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原文: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风,大将韩通又表遵诲自随。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师还,录其前后功,补东西班押班,又迁骁武指挥使。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太祖每避之。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封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
----(节选自《宋史·董遵诲传》)
译文: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亲董宗本,擅长骑马射箭,隶属契丹帅赵延寿部下,曾经因为事情劝说赵延寿,不被采纳。赵延寿被抓以后,全家南逃。汉祖得到他,提升为随州刺史,安排董遵诲为随州牙校。周显徳初年,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徳上表推荐董遵诲随行。军队驻宿高平,与晋军遭遇,将要接战,晋兵还没有形成队形,高怀徳命令董遵诲先出奇兵突击他们,晋军渍败,大军跟进,打败了他们。第二年,讨伐秦州、凤州,大将韩通又上表推荐董遵诲跟随自己。与敌人在唐仓交战,(董遵诲)首先冲锋陷阵,抓获蜀招讨使王鸾进献,攻克秦州、风州二州。军队回来,记录他前后的功劳,补为东西班押班,又升为骁武指挥使。太祖没有显达的时候,(曾)到汉东客游,依靠董宗本,而董遵诲曾经凭借父亲的势力欺负太祖,太祖常回避他。等到太祖即位,定年号为建隆。一天,(太祖)在别殿召见(董遵诲),董遵诲伏地称死罪,太祖命令左右把他扶起,于是告诉他说:“你还记得从前紫云和化龙的梦吗?”董遵诲两次下拜呼万岁。不久董遵诲部下有一士兵击登闻鼓,控告他违法的十多件事,太祖不加追究。董遵诲更加惶恐待罪,太祖召见并告诉他说:“我正在赦免罪过奖赏功劳,难道会惦记以前的过失吗?你可以不要再担忧,我将录用你。”董遵诲两次跪拜感动流泪。乾德六年,因为西夏靠近边境,授(董遵诲)为通远军使。董遵诲到任后,召集各族的酋长,晓谕朝廷的威严与恩德,杀羊斟酒,宴饮搞劳很周到,大家都心悦诚服。几个月后,(夷人部落)又来侵扰边境,董遵诲率领士兵深入(夷人境内),击退了他们,停虏和杀死很多(夷人),缴获几万羊马,夷人部落得以平定。太祖嘉奖他的功劳,于是授为罗州刺史,使职如同过去。
太宗即位,董遵诲兼任灵州路巡检。董遵诲没有读过书,但豁达而没有城府,多有谋略,能拉硬弓射箭中的,武艺都超绝于人。曾经有人抢劫灵武进奉使的鞍马、兵器,董遵诲布置安排部下要讨伐他们。夏人害怕,全部归还所抢走的东西,跪拜请罪,董遵诲随即安抚并叫他们离去。从此各自严守疆界,秋毫不敢侵犯。(董遵诲)经历太祖、太宗朝代,委任和礼遇始终没有废弃,被允许自行处理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去世,年五十六岁。
相关练习: 《宋史·董遵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凤。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讨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太祖每避之。他日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赗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董遵诲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B.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C.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D.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殿”是帝王休息宴游的别殿。时董遵诲获罪免职,皇上只能在便殿接见他。
B.“登闻鼓”指朝堂外的悬鼓,是古代帝王为了表示愿意听取谏议或冤情而设的。
C.“西夏”指宋朝时由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其与实朝国王接壤,常有战事发生。
D.“封略”即疆界,“封”与“略”均可指边界,如“(晋)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遵诲领命冲锋,建立战功。随高怀德出征时,军队在高平与晋军遭遇,他受命趁晋军阵脚未隐,率奇兵突击晋军,为打败晋军创造了条件。
B.董遵诲好顾脸面,为人率性。他和太祖讨论战事,由于所述理由大多被驳倒,便不顾礼仪,拂衣而起,以致太祖震怒之下将其父宗本驱逐出去。
C.董遵诲抚边有方,获得成效。他担任通远军使时,一到任就杀羊斟酒犒劳各族酋长,并晓谕朝廷政策,恩威并施,使得各族酋长一时心悦诚服。
D.董遵诲处理边事,进退有度。西夏抢劫灵武进奉使的物品,他立即部署军队,打算讨伐;西夏人认罪并归还物品后,他又宽容抚慰,不再追究。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
(2)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
答案:
9. B
10. A
11. B
12. (1)我正在赦免罪过奖赏功劳,难道会念前恶吗?你不要再担忧,我将录用你。
(2)经历太祖、太宗朝,委任和礼遇始终没有废弃,允许他自行处理军事。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这段文字是说“几个月后,又来侵扰边境,董遵诲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内,打跑他们,俘虏和杀死很多,缴获羊马几万,夷人部落得以安定。太祖嘉奖他们的功劳,就地授为罗州刺史,使职如同过去”,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边”“ 遵诲”“其境”“之”“夷落”“太祖”“功”“罗州刺史”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遵诲率兵深入其境”意思是“董遵诲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内”,该句结构完整,语意完整,其后断开,而下一句“击走之”意思是“打跑他们”,故应在“境”和“击”之间断开,排除C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语意表达不完整,不能断开,“遵诲率兵深入其境”意思是“遵诲率兵深入他们的境内”,排除AD项,故选B项。
