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意思翻译】这些割据时代的旧营垒呵,在秋风中更显得破败荒寒。听芦荻萧萧,看斜阳惨淡,启人幽思无限……

【全诗】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②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

【全诗解析】

 〔1〕这首七律写于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时,顺江而下,过西塞山即景咏怀。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长江边,山势陡峭,形势险要,三国时代是吴国西部的江防要地,晋、吴水军曾在此激战。刘禹锡(公元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历官至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转任夔州、和州。文宗时召回,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又外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官至检校礼部尚书。他的诗以怀古诗和民歌体的诗成就最高,有《刘梦得文集》。

〔2〕“王濬”二句:王濬,西晋大将,晋武帝太康元年率水师八万顺江而下,进攻吴国都建业(今南京市)。楼船,高大的战船。据《晋书·王濬传》:“……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益州,州治为今成都市,当时已属西晋。王濬水师自益州出巴蜀而下。金陵王气,古云天子所在之地上空有“王气”,其在与失是一国兴亡的朕兆。金陵王气,借指东吴的国运。

〔3〕“千寻”二句:寻,古代计量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千寻铁锁,是说东吴凭借长江天险,在西塞山要塞用铁锁链封锁江面,以为万全之计。王濬派人用大数十围的火炬烧熔铁链,铁锁链沉入江底。降幡,降旗。石头,即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内清凉山。王濬水师到达石头城下,吴王孙皓出城投降。

〔4〕“人世”二句:往事,指以金陵为国都的六朝亡国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的形势。枕,靠、贴。二句说长江天险依旧,而拥有天险的六个朝代都一个接一个灭亡了。

[5]“今逢”二句:四海为家,即四海归于一统,指天下统一。故垒,旧时战垒。二句说现今天下统一,旧时的战垒只有秋风萧萧摇动的芦苇了。

   这首怀古七律回忆西晋大将王濬灭吴战争的史实,指出天险不足恃,兴亡全在于人事。诗人咏叹恃险割据一方的六朝都归于破亡,天下统一是大势。这对当时唐王朝藩镇割据的现实政治,有讽喻意义。前四句按史事发展顺序写王濬灭吴的过程,把史实用简洁的笔法交待清楚,而且气势雄壮,对照强烈,力重万钧,突出“险不足恃”的主题。后四句感叹兴亡,俯仰千古,寄寓了希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理想,而江水滚滚,芦荻萧萧,吊古伤今,含蕴着不尽的感伤。

【全诗赏析】

     长庆四年 (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径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

      首联写 “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 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 “下” 即“收”,何其速也!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颔联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顺势而下,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颈联才点到西塞山,看似离题,其实不然。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在它的身边演绎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 “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险峻,而是突出 “依旧” 二字,就更显出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

     尾联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宕开一笔,直写 “今逢” 之世,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 “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诗人怀古伤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首诗是寓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风格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垒  故垒词条  芦荻  芦荻词条  全诗  全诗词条  四海为家  四海为家词条  萧萧  萧萧词条  
古文诗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