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李诩《黄叔扬传》原文及翻译

李诩

原文: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居职封驳甚多。辛巳以父丧归。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童俊狡狯,不宜独任。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游,此其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有御史按部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收之。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人救免。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希直者,孝孺字也。遂复稍稍食。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绐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节选自《戒庵老人》

译文:

  黄钺字叔扬,是苏郡常熟县人。少年时就聪敏好学。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藏书,黄钺每天游荡在市场中,一见到书,就借来观看,有时整日不还书。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黄钺参加湖广乡试,第二年庚辰进士及第,被授予刑科给事中一职,后升任户科左,又改任礼科。在位时驳还臣子奏章违误之处很多。辛巳年因为父丧回家。他的朋友翰林侍读方孝孺来慰问他,方孝孺摒退手下悄悄对黄钺说:“北方不太平,苏、常、镇守京师之左辅,这是应对北方的右臂啊。你是吴地人,是朝廷亲近的大臣,现在虽然离开朝廷,还是应该给我一点建议。”黄钺回答:“三郡之中只有镇江最是要害之地,如果守将不称职,这是自己撤去屏障啊。童俊这个人狡诈市侩,不适合独任这个职务。我近来见到他上前奏事,目光看在远处而言语模糊,这表明他心中有难为人知的想法。苏州知府姚善为人忠义刚烈,有国士之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他仁慈有余,但对待手下太宽容,像这他样的治郡良才,恐怕不足以平定叛乱。然而国家大势,不在于江南,如果一定要等到北方兵马到了这里才想对策,也已经晚了。”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姚善得信后,与钺相对痛哭,发誓以死报国。 

  黄钺回到家,因为守父丧在水塘边修建旧屋,就前往居住,足迹不再进入城邑。有御史按规矩到了常熟,问人:“此地有黄给事,他在哪?”但是城中无人知道黄钺的家在哪里。一位老人是王钺的邻居,就给他带路。御史的舟到达水塘时天正黑下来,秋收的禾堆积在村巷里,路又泥泞,御史就徒步到达黄钺的屋子,黄钺从幕帘后跟他对话了很久。家人以为贵客到了,想杀鸡备食,黄钺吃惊地说:“哪有居丧时杀鸡待客的!”最终用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年,靖难军逐日迫近,姚善接到建文帝的诏书,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姚善用信招览黄钺,黄钺因为父亲的丧事尚在出殡,请求当日营葬之事结束后,才可奉命。不久童俊果然用镇江投降了靖难军。 

  文皇帝即位后,下诏公布姚善的罪状收押了他。姚善部下有个叫许百户的因为善于权诈于是得到皇帝的亲善,许百户绑了姚善去邀赏。黄钺听说后痛哭,绝食,闭目三四日后差点挂了,幸好因为家人相救而免于一死。有人传言姚善已归服于朝廷,皇上赦免其罪,黄钺又瞪眼说:“我知道姚善为人决无二心,我们姑且等候一段时间,等姚善的事情决定后,我再死不迟。如果不死,我将下报希直。”希直是方孝孺的字。于是稍稍进了点食。这年七月十日,姚善就刑的消息到了。黄钺起身,登上琴川桥,西向拜了两次,祭祀而哭说:“我与你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以身全义。你与希直一同为国而死,难道我就忍心背义独活吗?”祭祀完毕,骗家人去归还祭具,就从容地端正衣冠,跃身入水而死。[译者:尹瑞文] 

相关练习:    


李诩

[明] 李诩

黄钺字叔扬,苏郡常熟县人。少明敏好学。家无藏书,钺日游市肆中,见书,即借观之,或竟日不还。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举湖广乡试,明年庚辰第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升户科左,又改礼科。居职封驳甚多。辛巳以父丧归。其所厚翰林侍读方孝孺吊之,屏左右密言曰:“北方不靖,苏、常、镇京师之左辅,应北之右臂也。君吴人,朝廷之近臣,今虽去,当有以教我。”曰:“三郡惟镇江最为要害,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童俊狡狯,不宜独任。吾近见其奏事上前,视远而言游,此其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仁慈有余,而御下太宽,此治郡之良才,恐不足以定乱耳。然国家大势,不在江南,必待戎马至此,亦已晚矣。”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

钺至家,因父殡在陂上旧庐,即往居之,足迹不入城邑。有御史按部至常熟,问曰:“此有黄给事,何在?”邑中无知其家者。一老人居与钺邻,引之。御史舟至陂时方暮,秋收禾堆积村巷,路又泥淖,御史乃徒步抵其舍,钺从幕中对语移日。家人以贵客至欲割鸡具馔,钺惊曰:“岂有居丧而杀鸡礼客者耶!”卒以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靖难师日促,姚善受建文君诏,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善以书招钺,以亲丧尚在殡,请即日营葬毕事,乃可趋命。既而童俊果以镇江降。

文皇帝正位,诏暴姚善罪状收之。善麾下许百户惟权诈因得亲善,缚善邀赏。钺闻之恸哭,绝食,闭目三四日死,悉以家人救免。或传言善款服,上赦其罪,复瞠目曰:“吾知善为人决无二心,吾且少俟之,善事定,吾独死未晚也。脱果不死,吾将下报希直。”希直者,孝孺字也。遂复稍稍食。其年七月十日,善就刑报至。钺起,登琴川桥,西向再拜,祠而哭之曰:“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祠毕,绐家人归祭具,遂从容整衣冠,奋身入水死。(节选自《戒庵老人》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方不靖         靖:安抚

