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新唐书·颜真卿传》原文及翻译(二)

新唐书

原文:

  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复使河东,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三十年,有诏终身不齿,闻者耸然。迁殿中侍御史。时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谪贺州,真卿曰:“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杨国忠恶之,讽中丞蒋冽奏为东都采访判官,再转武部员外郎。国忠终欲去之,乃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粱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嗣曹王皋闻之,泣下,三军皆恸,因表其大节。淮、蔡平,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赙布帛米粟加等。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译文:

  颜真卿,字清臣,是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年少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加以教育。长大以后,博学,工于文章,侍奉母亲孝顺。

  开元年间,考中进士科,又提拔制科。调任醴泉尉。两次升任为监察御史,出使河、陇。当时五原有个冤案长期没能判决,气候又干旱,颜真卿辨明冤情判决后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称作“御史雨”。又出使河东,上奏弹劾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终身不予录用,听说者肃然起敬。后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吉温因私怨诬陷中丞宋浑,将他贬到贺州,颜真卿说:“为何因一时的怨愤,就想危害宋璟的后人呢?”宰相杨国忠憎恨他,暗示中丞蒋冽奏请任他为东都采访判官。经两次调任为武部员外郎。杨国忠一心想排斥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平原太守。

  安禄山刚露出反叛的苗头,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是个书生,就不再担心。安禄山反叛,河朔一带全部沦陷,唯独平原城守护完备,他派司兵参军李平驰往京城上奏。玄宗刚听说叛乱时,感叹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来到,皇帝大喜,对左右说:“朕不了解颜真卿是怎样的人,而他的所作所为竟能如此!”。

  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于是建议派遣颜真卿前去:“(颜真卿)为四方所信服,如果派他前去晓谕李希烈,可以不劳烦军队就可平定。”下诏批准,公卿全都失色。 李勉认为这样会失掉一名元老,使朝廷蒙受羞辱,秘密上表坚决请留。走到河南,河南尹郑叔则认为李希烈反叛的迹象已经显明,劝他不要前去,他回答说:“君命能躲避吗?”见到李希烈以后,宣布诏书,李希烈的养子千余人抽刀争相逼近,诸将全都谩骂,要吃了他,颜真卿神色不变。李希烈于是拘禁颜真卿,派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坑,传言将要活埋他。兴元以后,官军再次振兴,叛贼担心有变,派将领辛景臻、安华来到他的住处,在院中堆积柴草说:“再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受朱泚连累被诛杀,李希烈因此恼怒,派宦官等人谋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宦官说:“应赐卿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功,罪应处死,但使者何时从长安来?”宦官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这是反贼,为何称诏书!”于是缢死了他,享年七十六岁。嗣曹王李皋听说以后,落泪,三军都哀伤痛哭,于是表奏他的大节。淮、蔡平定,儿子颜頵、颜硕护送灵柩回朝,皇帝为他停止朝会五天,迫赠司徒,谥号为“文忠”,赐丧葬布帛米粟加等。

  颜真卿在朝中端庄严肃,刚正而有礼,不是公正的言辞正直的道义,不生于心。天下人不用姓名称呼他,只称鲁公。颜真卿擅长正、草书,笔力遒劲曲折,世间当做珍品流传。

相关练习:    《新唐书·颜真卿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10~13题,共19分)

颜真卿,宇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乃阳禄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日:“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遗段子光以三首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乃详谓诸将日:“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乃取三首冠饰,草续支体,棺敛祭殡,为位恸哭,人心益附。

肃宗幸灵式,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嗣位,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①陷希烈汝州,杞乃奏日:“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遽以身蔽之,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希烈既陷汴州,僭伪号,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日:“老夫耄耋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兴元元年乃杀真卿。年七十七。

德宗诏日:“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胁累岁,死而不挠,可赠司徒,仍赐布帛五百端。男頵、硕等丧制终

所司奏超授官秩。”

李希烈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唐书·颜真卿传》)

10.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B.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C.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D.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11.下列文化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随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含义,如唐朝时被举荐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即称进士,后世则指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B.工部: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部尚书为其长。

C.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国君置御史,主管记录历史,并如后世一样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御史就是如此。

D.耄鰲: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八十岁老人。老耋指年纪很大的人。

1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

B.颜真卿有勇有谋,设计迷惑安禄山,在河朔尽陷时依靠先前的防备得以防守。

C.颜真卿作为朝廷老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主动前往李希烈处晓谕招降。

D.对于颜真卿的去世,德宗十分惋惜痛心,下诏赞扬他公正忠诚,并对他的后代也加以照顾。

13.翻译划线句子(10分)

