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董公子 青州董尚书可畏[1],家庭严肃,内外男女,不敢通一语。一日,有婢仆调笑于中门之外,公子见而怒叱之,各奔去。及夜,公于偕憧卧斋中。时方 盛暑,室门洞敞。更深时,僮闻床上有声甚厉,惊醒。月影中,见前仆提一 物出门去。以其家人故,弗深怪,遂复寐。忽闻靴声訇然,一伟丈夫赤面修髯,似寿亭侯像[2],捉一人头人。憧惧,蛇行人床下。闻床上支支格格,如 振衣,如摩腹,移时始罢。靴声又响,乃去。僮伸颈渐出,见窗棂上有晓色。 以手们床上,着手粘湿[3],嗅之血腥。大呼公子,公子方醒。告而火之,血 盈枕席。大骇,不知其故。
忽有官役叩门。公子出见,役愕然,但言怪事。诸之,告曰:“适衙前 一人神色迷罔,大声曰:‘我杀主人矣!’众见其衣有血污,执而白之官。 审知为公子家人。渠言已杀公子,埋首于关庙之侧。往验之,穴土犹新,而 首则并无。”公子骇异,趋赴公庭,见其人即前狎婢者也。因述其异。官甚惶惑,重责而释之。公子不欲结怨于小人,以前婢配之,令去。积数日,其邻堵者[4],夜闻仆房中一声震响若崩裂,急起呼之,不应。排阀人视,见夫 妇及寝床,皆截然断而为两。木肉上俱有削痕,似一刀所断者。关公之灵迹最多,未有奇于此者也。
翻译
青州的董可畏尚书,家里的规矩很严厉,内宅外宅的男人和女人,不敢互相说一句话。一天,有个丫鬟和男仆在中门以外调笑,公子看见便怒叱了他们,两人各自奔散。
到了夜晚,公子和书僮睡在书房中。当时正是盛夏,房门大敞着。夜深的时候,书僮听到床上有剧烈的声响,被惊醒了。在月光下,见白天和丫鬟调笑的那个仆人提着一样东西出门走了。因为他是家里的仆人,书憧也没多疑,就又睡了。忽然听见有大声走路的靴子声,一个魁伟的男子,红脸长须,好像汉寿亭侯关羽的模样,手里提着一颗人头走了进来。书僮非常害怕,便像蛇那样钻入床底下。听到床上吱吱咯略的响,像是抖衣服,又像按摩腹部,过了一会才完事。靴子声重又晌起来,那人就出去了。书僮伸着脖子慢慢从床底下出来,见窗棂上有了晨光。用手摸到床上,沾了一手湿漉漉的东西,闻了闻有血腥气味,吓得他大呼公子,公子正好醒来。书僮便把见到的情形告诉他,并拿火来照,一看血满枕席。公子和书僮大惊,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忽然有官府的差役前来敲门,公子出门接见,差役很惊讶,嘴里直说怪事。公子追问,差役告诉说:“刚才衙门前有一个人神色迷乱恍惚,大声说:‘我杀了主人了!’众人见他衣服上有血污,便抓住他告了官。经过审问,知道是您家的仆人。他说已经杀了您,把人头埋到关帝庙旁边了。我们前往那里去验证,看到挖的坑土还很新,但却没有人头。”公子大为惊异,便赶往公堂,见那犯人就是先前和丫鬟调笑的仆人。于是叙述了事情的奇异经过。官听了非常怀疑惶恐不安,便狠狠地打了仆人一顿后释放了他。公子不想和小人结下仇怨,就把那个丫鬟许配给这个仆人,让他们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这个仆人的邻居夜间听到他房子里一声震响,像是什么东西崩裂了,急忙起来喊他,没人应声。撞开门进去一看,见仆人夫妇连同他们睡的床,都截然而断,成了两半,木头和肉体上全有刀削的痕迹,好像是一刀砍断的。
关公显灵的事迹非常多,但是没有比这件事更神奇的了。
注释
[1]董尚书可畏:疑即董可威。董可威,字严甫,号葆元,山东益都人。 明万历丁未(1607)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洋见《益都县志》。
[2]寿亭侯:即关羽。关羽(160—219),字云长,何东解(今山西永济县东)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汉献帝建安五年(200),为曹操所俘,并由曹操以征讨袁绍的军功,表为汉寿亭侯。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宣扬“忠”“义” 的偶像,并为佛道等宗教所神比。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追封“忠惠公”, 宣和五年(1123)封“义勇武安王”,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加封“三界 伏魔大帝神成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并在各地建庙设祭。后世因称“关公”、“关帝”。下文“关庙”即关帝庙
[3]粘: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沾”。
[4]邻堵者;隔墙邻人。堵,墙。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