十年来,他换项目,换部门,换领导,每次变换都能带来升职的机会,有些时候甚至是在公司内部面临重组,很多领导被削权甚至降职的危险时刻,他却能找到高升的机会。

很多人说他擅于钻营,唯利是图;但在我看来,是因为他内心有着明确的目标牵引,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来研究如何能更快更有效地贴近目标,所以他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当我们内心有着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就会全力以赴的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这样奋斗过程中出现暂时的挫折或失败,就不会干扰我们努力的方向,更不会因此而止步不前。

02、职场更要朋友圈,如果更关心公司的人际关系就好了

有多少人和作者和田一样,讨厌公司里的闲话?

比如,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前两天在办公室里吵了一架,谁和谁面和心不和,谁被内定为经理候选人……

我们中国文化里甚至有些鄙视对闲话感兴趣的人,认为那是“长舌妇”喜欢做的事儿。

作者和田曾经认为这些闲话毫无意义,而且都是厚脸皮的人才做的事情。与其讨论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浪费时间,他更想谈些和工作有关的积极的话题,或是早点回家读点书。

后来,他就吃了不少这方面的苦。

有一次,时任部门经理的和田需要调一个人到自己的部门工作。上司对他很支持,表态:不管要谁,都帮他要来。

但是因为和田只认识以前部门的人和工作中打过交道的人,而能胜任此职位的,他一个都不知道。最后他要了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人,但这个人和他部门里另外一个同事非常的不和。

这两个人关系不好,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只有和田一个人。后来他夹在这两位同事之间,吃了不少苦头。

然而也有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对员工的私事以及公司的各色事情了解地很清楚,因而对公司的本质事情也感受更深切。

他们能更早地洞悉公司的战略变化,组织架构的调整方向,人事任命的动向,往往能从中发现别人没察觉到的机会,先发制人,获得更快晋升的机会。至少也能帮助自己避雷避坑,不犯作者和田那样的错误。

上文提到的我的那位同学,就是一位擅于研究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有心人”。记得有一次他们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他有两个选择机会。但是后来他果断拒绝掉了其中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机会。

原来他们企业是矩阵式管理,在国内和国外分别有一位领导,一位管人,一位管业务。他了解到即将管理自己的两位领导非常“不对付”,而且两个人都很强势,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如果想推进工作并且同时获得两位老板的支持太难了,他的很多精力将消耗在跟两位领导的周旋上,很难作出业绩。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有另一位同事选择了这个机会,他后来的日子果然很难过。我的同学,用他在人际关系上的洞察力为自己避了个大坑。

03、要是早些知道灵活变通,比坚持所谓的“信念”更容易让人成功就好了

作者和田一直有写作并成为作家的梦想,因此他骨子里有文人的浪漫和对信念的坚持。

和田一直秉持一个信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创造性是使员工的幸福感达到最高的方法。

和田所在的百货公司为了形成高效的零售业状态,采取了一系列使业务更加标准化、集中化的措施,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裁员,缩小了员工发挥创意的余地,这使和田感到非常痛心,认为这样的公司毫无浪漫可寻。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在四十二岁的时候,没有任何留恋地离开了公司

但实际上,公司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业务的高效化,并购了别的公司,也增设了子公司公司也获得了空前的利润。而和田却因此赔上了自己的事业,他坚信的“创造性带来员工幸福感”也并没有衡量的标准。

我们在工作中是否也秉持着一些并不有利于职业发展的“信念”呢?比如我曾经有一位同事,是做软件测试工作的。他对测试工作及其认真,一直秉持【坚决不漏掉任何一个Bug】的信念。

有一次,产品要发布一个补丁,预定计划是3周发布。因为这位同事一贯认真的表现,领导想给他一次提升的机会,于是让他负责测试Leader的角色。

这位同事秉承他一贯的信念,将测试范围大大拓宽,几乎是常规测试量的3倍,果真发现了不少以往没发现的Bug,但是也因此让交付日期一拖再拖,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影响,惊动了上级,我们的直属领导也在会议上被上级批评。

从此以后,这位同事在我们部门的晋升之路就止步不前,到最后愤懑离职。几年后,他对此事还是愤愤不平,认为领导们都是“瞎子”,没看到他为保障产品质量所做出的努力。

当我们坚持的信念和项目、公司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时,要学会灵活变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有时,我们需要有把信念扔进垃圾桶的勇气,能够做到这点的人,或许有比执着于自己信念的人更顽强的生命力,也更能成大事。

除了上面3条,和田还提到其它9条如果能早点明白就好了的道理,如下:

如果早一点知道快速融入公司对自己竟那么有利就好了

要是早些明白骄傲自满会毁了自己该多好啊

如果早些明白在职场和什么样的上司都能处得来就好了

如果能早一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就好了

要是早些明白饭桌上的那些事儿就好了

与创新型点子相比,如果更能脚踏实地就更好了

如果早些知道太过拼命并不是工作的最佳状态就好了

当时对先于自己升职的同事淡然处之就好了

小结

《辞职后,我后悔的12件事》与一般的职场晋升工具书所不同的是,它没有什么框架或理论体系,也没讲什么大道理。整本书基于和田18年不算太成功的职场经验,以及成为创业者后回过头的反思,总结而成的。

读这本书的代入感很强,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犯过的职场忌讳,或者仍然在坚持的“执迷不悟”的错误信念。

就像和田自己说的那样,他这本书不是为那些走到高层,拥有华丽职场人生的人写的;而是为那些努力地过着每一天,焦灼着想做出点儿什么,热切地渴望被认可,但是却被上司苛责,被下属抱怨,又不甘心被工作毁掉生活平衡的人写的。

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员,真该来看看和田的这本《辞职后,我后悔的12件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辞职后,我后悔的12件事  辞职  辞职词条  后悔  后悔词条  
攻略

 保险推销员的薪资待遇怎样?

操作方法01:首先保险的推销员就是推销保险的,他们的薪水来源于自己到底推销了多少单的保险,你推销的越多那么你的薪水就越多,反之就越少。02:一般的薪资待遇我就不...(展开)

攻略

 如何成为一名衣橱整理师

操作方法01:想成为专业的衣橱整理师,不仅要美观得体,最重要的还要方便整理服务的进行。所以说,大多数整理师的服装都是需要专门定制的。此外,与客户的沟通也是一个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