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注】佳节,这里指农历九月九日重 阳节。登高,旧时重阳节有登高 (登山)习俗。茱萸,一种有香气的 植物。旧时重阳节有佩带茱萸囊或 头插茱萸以辟邪免灾习俗。诗写长 期离家,独自一人客居异乡,每到 节日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乡亲人。

       遥想家乡兄弟们节日登高、头插茱萸,数点人数,发现就少了我一人 啊!全诗平易质朴,却情深意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相思之情,却从对方处着意,曲折有致而更见深 情。

【全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诗赏读】

       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少年时代曾远离家乡蒲州,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当是他出游时的作品。在古人思乡怀亲的诗歌中,这是一首传诵人口的名作,它以真切的感受、精练的语言,细致真实地描写出自己旅居外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人们共同的生活感受中写自己远游客居的体会。一个人背乡离井,到外地作客,十分孤独冷清。特别是碰到过节的日子,看到别人欢乐地同父母兄弟团聚,自己触景生情便加倍地思念亲人。首句从一个“独”字写起,一句中重叠出现了两个“异”字,写出了“异乡“、“异客”的凄凉悲苦。第二句用词十分精确,“每”与“倍”两个虚字,不仅写出了每逢佳节来临时自己思念加深,格外怀念家中亲人的特殊感情,而且字句间也暗寓着:自己独在异乡,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家乡亲人,只不过到了节日这种感情更加强烈罢了。千百年来,这一句诗众口流传,被广泛引用,正是因为它以精确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一种共同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是诗人猜想、推断中的情景。这两句没有接着前两句正面具体写自己如何如何想念父母兄弟,而偏偏说家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游乐时思念着自己。这种想象和推断是完全在情理之中的:在家时和兄弟们朝夕相处,手足难分,一旦自己只身远游,久久不归,相互之间的思念同样是很深切的。诗人从对面写兄弟们思念自己,也不是泛泛地去写,而是描绘出具体的、动人的场景:今天是重阳佳节,按照习俗要登高饮酒,插戴茱萸,家中的兄弟们此刻定然正登高游乐。他们既为节日的喜庆而兴高采烈,但是,当大家一个个插戴茱萸的时候,又会敏感地觉察到唯独我不在他们中间。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具体情景的虚拟摹写,用“遍插”、“少一人”几个字反衬出了自己深厚强烈的思亲情绪。从全诗看,前两句写王维自己想亲人。

       后两句写王维设想兄弟们想自己。两两对照,情意缠绵,结构严谨而新巧。

         据史载,在安禄山占领长安时,王维曾经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他本来要受到严厉的处分,他弟弟王缙愿意削自己的官爵为他赎罪,因而获免。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维同他兄弟之间感情的深厚,也可以推见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的手足之情。情真意切是这首诗的特点,也是它得以广泛传诵的根本原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全诗  全诗词条  茱萸  茱萸词条  异客  异客词条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词条  一人  一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