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临朝造句
【临朝 lín cháo】:1.临御朝廷(处理政事)。 2.特指太后摄政称制。 (1) 三国的故事,滔滔江水,一言以蔽之,就是伪父临朝,易子而食。从家庭,到朝廷;从私家,到国家。 (2) 冯氏开始第二次临朝听政,直到公元490年病死为止. (3) 太后临朝或太后干政的母后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 (4) 日本本州岛西南端一城市,临朝鲜海峡。人口269,167。 (5) 可惜,临朝的窦太后也跟后来的何太后一样,并不同意格杀勿论的方案;而这种全面树敌的做法,则逼得宦官们为自己的生存拼死一搏。 (6) 朕觉得刚才诸神临朝时,灵霄殿内群神班列在大殿内,文东武西,拜倒在丹墀下,山呼万岁,那场面太隆重、太热烈,朕自然而然高兴。 (7) 孝宗临朝,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加谥武穆,但并未清算秦桧的罪行。 (8) 二圣临朝垂帘景,天授称帝千古仕。 (9)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 (10) 皇太后垂帘听政仅数日,司马光即上疏,就临朝听政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出谏劝。 (11) 属奸雄鼎峙之秋,群凶岳立之际,昧旦临朝,日旰忘膳,运筹命将,举无遗策。 (12) 可一日,天帝临朝之前,众臣却发现,龙御香案上已空无一物! (13) 大至移国,小则临朝,焕车服以王宗枝,裂土壤而侯肺腑,洎末涂沦败,赤族夷宗。 (14) 度宗病逝,子立,年仅四龄,由太后谢氏临朝听政,仍把那元恶大憝,倚作长城。 (15) 太子临朝当日,与一干老臣约法三章,勒石为誓。 (16) 根据史料记载,嗣圣元年(684年),武后临朝称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两字作年号。 (17) 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 (18) 则天临朝时的一场闹剧式兵变,引出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刁民。 (20) 皇上久不临朝,今日召对,乃千载一时,正好从容讽谏,不意为书生所激。 (21) 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摄政,外戚专权,任人唯亲,吏治崩坏,加上已经太平了几十年,饱暖思淫欲,各级官员沉醉于声色犬马,再无丝毫励精图治之心,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 (22) 尽管景宗在世时只是画诺而已,萧皇后“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但景宗毕竟是正统天子,群臣各安其位,尚不敢萌生邪念。 (23) 礼,天子止降旁亲;外舅缌麻,本在服例,但衰绖不可临朝飨,故有公除之议。 (24) 099回、武太后临朝改制,梅孝朗奉旨休妻。 (25) 灵太后临朝,三公郎中崔鸿上疏理寿兴,诏书追雪,赠豫州刺史,谥曰庄。 (26) “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渐渐地,不走正路了。 (27) 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将尚在襁褓中潘嫔所生皇女从后宫抱来立为皇帝,改元“武秦”,胡太后则继续临朝称制。 (28) 何况废掉了少帝刘辩,就可以废掉何太后;而刘协是没有什么太后可以临朝的,他的生母王美人早就被何太后毒死。 (29) 邓绥,15岁进宫,16岁封贵人,22岁封皇后,25岁汉和帝仙逝,从此独撑朝廷大局,并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自称“朕”。 (30) 从上面的事例也可以看出,王曾、王珪等名相,虽然没有被叫到皇帝床前托付幼君,但他们却在立嗣、太后临朝等重大事件中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