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相关练习: 韩愈《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韩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甲]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①,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 (选自《宋稗类钞》)
[乙]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选自韩愈《马说》)
[注]①斛: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也相当于“一石”。
1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比行百余里( ) (2)受大而不苟取( )
(3)殆欲毙然(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18.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2分)
A.故常奇之 B.日啖刍豆数斗 C.介而驰 D.而秣不择粟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20.甲文里,集中体现良马所具备的“外见之才”的句子是 。(2分)
21. (1)这两段文字实则都是借谈马来说理,甲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
(2)进一步结合乙文来看,这两段文字又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4分)
答案:
17.(4分) (1)及,等到(2)苟且,随便(3)将,几乎(4)等同,一样
18.(2分)CD
19.(6分)
(1)吃得少容易饱,喜好逞强而容易力尽,是才能低下的庸才。(盈、穷、判断句)
(2)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定语后置句、或、尽)
20.(2分)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21.甲文:(写出一条即可,2分)
(1)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不能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
(2)讲原则,有取舍,对自身无益甚而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
(3)要学会“厚积而薄发”,对自己拥有的智慧与才能要持之有度,运用有方。
甲乙两文:(2分)
人才一定要受到重视和妥善的照顾,才能适时表现出过人的才智和能力。(或表述为:要善待人才,给人才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韩愈
二、 阅读(16分)
(一)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10.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有时 (2)虽有千里之能,虽: 即使
(3)、策之不以其道,策: 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 (4)其真不知马也。其: 这
11.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译: 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
(2)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译: 喂马的人却不知道是千里马而去喂它。
12、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寓意)?
本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