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奏造句61) 寇准在穷乡僻壤的巴东,爬山涉水,体察民情,当看见百姓衣不遮身,食不饱肚,他一面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农。
62) 只等先生说降反贼,归来之日,我必当上奏圣上,给先生加官晋爵。
63) 李渤见水兰头脑清醒、办事公正,就上奏朝廷举荐他当了宜州(今广西宜山)刺史。
64) 现在皇上奏折都那阉狗代批的,上了书也到不了皇上手里,再联名也白搭啊!
65) 辛翁已上奏弹劾平江府王唤及江南路帅司王宜忠兄弟,徇私枉法,勾结水寇,养贼自重(上奏造句 )。
66) 朕躬广开言路,原要身致太平,不意廷臣所上奏本,类多毛举细故,无关宏旨。
67) 曾国藩了解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紧张,立刻对此次谏争之举上奏自责,从此再不敢对皇帝本人和朝廷的根本决策说长道短。
68) 武植得信以后,就向皇上奏报,请旨告假领蘧丹去应天看病,望皇上恩准。
69) 三十四年,伊犁将军永贵上奏于惠远城建立满汉蒙古官学各一所,位置在惠远城营务处旁侧。
70) 联名上奏书,联名控告,联名维权。
71) 处于“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之中的曾国藩,对于容闳和丁日昌提出的教育计划,再三考虑,准备上奏朝廷。
72) 上奏所说“经理大事,世祖已尝行之”,无疑指的是至元二十七年籍户时的“事产”登记和至元三十年行大司农司括田而言。
73) 它掌管皇城里的一切礼仪、刑事及管理当差、听事等杂役,而更重要的是替皇帝管理内外一切奏章,代皇帝批答大小臣子上奏的一切公文。
74) 应当说丞相、御史大夫、廷尉给秦始皇上奏的尊号已经登峰造极了,从称号到政令、自称,无所不用其极。
75) 当下回府便想明日上奏甄儒所言,忽闻辽东之事,盖苏文弑君篡位,滥杀大臣,暴虐其民,侵凌邻国。
76) 明英宗正统年间,广东海南卫指挥使到北京上奏章,此人在海南卫可能放纵惯了,在京期间,仍不加检点,竟然宿娼。
77) 国戚张尧住身为宰相,搞得民困国穷,包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要搬掉这个祸害,一而再,再而三,上奏弹劾,迫使宋仁宗免去张的要职。
78) 范兄,依在下看,他们都是海匪,都是反贼!范兄今天带兵平定了舟山岛的反贼,在下回府一定禀明父王,让父王上奏朝廷为范兄请功。
79) 纣王就和众位爱卿说,起来,朝廷大臣异口同声的说,谢陛下,大臣比干说:参见皇上,臣有事上奏。
80) 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81) 我不但不会贪墨他的功劳,还会为他据实上奏,为他们请功。
82) 天人要语垂清问,仁敬陈言上奏篇。
83) 曾上奏反对青苗法“别为一赋以蔽海内,非王道之举”,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朝廷宣其复出为官。
84) 俞樾命运坎坷,他在出任河南学政及主考时,遭御史上奏弹劾,被革职为民。
85) 袁公文学治术,尤称卓绝,所上奏本,统系袁主稿。
86) 城防涣散、商贾囤粮、商贸侵街、党祸渎文、酒患成灾、贫富差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凸现了北宋后期日益沉重的社会危机,这也是北宋朝臣屡屡上奏之要情。
87) 因朱有生前曾上奏折表示“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故明英宗下旨命“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遣归”。
88) 也就更加放心大胆地批评指责,甚至在上奏前四处宣扬,显示其言之激切,以求直言极谏之名。
89) 当年,御史文悌曾上奏严参康有为,说他常常晚上来访,车中携有衾枕,行踪诡密。
90) 负责监督和控制哲盟一带的吉林将军秀林和管理蒙旗事务的理藩院,不得不将此事上奏清廷,寻求解决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