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意思翻译】我的心,仍象冰一样,在玉壶中闪光!

 

【全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此诗作于王昌龄任江宁丞期间(约741—747)。昌龄官江宁丞之日,因晚年不拘小节, “谤议沸腾”再起,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中。此时恰逢友人辛渐返乡洛阳,即到 江边送行,写下这首构思精巧、含蓄蕴藉的七绝。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辛渐: 事迹不详。当时他拟由润州(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返洛阳,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 在芙蓉楼为他饯行。

 

(2)连江:满江。吴:润州古属吴国。

 

(3)平明:黎明,清晨。楚山:润州以西古属楚国。

 

(4)冰心在玉壶:比喻人的品格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无瑕。晋人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心 若怀冰。”用“冰”比喻“心”,纯洁无瑕。南朝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用“玉壶冰”来比喻人的清白。唐玄宗开元名相姚崇曾作《冰壶诫》,其“序”中说: “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王昌龄则集大成,将这些意思概括为“冰 心在玉壶”,简练生动,表白自己的清廉。

 

【译文】 迷蒙的烟雨呀,笼置着整条大江。寒凉的秋意呀,连夜来到了吴楚地方。清晨,天刚晴朗、我为你送行,在芙蓉楼上。极目远眺,平野清旷,孤零零地兀立的楚山呀,最使人心伤。呵,辛渐,到洛阳,亲友们若问起我景况,别的都毋须多讲;就托你捎去一句话——我的心,仍象冰一样,在玉壶中闪光!

 

 

【赏析心得】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情交融,情蕴景中,雄浑浩大,构思精巧, 襟怀坦露,舒缓深厚。

 

   “寒雨连江夜入吴”,寒雨连绵,大江迷蒙,诗人与客人冒雨夜行,由江宁至 润州,一路相伴,不胜跋涉之劳。“平明送客楚山孤”,昨晚在芙蓉楼为友设宴饯 别,“高楼饯客不知醉”(见下一首),酒还未醒,天刚放亮,客人就将登舟渡江。 诗人站在江边,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不多久,客人即将由吴入楚,隐没在苍茫而 孤独的楚山之后,心中的孤寂之感也油然而生。习惯于挥毫大写“长云雪山”“大 漠风尘”“百战穿甲”“烽火城楼”“秦月汉关”“万里长征”等雄浑诗篇的作者, 这才想到自己因不拘小节,又一次引发“谤议沸腾”,可能回到江宁又要被贬遐荒了。 他心情复杂,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而朋友马上就要挥别了。最后,他请辛捎给洛 阳亲友的就只一句话:“一片冰心在玉壶。”意思是,不管别人怎样说,自己心地 明净纯洁,不受功名富贵牵扰,所作所为就像一片冰心放在玉壶中 ,清澈剔透,光 明磊落,经得起考验。“固知善毁者不能毁西施之美也。”(《唐诗纪事语》)其 结果他在诗坛的才名丝毫未减,就是有力的证明。

 

 

【赏析】

 

    这是 一首送别诗。芙蓉楼,原址在唐代江南道润州丹阳(今属江 苏镇江); 辛渐,是诗人的好友,正准备由润州北上洛阳。当时诗人 正在江宁丞任上,于芙蓉楼为辛渐送别,并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之 一。

 

    和一般的送别诗相比,这首诗确实有些别具一格的地方。其一, 自古以来,“黯然销魂”的别情本是最易大作文章的,偏偏在这首诗 中却写的很淡,除了 “送客” 两字带有一点 “别”的意味,其余文字 只是写景、写事而已。其二,诗中传世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也 恰恰不是写别情的句子,而是剖白诗人心迹、人品的文字,所以,这 首诗既可看作是送别诗,也算得上是言志诗,还可以视为是山水诗。

 

  据和诗人同时代的殷瑶说,王昌龄“晚节不矜细行,谤议腾沸, 再历遐荒”,这首诗大概就是写在诗人不断蒙受“谤议”的时候。“寒 雨连江夜入吴”,一开篇,诗人便以大笔勾勒出一幅凄凉迷茫而又开 阔浩渺的画面: 凄凄冷冷的秋雨悄无声息地漫天而来,锁住了大江, 笼罩了吴地,天地间一片濛濛寒意,黯淡萧瑟。这种寒意是属于大自 然的,更是属于诗人心上的,它分明地透露出诗人在一片“谤议”之 中的内心感受,真正是景语,又是情语。尤其这一个“连”字与一个 “入”字,极富表现力,把寒雨缓缓侵袭而来,迷漫于天地之中的气 氛渲染得浓烈、真切。

 

      第二句,诗人则把场景一转,在一片寒意逼人的气氛中,展开了 “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送别情形。清晨江边雨中送客,值得写的景物 应该很多,象“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象“杨柳岸晓 风残月”; 象“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铲地东流去”,都不失精 彩句子,而诗人这里却只写了 “楚山孤”三字,细细琢磨,这三字的 确传神。连绵起伏的楚山,原本无所谓“孤”与不“孤”,可诗人目 送友人远去的身影,想到自己屡遭“谤议”的遭际,又怎能不“孤” 从中来呢! 于是,这“楚山”就成了诗人移情的对象,成了诗人人格 的象征,仿佛诗人就象楚山一样孤独寂寞而又坚韧沉静地伫立在江边。 这种移情于物、托情于景的手法在古诗中并不新鲜,但当此情此景一 旦成为一种伟岸不屈人格精神的象征,成为孤洁高傲的个性的体现, 就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魅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后两句“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内心自白,才显得格外有分量。诚 如很多人分析的,以冰心玉壶自喻,确是想象奇特,语言明秀。但更 有价值的,却还是“冰心”“玉壶”所象征的诗人那种“我行我素”、 清澈无瑕的高洁品格。如“冰心”在“玉壶”,这不正是诗人之“孤” 的真正内涵?或许,只有读过这一句,然后再翻回来体味“寒雨连江 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两句所写的意境,才能领悟其中真正的 意蕴。

 

   把孤洁傲岸、晶莹透澈的人格精神倾注于景物描写之中,当是这 首诗成功的秘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冰心  冰心词条  全诗  全诗词条  玉壶  玉壶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