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旧唐书·杨嗣复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归谓其妻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宇曰庆门。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太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共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旦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 

译文:

  杨嗣复,宇继之,仆射杨于陵的儿子。当初,杨于陵十九岁进士及笫。浙西观察使韩滉有识人品行才能的眼力,见到他非常高兴。韩滉有爱女,正要择婿,回去对妻子说:¨我经历考察过的人很多,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杨生的,他生儿子一定当宰相。”杨于陵任职期满,居住在扬州时生下儿子杨嗣复。后来韩滉见到他,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你父亲,这是杨家值得庆贺的事。”因此定字叫庆门。他七、八岁时就会写文章。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元和十年,经多次升迁后任礼部员外郎。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为避免与其同在尚书省任职,请求改任別的职务。皇帝下诏说:“冋部门官员有大功以下丧服的亲戚,只要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的长官,就不在回避的范围。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即使是父子和亲兄弟也不用避嫌。”杨駉复再次升迁为兵部郎中。唐文宗即位,他升任户部侍郎。因为杨于陵从太子少傳的职位上退休,年老多病,杨嗣复请求去侍奉,皇帝没答应他。 

  太和四年,他守丧期满:开成二年,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晋升官阶,穿紫袍佩金鱼袋,赐食邑七百户。皇帝问大臣:“人们都在传图谶的应验之语,它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杨嗣复说:“汉光武帝靠谶纬决定政务,隋文帝也喜爱它,所以关于它的书传遍全囯。班彪《天命论》引用过,只是扭曲本意来制止反叛,不是推崇它。“皇帝又问:“武则天皇后时任用官员,有人从百姓直接当宰相,杲真可以顶事吗?¨杨酮复说:“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是亲自治理的办法:凡是用人的道理,多番试用才能知道他能否胜饪。在囯家艰难的时期,或许必须越级提拔,太平无事时,不如暂且按照资历逐级提拔任用。古人提拔士兵做将领,不是治理太平的时候,应该是不得已才用这种方法。”宣宗即位,召他进京任吏部尚书。大中二年,他从潮州回来,走到岳州生病了,一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赠官尚书左仆射,赐谥号孝穆。 

相关练习:    


旧唐书

杨嗣复,字继之,仆射于陵子也。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归谓其妻曰:“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于陵秩满,寓居扬州而生嗣复。后滉见之,抚其首曰:“名位果逾于父,杨门之庆也。”因宇曰庆门。嗣复七八岁时已能秉笔为文。年二十,进士擢第。元和十年,累迁至礼部员外郎。时父于陵为户部侍郎,嗣复上言与父同省非便,请换他官。诏曰:“同司官有大功以下亲者,但非连判及勾检之官长,则不在回避之限。如官署同,职司异,虽父子兄弟无所避嫌。”再迁兵部郎中。文宗即位,拜户部侍郎。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太和四年,丁父忧免。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进阶金紫,食邑七百户。帝延英谓宰臣曰:“人传符谶之语,自何而来?”嗣复对曰:“汉光武好以谶书决事,近代隋文帝亦信此言,自是,此说日滋,只如班彪《王命论》所引,盖矫意以止贼乱,非所重也。”帝又曰:“天后用人,有自布衣至宰相者,当时还得力否?”嗣复曰:“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共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旦不如且循资级古人拔卒为将,非治平之时,盖不获已而用之也。”宣宗即位,征拜吏部尚书。大中二年,自潮阳还,至岳州病,一日而卒,时年六十六。赠左仆射,谥曰孝穆。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B.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C.天后重行/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D.天后重刑/辟轻用官爵/皆自图之计耳/凡用人之道/历试方见/其能否/当艰难之时/或须拔擢/无事之日/不如且循资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满”,指古代官吏任职期满。一般十年为一秩,故官员任期一般也是十年。

B.“父忧”是对父亲去世的婉辞。丁忧是指遭父母之丧,官员一般停职,回家守丧。

C.“食邑”秦汉以前以采邑为食禄,唐宋时作为一种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D.“谥”是带有评价作用的称号。表扬的如“宣”,批评的如“灵”,同情的如“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嗣复天生贵相,少有文才。他七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韩滉认为他的名气和地位会超越他父亲,是杨门的庆事,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杨嗣复为人谨慎,懂得避嫌。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于是上书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不便利,请求更换其他职务。

C.杨嗣复不重预言,不信应验。皇帝问预言应验的图谶从何而来,杨嗣复认为是因为光武帝、隋文帝相信谶书,其实班彪引用预言是扭曲本意来制止贼乱。

D.杨嗣复很有见地,深谙用人。他认为古人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在太平之时,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平时应该按资历逐级提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阅人多矣,无如杨生贵而有寿,生子必为宰相。

(2)以父于陵太子少傅致仕,年高多疾,恳辞侍养,不之许。

[答案]

10.(3分)B(“重行刑辟”是注重实行刑罚。“轻用官爵”是轻视官员。“历试方见其能否”的意思是多次

试用才知道他能否胜任)

11.(3分)A(古代地方官一任三年,任内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据考课决定升迁或降职)

12.(3分)A(韩滉是愿意把女儿嫁给杨于陵)

13.(10分)

(1)我经历考察过的人很多.今后显贵并长寿没有人比得上杨生的,他生儿子一定当宰相。

(“阅”“无如”“为”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因为杨于陵从太了少傅的职位上退休,年老多病,杨嗣复恳求辞官去侍奉父亲,皇帝没答应他。

(“致仕”“恳辞”“不之许“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杨嗣复,宇继之,仆射杨于陵的儿子。当初,杨于陵十九岁进士及笫。浙西观察使韩滉有识人品行才能的眼力,见到他非常高兴。韩滉有爱女,正要择婿,回去对妻子说:¨我经历考察过的人很多,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杨生的,他生儿子一定当宰相。”杨于陵任职期满,居住在扬州时生下儿子杨嗣复。后来韩滉见到他,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你父亲,这是杨家值得庆贺的事。”因此定字叫庆门。他七、八岁时就会写文章。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元和十年,经多次升迁后任礼部员外郎。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为避免与其同在尚书省任职,请求改任別的职务。皇帝下诏说:“冋部门官员有大功以下丧服的亲戚,只要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的长官,就不在回避的范围。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即使是父子和亲兄弟也不用避嫌。”杨駉复再次升迁为兵部郎中。唐文宗即位,他升任户部侍郎。因为杨于陵从太子少傳的职位上退休,年老多病,杨嗣复请求去侍奉,皇帝没答应他。

太和四年,他守丧期满:开成二年,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三年正月,晋升官阶,穿紫袍佩金鱼袋,赐食邑七百户。皇帝问大臣:“人们都在传图谶的应验之语,它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杨嗣复说:“汉光武帝靠谶纬决定政务,隋文帝也喜爱它,所以关于它的书传遍全囯。班彪《天命论》引用过,只是扭曲本意来制止反叛,不是推崇它。“皇帝又问:“武则天皇后时任用官员,有人从百姓直接当宰相,杲真可以顶事吗?¨杨酮复说:“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是亲自治理的办法:凡是用人的道理,多番试用才能知道他能否胜饪。在囯家艰难的时期,或许必须越级提拔,太平无事时,不如暂且按照资历逐级提拔任用。古人提拔士兵做将领,不是治理太平的时候,应该是不得已才用这种方法。”宣宗即位,召他进京任吏部尚书。大中二年,他从潮州回来,走到岳州生病了,一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赠官尚书左仆射,赐谥号孝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