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造句(241)昨日一大早,丹灶东升沙岸村的梁伯来到丹灶市场一挥春摊位前,一下了就订购了好几幅对联。
(242)“东方今报喜鹊闹春,南雁又闻黄犬献岁”,第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宋老师仔细打量了一遍,小心地将它平铺在书案上。
(243)康有为的《书法对联》运笔在不方不圆之间,笔力浑厚而苍拙,浓墨渴笔,具有静穆大气的阳刚之美。
(244)因他的《对联话》影响甚广,故名气也甚大,当下时人目为大师,尊为楷范,或纷纷效尤,或借以为违律之挡箭牌。
(245)诗人沙金写的是“劳动世界家家欢乐,人民天下个个翻身”,作家何公超写有“解放全中国和平建设,创造新社会富强康乐”的对联,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246)牌楼横批是蒋介石的题词,“英烈千秋”,对联是董必武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
(247)熟普在香港极为受宠,有茶肆对联:“普洱铁观音松涛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便将普洱茶推为第一。
(248)一侧墙上悬挂着四幅花鸟画和一副对联,上写“幽芳淡冶仙为侣,傲骨嶙峋世所稀”,这是詹天佑的故友赠给他的语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写照。
(249)在油区切6井接转站,大红的对联、飘扬的彩旗、厚厚的积雪,还有转输泵低缓的响声,衬托出昆北油田节日生产的喜庆气氛。
(250)人们在为对联评头品足,抽烟喝茶,拉家常说是非,静等着礼仪开场。
(251)从古代采诗官搜集的民谚、歌谣,到文人编撰的“杂纂”、对联,再到现代的顺口溜,这些都是不同形式的段子。
(252)记得儿时山村药店常能见到这样的对联——“但得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患者也会因此多了几分温暖。
(253)一货摊上悬挂有“吉星高照百福来”的对联在出售。
(254)王克功拿出专为周占先创作的对联“沥胆披肝真义士,临危救命大恩人”和一首五律送给他。
(255)倒是清人顾嘉蘅的一副对联出了大名;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256)瞧这对联的意境,郭遇春莫非还精通六爻课?此时,那对联前,正有一人站着,听见开门响动,便转过身来。
(257)此幅七言对联苍劲有力,赫然刻在南海天都巍峨堡垒之左右两侧,顿显城门气势非凡。
(258)他写了三副对联,如“英勇参军欣献岁,光荣祝捷喜迎春”、“喜听腊鼓随腰鼓,高唱秧歌接凯歌”等。
(259)没有碑柱,自然也没有对联,更没有“流芳百世”。
(260)为了平息这个争论,他写下了一幅对联,其中一句是“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诸葛亮对这个问题是不会在意的。
(261)一个人七天以前还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忽然什么都会,会对联,诗词,会剑法还变得讲礼貌,姜兄请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262)一副副对联跃然纸上,杨纪购买的宣纸很快卖光,不得不又去文房店,另外又买了几沓的宣纸。
(263)厅内柱上悬挂着“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为国为民孺子牛,任劳任怨绝代尹”两副对联,高度概括了周*来的伟大一生。
(264)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他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265)这副著名的对联,是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所撰。
(266)好啊,乔帮主若是听到这幅对联,肯定也该是含笑九泉了!
(267)此联一出,文人们一下子就惊呆住了,这个对联纯熟的应用了多音字,使得对联工整且词义通达,尤其是那七个“朝”。
(268)嗯,不仅工整,更能从中品出对联之人宽广的胸襟,和旷达不羁的情怀。
(269)若干年过后,吴老重新把这副对联书写装裱,反复吟味,有很深的感触。
(270)后正屋大门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的对联,则是魏源的至交龚自珍对魏源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