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寄居者的主要内容
《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1939年,女主人公May爱上了一名刚刚逃到中国的犹太男子彼得。约瑟夫·梅辛格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了让爱人去美国,May临时抓了个救星——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情人。最后,May用彼得的钱赎救了情人,用情人的护照让彼得脱险。同时,她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实现了爱情。
严歌苓接受采访时说,《寄居者》的故事原型来自柏林墙一个展览馆里的故事。
1993年,严歌苓和先生去柏林旅游,发现柏林墙一个展览馆里“陈列”着很多故事。“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伙子跟一个女孩子在东柏林订了婚,小伙子先到了西柏林,他深爱着他的未婚妻。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欧洲见到一个女孩子,非常像他的未婚妻,他就勾引了她,把她带到东柏林,偷了她的护照,让他的未婚妻假冒那个欧洲女孩,用欧洲女孩的护照过了关。”
这个故事中人性的东西让严歌苓念念不忘,但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把它写出来。1999年的时候,她跟陈冲对犹太难民在二战期间被上海接纳的事件非常感兴趣,“我们做了一阶段的资料研究,但苦于找不到一个比较集中的故事来反映。一直到前年,我突然想到,可以借用柏林的故事来作为串联大背景。”于是她借用了这个故事来作《寄居者》串联的大背景,只是把主人公变成了一个中国女孩。
寄居者的人物形象
May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May,她是寄居者,“有寄居者的身份认同危机感”、漂泊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她说,“迁移和寄居是人类悲惨生存现象之一”,“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单。我是个在哪里都熔化不了的个体,我是个永远的、彻底的寄居者。因此,我在哪里都住不定,到了美国想中国,到了中国也安分不下来”。她又是个年轻、热情、有个性、好任性的少女。在那日据孤岛上海险恶、压抑的环境下,她为个人的独立自由,离家出走;她并不关心政治,可有一个普通善良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上海的抗日运动,撒传单、救伤员、送医药、通风报信等她都沾上了边,甚至还坐了班房挨了打,她被人称之为“非自觉的抗日分子”。而她最热衷的还是恋爱。她以为“对于我们那个年纪的男女,可以没有面包但不能没有恋爱”,“什么都挡不住恋爱,饥饿、前途渺茫都挡不住”。她和犹太难民彼得在招聘钢琴老师的演奏会上可说是一见钟情,之后,他们就如胶似漆、形影相随了。
然而,当时的上海绝非久留之地,对犹太难民的“终极解决”在即,她总想设法与彼得一起逃亡,并为此还亲自去了趟美国。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了一个和彼得长得十分相像的也是犹太人的杰克布。她竟然冒出一个“缺德”的想法:引诱杰克布去中国,然后偷了他的美国护照,让彼得冒名顶替与她一起逃往美国。尽管她对此一直怀有负罪感,可还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最后,彼得终于“登上了自由女神身后的新大陆”,而她却“把真实的我留在了岸上”。这戏剧性的转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岸上有我爱吃的小馆子,我爱闲逛的寄卖店和小铺,有爱说我闲话的邻居,还有我的真诚、热情、恶习和坏名声。最重要的是,岸上有个灰色地带,那儿藏着杰克布·艾德勒”。May就是这样一个既单纯又复杂、矛盾重重的小女人。
彼得是犹太人,被迫流亡到上海。“彼得是个容易引起女人注意的男人,宽肩细腰,明眸皓齿”,“这是个带些贵气模样的人。”他是医生,还富有艺术才华,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天生是个犹太商人的坯子,做事勤快精细,力求完美,也唯利是图,谨慎小气,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干。私贩医药,囤粮欺市,还偷偷给抗日伤员看病做手术。就是在“两只枪口对着他,也不妨碍他捞一笔”。
杰克布
杰克布也是犹太人,为爱情也为躲债被引诱到上海。杰克布虽然外貌与彼得十分相像,性格却完全不同。表面看去,他不修边幅,玩世不恭,赌过钱,闹过事,可他有自己的是非标准、道德底线。刚到上海,见黄包车拉人,他坚决不坐,认为把人当马这是非人化的欺辱。他目睹日军的种种暴行,毅然主动地加入到反日的地下斗争中去。他被捕、遭毒刑、破相貌,仍十分乐观、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他是被May引诱来的,尽管他与她的弄假成真的恋情最终未能成为夫妻,可他却能在这上海黑暗残酷的孤岛上,“自我发现,自我成全”,做了一个成功的大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