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李公著明,睢宁令襟卓先生公子也[1]。为人豪爽无馁怯。为新城王季良先生内弟[2]。先生家多楼阁,往往睹怪异。公常暑月寄宿,爱阁上晚凉。或告之异,公笑不听,固命设榻。主人如请。嘱仆辈伴公寝,公辞,言:“喜独宿,生平不解怖。”主人乃使炷息香于炉[3],请衽何趾[4],始息烛覆扉而去。公即枕移时,于月色中,见几上茗瓯,倾侧旋转,不堕亦不休。公咄之,铿然立止。即若有人拔香住,炫摇空际,纵横作花缕。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尔!”裸裼下榻[5],欲就捉之。以足觅床下,仅得一履;不暇冥搜,赤足挝摇处[6],炷顿插炉,竟寂无兆[7]。公俯身遍摸暗陬,忽一物腾击颊上,觉似履状;索之,亦殊不得。乃启覆下楼,呼从人爇火以烛,空无一物,乃复就寝。既明,使数人搜屦,翻席倒榻,不知所在。主人为公易屦。越日,偶一仰首,见一履夹塞椽间;挑拨而下,则公履也。

公益都人,侨居于淄之孙氏第[8]。第綦阔,皆置闲旷,公仅居其半。南院临高阁,止隔一堵。时见阁靡自启闭,公亦不置念。偶与家人话于庭,阁门开,忽有一小人,面北而坐,身不盈三尺,绿袍白袜。众指顾之,亦不动。公曰:“此狐也。”急取弓矢,对关欲射[9]。小人见之,哑哑作揶揄声[10],遂不复见。公捉刀登阁,且骂且搜,竟无所睹,乃返。异遂绝。公居数年,安妥无恙。公长公友三[11],为余姻家,其所目触。

异史氏曰:“予生也晚,未得奉公杖屦[12],然闻之父老,大约慷慨刚毅丈夫也。观此二事,大概可睹。浩然中存[13],鬼狐何为乎哉!”

翻译

李著明,是雎宁县令李襟卓先生的儿子,为人豪爽勇敢,从不知胆怯。他是新城王季良先生的内弟。王先生家有很多楼阁,经常有人看到楼阁里出现一些怪异的事情。

李著明常常夏日在王家寄宿。一次,他喜欢阁楼上晚风凉爽,要去阁楼上睡。有人告诉他阁楼上的怪异,李著明笑了笑,不听,执意要求设床在上面睡。主人只得照办了,吩咐仆人和他作伴。李著明推辞说:“我喜欢一个人睡,平生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主人便在香炉里烧上香,又铺好床,问明头朝何方,服侍他睡下,然后灭了灯,掩上房门走了。

李著明刚躺下一会儿,在月光下,忽见桌几上的一只茶叶罐倾斜着飞快地旋转起来,既掉不下来,也不停止。李著明呵斥了一声,茶叶罐立时止住。一会儿,又见像有人拔出了香炉里的香,在空中上下左右地摇晃,织出了一片纵横交错的花线。李著明起身斥责说:“什么鬼物,胆敢这样!”光着身子下床要去捉住它。伸下脚去找鞋子,只找到了一只。他来不及再找另一只,赤着脚过去朝香头摇晃的地方扇了一掌,香立即又插回香炉中,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李著明俯下身子摸遍了暗处角落,忽然有个东西飞过来正打在脸上,觉得像是鞋子,再找却又找不到。李著明便开了门下楼,喊来仆人,点上灯搜寻了一遍,什么也没有。他便又躺下睡了。天明后,李著明让几个人帮着找那只鞋,翻席倒床地找遍了,仍然找不到,主人便替他换了双鞋子。过了一天,有人偶然一抬头,见一只鞋夹在屋顶上粱椽之间,挑下来一看,正是李著明那只鞋。

李著明是益都人,在淄川县的孙家借住。孙家的房子很多,都闲置在那里,李著明只住了其中的一半。南院紧挨着一座高阁,中间只隔一堵墙。有人经常看到高阁上的门自动开了、又自动关上。李著明听说后,也不以为意。一次,他偶然和家人在院子里聊天,见高阁上的门忽然自已开了,有个小人走了出来,面朝北坐下。身高不满三尺,穿着绿色的袍褂,白色的袜子。大家一起指着他看,那小人一动不动。李著明说:“这是狐精!”急忙取过弓箭想射它。小人见了,嘴里咿呀呀发出嘲笑的声音,立即消失不见了。李著明提着刀登上楼阁,一边骂着一边搜寻,却什么也没有,只得又返回来。后来,李著明又在这里住了好几年,一直安安稳稳的,也没再发生怪异。

李著明的长子李友三,是我的亲家,这些事都是他亲眼看见的。

异史氏说:我生晚了几年,没有能够事奉李公。然而听父老所说,李公大概是一个慷慨刚毅的大丈夫。从这两件事情大概可见一斑。胸中浩然有正气,鬼怪狐仙又怎么能奈何他呢!

注释

[1]李襟卓:名毓奇,山东益都人。明万历十年壬午山东乡试第二名,万历四十年至四十四年任江苏睢宁县知县。李著明及李友三,分别为李毓奇之子及孙,名皆未详。唯据《聊斋》本篇、《蹇偿债》篇及文集《祭李公著明老亲家文》,自李著明始,依亲侨寓淄川孙氏宅,友三为著明长子,与作者有姻娅之好。

[2]王季良:旧本冯镇峦谓系“渔洋族祖”。

[3]息香:安息香,燃之可去浊辟邪。

[4]请衽何趾:语出《礼记·曲礼》注:“设卧席则问足向何方也。”按,旧时待客,询问客人卧息习惯,然后为之设榻。请,询问。衽,卧席。何趾,足向何方。

[5]裸裼(xī锡):谓不及穿衣。裼,不加外衣。

[6]挝:击。

[7]兆:踪兆,迹象。

[8]淄:淄川县。

[9]关:此指阁门。

[10]哑哑(èè饿饿):笑声。揶揄:嘲弄,捉弄。

[11]长公:长公子,大儿子。

[12]奉杖屦:犹言侍奉、追随。参卷一《叶生》注。

[13]浩然中存:胸怀正气。浩然,指浩然之气,即正大刚直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聊斋志异捉鬼射狐文言文翻译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词条  文言文  文言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