10.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 “董遵诲获罪免职” 无中生有。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以致太祖震怒之下将其父宗本驱逐出去” 理解不当,“太祖乃辞宗本去”,意思是太祖于是辞别宗本离开,而不是驱逐出去。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赦过赏功”,赦免罪过奖赏功劳;“岂”,难道;“汝”,你;第二句中,“委遇”,委任和礼遇;“替”,废弃;“便宜”,自行处理。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风,大将韩通又表遵诲自随。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师还,录其前后功,补东西班押班,又迁骁武指挥使。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藉父势,太祖每避之。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封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
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
----(节选自《宋史·董遵诲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B. 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C. 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D. 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殿”是帝王休息宴游的别殿。时董遵诲获罪免职,皇上只能在便殿接见他。
B. “登闻鼓”指朝堂外的悬鼓,是古代帝王为子表示愿意听取谏议或冤情而设的
C. “西夏”指宋朝时由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其与宋朝国王接壤,常有战事发生。
D. “封略”即疆界,“封”与“略”均可指边界,如“(晋)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
1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遵诲武艺高强,屡建战功。周世宗北征时,他在高平击溃晋兵。后来在唐仓与贼战,更是先登城楼,擒获蜀招讨使王鸾,攻克秦、凤二州。
B. 董遵诲虽不知书,但多方略。他趁晋兵未稳,便带兵讨伐;执掌通远期间,他以酒肉宴诸族酋长,使其悦服,而对那些扰边的夏人,则出兵讨伐,最终安抚一方。
C. 董遵诲豁达率真、行事出格。宋太祖登位前,他曾倚仗父势轻慢太祖,统军时遭到部下军士控诉干了不少不法之事,面对太祖的宽宥录用,他惶愧又感泣。
D. 董遵诲处理边事,进退有度。西夏抢劫灵武进奉使的物品,他立即部署军队,打算讨伐;西夏人认罪并归还物品后,他又宽容抚慰,不再追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召而谕之曰:“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
(2)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
【答案】10. A 11. A 12. B
13. (1)太祖召见并告诉他说:“我正在赦免罪过奖赏功劳,难道会惦记以前的过失吗?你可以不要再担忧,我将录用你。”董遵诲两次跪拜感动流泪。(2)夏人害怕,全部归还所抢走的东西,跪拜请罪,董遵诲随即安抚并叫他们离去。
参考译文: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亲董宗本,擅长骑马射箭,隶属契丹帅赵延寿部下,曾经因为事情劝说赵延寿,不被采纳。赵延寿被抓以后,全家南逃。汉祖得到他,提升为随州刺史,安排董遵诲为随州牙校。周显徳初年,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徳上表推荐董遵诲随行。军队驻宿高平,与晋军遭遇,将要接战,晋兵还没有形成队形,高怀徳命令董遵诲先出奇兵突击他们,晋军渍败,大军跟进,打败了他们。第二年,讨伐秦州、凤州,大将韩通又上表推荐董遵诲跟随自己。与敌人在唐仓交战,(董遵诲)首先冲锋陷阵,抓获蜀招讨使王鸾进献,攻克秦州、风州二州。军队回来,记录他前后的功劳,补为东西班押班,又升为骁武指挥使。太祖没有显达的时候,(曾)到汉东客游,依靠董宗本,而董遵诲曾经凭借父亲的势力欺负太祖,太祖常回避他。等到太祖即位,定年号为建隆。一天,(太祖)在别殿召见(董遵诲),董遵诲伏地称死罪,太祖命令左右把他扶起,于是告诉他说:“你还记得从前紫云和化龙的梦吗?”董遵诲两次下拜呼万岁。不久董遵诲部下有一士兵击登闻鼓,控告他违法的十多件事,太祖不加追究。董遵诲更加惶恐待罪,太祖召见并告诉他说:“我正在赦免罪过奖赏功劳,难道会惦记以前的过失吗?你可以不要再担忧,我将录用你。”董遵诲两次跪拜感动流泪。乾德六年,因为西夏靠近边境,授(董遵诲)为通远军使。董遵诲到任后,召集各族的酋长,晓谕朝廷的威严与恩德,杀羊斟酒,宴饮搞劳很周到,大家都心悦诚服。几个月后,(夷人部落)又来侵扰边境,董遵诲率领士兵深入(夷人境内),击退了他们,停虏和杀死很多(夷人),缴获几万羊马,夷人部落得以平定。太祖嘉奖他的功劳,于是授为罗州刺史,使职如同过去。太宗即位,董遵诲兼任灵州路巡检。董遵诲没有读过书,但豁达而没有城府,多有谋略,能拉硬弓射箭中的,武艺都超绝于人。曾经有人抢劫灵武进奉使的鞍马、兵器,董遵诲布置安排部下要讨伐他们。夏人害怕,全部归还所抢走的东西,跪拜请罪,董遵诲随即安抚并叫他们离去。从此各自严守疆界,秋毫不敢侵犯。(董遵诲)经历太祖、太宗朝代,委任和礼遇始终没有废弃,被允许自行处理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去世,年五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