(1)遗段子光以三首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乃详谓诸将日:“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5分)

(2)死而不挠,可赠司徒,仍赐布帛五百端。男頵、硕等丧制终,所司奏超授官秩。(5分)

答案:

10.B

11.C(先秦时御史不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只是记录历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12.C颜真卿非主动前往。

13(1)(5分)(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头到黄河以北示众。颜真卿担心人心动摇,就假装对各位将领说:“我认识这三个人,头都不是真的。”(主语省略1分,徇1分河北1分状语后置1分,详通假“佯”1分)

(2)(5分)(颜真卿)至死不屈服,可以追赠他为司徒,再赐五百匹布帛。他的儿子颜頵、颜硕等人服丧完毕,主管部门(或主管官吏)奏报破格授予官职。”

(挠1分赠1分定语后置1分所司1分超1分)

14.C.D(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

旧唐书·颜真卿传翻译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郡临沂县人。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安禄山反意较明显了,颜真卿以久雨为托词,修城墙加深护城河,秘密统计健壮男子,储备粮食;表面却召集文人,在城外水中乘船游玩、喝酒吟诗。有人向安禄山告发,安禄山也秘密侦察他,认为文人不值得担心。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朔都被攻陷;只有平原郡城郭守卫都完备,于是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奏报。唐玄宗开始听说安禄山叛乱,叹气说:“黄河以北二十四郡,竟没有一个忠臣吗?”得李平来报,很高兴,扭头对侍从说:“我不知道颜真卿相貌怎样,能够做得这样好!”安禄山攻陷了洛阳,杀死了洛阳留守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头来黄河北边示众。颜真卿担心人心动摇,就假装对各位将领说:“我认识这三个人,头都不是真的。”于是腰斩了段子光,秘密藏起三人的头。后来,才取出三人的帽子佩饰,用草续做成身体四肢,用棺木装殓祭祀殡葬,立了牌位痛哭,人心因而更加亲附。

肃宗驾临灵武,授颜真卿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继位,卢杞专权,忌恨他,适逢李希烈叛变攻占汝州,卢杞于是就上奏说:“颜真卿是全国信服的人,派他晓谕他们,可以不使军队劳苦。”皇上同意。颜真卿刚见到李希烈,李希烈的干儿子一千多人抽出刀抢着上前逼迫他,要吃他的肉。许多将领层层围住,随口辱骂,往他的身上挥刀比划,颜真卿毫不畏惧。李希烈急忙用身体护住他,驱散了那些人,众人退去,才施礼请颜真卿到住处休息。李希烈大摆宴席犒劳他的爪牙,请颜真卿赴宴,让他看艺人指责、亵渎朝廷政事取乐,颜真卿发怒说:“大人(李希烈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实为宰相,因此称他为“相公”,意译为“大人”)是臣下,怎么让这些人做这种事呢?”拂衣起身离席,李希烈羞愧,也喝令停止。李希烈攻占了汴州,称帝建国,派人问颜真卿仪式,颜真卿说:“我年纪大了,虽曾经执掌国家礼仪,记得的只有诸侯朝拜的礼仪。”兴元元年李希烈杀了颜真卿,颜真卿当时77岁。

唐德宗下诏书说:“鲁郡公颜真卿,天生才能品质出众,公正忠心尤为杰出,侍奉四代皇帝,志向坚贞始终如一,适遇叛贼作乱,朝廷将晓谕(贼寇)的重任委托给他,几年被拘禁威胁,至死不屈服,可以追赠他为司徒,再赐五百匹布帛。他的儿子颜頵、颜硕等人服丧完毕,主管部门(或主管官吏)奏报破格授予官职。”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又充河东朔方试覆屯交兵使。有郑延祚者,母卒二十九年,殡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齿,天下耸动。迁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廪实。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帝还奏,慰答曰:“朕子每出,谆谆教戒,故不敢失。崇嗣老而蹇,卿姑容之。”百官肃然。

李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耳。”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

B.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

C.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

D. 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科,是唐代进士科中前三名的代称,始于唐明皇。从高祖李渊到唐明皇前期,所有进士,都称为“乙科”。

B. 腰斩是古时酷刑的一种,行行刑时用斧或钺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这种刑罚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周代。

C. 朝觐,是古代军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D. 文忠,是古代朝廷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经纬天地曰“文”,危身奉上曰“忠”,位列“文正”之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为官勤谨,深得民心。在担任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期间,判决了久而不决的五原冤案,在当地百姓誉为“御史雨”。