B. 视远而言游   游:虚浮

C. 诏暴姚善罪状收之   收:逮捕

D. 绐家人归祭具   绐:欺骗

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试是科举时代在省城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

B. 己卯、辛巳、壬午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C.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能参与朝廷机要,有较大实权。

D. 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守非其人,是自撤其藩篱也。

(2) 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

9. 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

[答案]

6. A 

7. D 

8. (1) 如果镇守镇江的人不称职,这是自己撤销自己的守卫。

(2) 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 

9. 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

【解析】

6. A项,“北方不靖”,“靖”如解释为“安抚”,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北方不靖”,句子的主语是“北方”,如“靖”解释为“安抚”,句子的意思就是“北方不安抚”,“北方”是地方,“安抚”的对象一般为人,此处的“靖”应解释为“安定”,意思是“北方不安定”。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A项,考生应结合文章的语境来理解“靖”的意思。

7. D项,“按部指在京城任职的官员被皇帝贬谪,委派到地方处理政务”有误,“按部”应指官员巡视属地。

8. 第一句中,“是……也”,判断句,“是”,这;“撤”,撤销;“藩篱”,屏障,守卫。第二句中,“乃”,于是;“因”,通过;“附书”,捎信,“书”,古今异义,信件;“以忠孝相勉”,“以”,用,“相勉”应为“勉相”,“相”代指他;“期”,约定;“济”,渡过;“时艰”,当时的困局。

9. 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黄叔扬不愿‘背义独生’,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义’的内涵”。考生可以根据黄叔扬的言行进行概括,文中的黄叔扬即黄钺,故可以抓住“钺”的言行来分析,如第二段“孝孺乃因钺附书于善,以忠孝相勉,期戮力王室,以济时艰。善得书,与钺相对恸哭,以死自誓”,誓死孝忠朝廷,这表现出黄叔扬维护正统的忠君思想;如最后一段他说的话“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希直同死国,吾忍背义独生乎”,由此可以看出志同道合的朋友情谊。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黄钺字叔扬,是苏郡常熟县人。少年时就聪敏好学。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藏书,黄钺每天游荡在市场中,一见到书,就借来观看,有时整日不还书。

洪武二十二年己卯,黄钺参加湖广乡试,第二年庚辰进士及第,被授予刑科给事中一职,后升任户科左,又改任礼科。在位时驳还臣子奏章违误之处很多。辛巳年因为父丧回家。他的朋友翰林侍读方孝孺来慰问他,方孝孺摒退手下悄悄对黄钺说:“北方不太平,苏、常、镇守京师之左辅,这是应对北方的右臂啊。你是吴地人,是朝廷亲近的大臣,现在虽然离开朝廷,还是应该给我一点建议。”黄钺回答:“三郡之中只有镇江最是要害之地,如果守将不称职,这是自己撤去屏障啊。童俊这个人狡诈市侩,不适合独任这个职务。我近来见到他上前奏事,目光看在远处而言语模糊,这表明他心中有难为人知的想法。苏州知府姚善为人忠义刚烈,有国士之风,必能独当一面。但他仁慈有余,但对待手下太宽容,像这他样的治郡良才,恐怕不足以平定叛乱。然而国家大势,不在于江南,如果一定要等到北方兵马到了这里才想对策,也已经晚了。”方孝孺于是通过黄钺捎信给姚善,用忠君孝亲之道勉励他,相约并力辅助王室,渡过当时的困局。姚善得信后,与钺相对痛哭,发誓以死报国。

黄钺回到家,因为守父丧在水塘边修建旧屋,就前往居住,足迹不再进入城邑。有御史按规矩到了常熟,问人:“此地有黄给事,他在哪?”但是城中无人知道黄钺的家在哪里。一位老人是王钺的邻居,就给他带路。御史的舟到达水塘时天正黑下来,秋收的禾堆积在村巷里,路又泥泞,御史就徒步到达黄钺的屋子,黄钺从幕帘后跟他对话了很久。家人以为贵客到了,想杀鸡备食,黄钺吃惊地说:“哪有居丧时杀鸡待客的!”最终用菜粥对食而别。

壬午年,靖难军逐日迫近,姚善接到建文帝的诏书,总率苏、松、常、镇、嘉兴五部兵马勤王。姚善用信招览黄钺,黄钺因为父亲的丧事尚在出殡,请求当日营葬之事结束后,才可奉命。不久童俊果然用镇江投降了靖难军。

文皇帝即位后,下诏公布姚善的罪状收押了他。姚善部下有个叫许百户的因为善于权诈于是得到皇帝的亲善,许百户绑了姚善去邀赏。黄钺听说后痛哭,绝食,闭目三四日后差点挂了,幸好因为家人相救而免于一死。有人传言姚善已归服于朝廷,皇上赦免其罪,黄钺又瞪眼说:“我知道姚善为人决无二心,我们姑且等候一段时间,等姚善的事情决定后,我再死不迟。如果不死,我将下报希直。”希直是方孝孺的字。于是稍稍进了点食。这年七月十日,姚善就刑的消息到了。黄钺起身,登上琴川桥,西向拜了两次,祭祀而哭说:“我与你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以身全义。你与希直一同为国而死,难道我就忍心背义独活吗?”祭祀完毕,骗家人去归还祭具,就从容地端正衣冠,跃身入水而死。[译者:尹瑞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李诩《黄叔扬传》原文及翻译  扬传  扬传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  
古文诗文

 画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画远看山有色①,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②。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翻译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