B. 颜真卿才兼文武,隐忍负重。当叛贼攻破洛阳,杀了留守将领并以他们的首级示众时,他强忍悲痛,暂时隐瞒真相,安抚军心。

C. 颜真卿守正重礼,勇于弹劾。有个叫郑延祚的人,母亲死后灵框停放在寺庙内二十九年不下葬,颜真卿奏本弹劾,反响强烈。

D. 颜真卿不畏强暴,忠贞刚烈。面对反贼李希烈的以死威逼,颜真卿气节不屈,宁愿赴火自焚也不改其大义凛然的志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

(2)朕子每出,谆谆教戒,故不敢失。崇嗣老而蹇,卿姑容之。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5分)颜真卿担心动摇军心,欺骗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首级全都不是(他们的)。”

(2)(5分)朕的儿子每次出行,(朕)都谆谆教诫,因此不敢有失。管崇嗣年老又跛足,你姑且宽容他。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断句疑难之处集中在两处:一是对“辞日”与“当阙”的意思的理解。“辞日”是辞行那天,“当阙”是正对着行宫,根据上下文,应该是广平王“当阙不敢乘”。二是古代礼仪常识。按照古代礼仪,广平王在行宫门前不敢骑马,快步走出栅栏后就可以骑马了。“梐枑(bìhù)”是古代官府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栅栏,所以断成“趋出梐枑乃乘”才合乎情理。据此,可判定D项断句正确。

1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C项,朝觐是古代宾礼之一。有关外交活动的礼仪叫“宾礼”,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才叫“军礼”。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A项,对象错误。被当地百姓誉为“御史雨”的是那天下的雨,不是颜真卿这个人。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摇”,动摇;“绐”,欺骗;“素”,一向;“首”,首级。第二句得分点:“出”,出行;“蹇”,跛足;“姑”,姑且;“容”,宽容。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郡临沂县人。年少时学习勤奋,词采华美,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凭借孝顺闻名。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担任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桩冤案,很久不能决断,颜真卿到任后,立即查明情况。当时正值大旱,案件判决后就下雨了,当地人称这是“御史雨”。又担任河东朔方试覆屯交兵使。有个叫郑延祚的人,母亲去世二十九年,仍停柩在寺庙院内,颜真卿奏本弹劾他,郑氏兄弟三十年未被录用,全国轰动。(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调任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杨国忠恼火他不亲附自己,调(他)出京任平原郡太守。

安禄山刚露出反叛的苗头,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安禄山攻破洛阳后,杀了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派段子光送三人的首级到河北示众。颜真卿担心动摇军心,欺骗各位将领说:“我一向认识李憕等人,这些首级全都不是(他们的)。”于是腰斩段子光,秘密藏起三人的首级。过了几天,用稻草扎成躯体接到首级上,装殓并祭奠,设灵位哭祭了他们,十七郡同一天主动归顺,共同推举颜真卿为主帅,有军队二十多万。

当时朝廷纷乱无暇他顾,而颜真卿约束管理一如往日。广平王统率二十万军队前去平定长安,辞别那天,在宫门前不敢乘马,急步走出宫外设置的木栅樘桓后方才骑上。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于广平王上马,颜真卿上奏弹劾他。皇帝(将他的)奏章还回,安慰并答复(他)说:“朕的儿子每次出行,(朕)都谆谆教诫,因此不敢有失。管崇嗣年老又跛足,你姑且宽容他。”百官都十分恭敬。

李希烈僭越称皇帝,派人询问仪式,(颜真卿)回答说:“我已经老了,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罢了!”(李希烈)派将领辛景臻、安华来到他的住处,在院中堆积柴草说:“再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派阉奴等人谋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阉奴说:“应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失礼,罪应处死,但使者何时从长安来?”阉奴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只是反贼罢了,为何称诏书!”(阉奴)于是勒死了他,(颜真卿)享年七十六岁。儿子颜预、颜硕护送灵柩回朝,皇帝(为他)停止上朝五天,追赠司徒,谧号为文忠。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秘书监师古五世从孙。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

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复使河东,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三十年,有诏终身不齿,闻者耸然。迁殿中侍御史。时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谪贺州,真卿曰:“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杨国忠恶之,讽中丞蒋冽奏为东都采访判官,再转武部员外郎。国忠终欲去之,乃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粱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嗣曹王皋闻之,泣下,三军皆恸,因表其大节。淮、蔡平,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赙布帛米粟加等。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変/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B.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

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C.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D.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孤,指年幼丧父的孩子。“鳏寡孤独”,一般来说“鳏”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独”指老而无子。

B.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类似今天的组织部官员。

C.转,在此指调动官职。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还有“调”、“徙”、“改”、“出”“入”等词。

D.草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在狂乱中也能显示艺术之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颜真卿耿直刚正。升任监察御史后,他上奏弹劾不肖之臣,任殿中侍御史时,又替被陷害的宋浑说话,这些举动引起宰相杨国忠的厌恶,一心想排斥他。

B.颜真卿有先见之明。安禄山刚露出反叛苗头时,他便提前做好工事准备,后来安禄山反叛,河朔一带尽失,唯独他担任太守的平原城守护完备。

C.颜真卿忠贞刚烈。面对叛军将领的威逼,他从容不迫,起身赴火,他痛骂李希烈派来假传圣旨的宦官,最后被缢杀。

D.颜真卿才华横溢。他学识广博,工于文章,尤其精于书法,世人把他的书法当珍宝一样流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5分)

  (2)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5分)

答案:

10.(3分)B

11.(3分)B   B项,监察御史类似今天的检察院官员,并非“组织部官员”。

 12(3分)A   原文来并没有说“上奏弹劾不肖之臣””是宰相杨国忠厌恶他的原因。

 13.(10分)(1)(颜真卿)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是)个书生,就不再担心。(大意1分。日:每天;纾:解除;虞:担心;“果以为书生”补出省略成分,各1分)

(2) 皇上下诏批准,朝中重臣全都大惊失色。李勉认为这样会失去一个元老,使朝廷蒙羞,秘密上表坚决请求留下颜真卿。(大意1分。可:被允许,批准;贻:使.....留下或留下;表:上表,各1分)

参考译文

颜真卿,字清臣,是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年少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加以教育。长大以后,博学,工于文章,侍奉母亲孝顺。

开元年间,考中进士科,又提拔制科。调任醴泉尉。两次升任为监察御史,出使河、陇。当时五原有个冤案长期没能判决,气候又干旱,颜真卿辨明冤情判决后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称作“御史雨”。又出使河东,上奏弹劾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终身不予录用,听说者肃然起敬。后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吉温因私怨诬陷中丞宋浑,将他贬到贺州,颜真卿说:“为何因一时的怨愤,就想危害宋璟的后人呢?”宰相杨国忠憎恨他,暗示中丞蒋冽奏请任他为东都采访判官。经两次调任为武部员外郎。杨国忠一心想排斥他,于是把他调出京城担任平原太守。

安禄山刚露出反叛的苗头,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是个书生,就不再担心。安禄山反叛,河朔一带全部沦陷,唯独平原城守护完备,他派司兵参军李平驰往京城上奏。玄宗刚听说叛乱时,感叹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来到,皇帝大喜,对左右说:“朕不了解颜真卿是怎样的人,而他的所作所为竟能如此!”。

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于是建议派遣颜真卿前去:“(颜真卿)为四方所信服,如果派他前去晓谕李希烈,可以不劳烦军队就可平定。”下诏批准,公卿全都失色。 李勉认为这样会失掉一名元老,使朝廷蒙受羞辱,秘密上表坚决请留。走到河南,河南尹郑叔则认为李希烈反叛的迹象已经显明,劝他不要前去,他回答说:“君命能躲避吗?”见到李希烈以后,宣布诏书,李希烈的养子千余人抽刀争相逼近,诸将全都谩骂,要吃了他,颜真卿神色不变。李希烈于是拘禁颜真卿,派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坑,传言将要活埋他。兴元以后,官军再次振兴,叛贼担心有变,派将领辛景臻、安华来到他的住处,在院中堆积柴草说:“再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受朱泚连累被诛杀,李希烈因此恼怒,派宦官等人谋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宦官说:“应赐卿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功,罪应处死,但使者何时从长安来?”宦官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这是反贼,为何称诏书!”于是缢死了他,享年七十六岁。嗣曹王李皋听说以后,落泪,三军都哀伤痛哭,于是表奏他的大节。淮、蔡平定,儿子颜頵、颜硕护送灵柩回朝,皇帝为他停止朝会五天,迫赠司徒,谥号为“文忠”,赐丧葬布帛米粟加等。

颜真卿在朝中端庄严肃,刚正而有礼,不是公正的言辞正直的道义,不生于心。天下人不用姓名称呼他,只称鲁公。颜真卿擅长正、草书,笔力遒劲曲折,世间当做珍品流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