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到灯塔去》拉姆齐夫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拉姆齐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拉姆齐夫人美丽贤惠,善于持家,喜欢幻想,注重感性,是感性世界中的完美女性,拉姆齐夫人竭力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受到客观真理的伤害。当凯姆害怕野兽头骨和詹姆斯喜欢时,她没有粗暴地拿走,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用自己的头巾将它巧妙地遮掩起来。象征着残酷事实的野兽头骨顿时使客观真理的突兀之处变得柔和了许多, 于是凯姆认识到残酷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詹姆斯则意识到了真理以外感性的力量。现实是冷酷和麻木不仁的, 令人不安和焦虑, 那么怎样和与它抗争,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安宁,一切井然有序呢? 拉姆齐夫人的法宝是博爱众生,用她女性的感性和关爱,使周围的人快乐满足,从而抵御那个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世界。

  与刻板、理性的丈夫相比,拉姆齐夫人则显得充满了幻想。她热爱自然的、美的事物。她把自己与灯塔发出的第三束光等同起来,将其视为自己的精神之光;当看到无生命的东西、树木、花朵、河流,拉姆齐夫人感觉它们变成了同一个事物,在表达同一个声音。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事物和她自己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拉姆齐夫人对事物认识的经验往往是个人的直觉或顿悟。在千变万化的瞬间,她总能看到和谐一致、稳定永恒的因素,从而在混乱无序中找到平衡点,保持超然平和的心态。当忙碌完一天的家务,一切平静下来,拉姆齐夫人便陶醉在无限的遐想之中。在那片《楔形的黑暗内核》里,她让意识随意驰骋,尽情放纵着自我,充分享受着精神上的自由。画家莉丽同样意识到在混乱中存在着秩序与平静,在瞬息飞逝的变化中存在着永恒与安定。她和拉姆齐夫人一样,是统一和谐、安祥平静的使者。

  拉姆齐夫人形象分析

  “一个人需要五十双眼睛来观望。她想,要从四面八方来观察那个女人,五十双眼睛还不够。”“那个女人”就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人。我不知道至今为止我是用第几双眼睛来观望拉姆齐夫人了,但是今天,我要把我这双眼睛所观察到拉姆齐夫人写出来。

  “她的思路停住了,她的目光向窗外望去,遇见灯塔的光柱,那长长的、稳定的光柱,那三次闪光中的最后一次,那就是她的闪光……而这件东西,这稳定的、长长的光柱,就是她的光柱。她经常发现她自己坐在那里瞧着,坐在那里瞧着,手里干着活儿,直到她自己把那所瞧的东西——例如灯光——化为一体……”这是拉姆齐夫人的亲身感受。我认为灯塔,既能指引船前进的方向,也能使船触礁,这与我眼中的拉姆齐夫人很相似,这就是我的题目为什么叫“像灯塔般的拉姆齐夫人”。

  《到灯塔去》的大多数读者认为拉姆齐夫人是一位温柔善良、富于直觉、风姿绰约的女神。的确,她善于持家和社交,喜欢为亲友排难解忧,促使他们和睦相处,并且经常访贫问苦,助人为乐。但随着翻阅《到灯塔去》页数增加,我的眼睛看到了拉姆齐夫人身上的专横。“对,他们俩必须结婚!多好的主意!”他们俩必须结婚,“必须”二字充分体现出她的专横。拉姆齐夫人既不是他们俩的父母,又不是他们俩的姐姐或妹妹。就算是,也不能强力干涉他们俩婚姻。这时,我又想,任何人的专横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拉姆齐夫人的专横又是从哪儿来的?自从她与拉姆齐先生结婚后,她的丈夫一心扑在他的研究上,对家庭琐事一概不负责。于是,身为妻子和母亲的拉姆齐夫人就要日复一日管理整个家庭。她做得很好,把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不可以这样说呢,在培养这种能力时,她的专横心理也随之滋生,致使她周遭的朋友也深受影响。而敏泰与保罗就是很好的例子。本来,敏泰之船与保罗之船在茫茫大海中各自友好地行使着。霎时,灯塔的一束光强烈地照射过来,他俩的船彼此相互触礁了。关于保罗与敏泰的婚事,拉姆齐夫人也曾回顾了自己在过去一两个星期中的所作所为,拿不准她是否真的曾经给敏泰(她才二十四岁)施加过任何压力,促使她作出抉择。当时,我并不以为然。但看到 “他要直接找拉姆齐夫人说一说,因为他不知道怎么会感觉到,就是她促使他做了这件事。她曾经使他认为,他什么都能办到。除了她之外,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儿。……他觉得她的目光今天一整天都追随着他(虽然她一句话都没说),好像她在说:‘对,你能办到。我相信你。我盼望你能成功……我可千万别叫自己看上像个傻瓜。’”顿时,我觉得保罗向敏泰求婚,更像是在执行拉姆齐夫人布置的任务,这是多么的可笑。保罗与敏泰的婚事竟然是拉姆齐夫人专横下的产物。这场婚事从一开始注定要失败。

  接着,我的眼睛看到拉姆齐夫人的善良是有目的的。拉姆齐先生需要牺牲别人来满足他的虚荣心,塔斯莱成了牺牲品,拉姆齐夫人却幸灾乐祸。由此看来,她最爱她的亲人,她的家庭在她心目中应该是首位。她总是为了50英镑发愁,这也说明她没有经济基础。她家的那栋屋子又是那么的破旧不堪。然而,她却总是在施舍穷人。再加上她往往特意去向卡迈克尔先生表示友好,可是卡迈克尔先生总是避开,这使她感到异常不快。书上又说,“她感到她想给他人以帮助和安慰的种种愿望,不过是虚荣心罢了。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的赞叹:‘啊,拉姆齐夫人!可爱的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夫人,可真没说的!’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她心里暗暗追求的不就是这些东西吗?”这不禁让我觉得拉姆齐夫人与拉姆齐先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俩总想得到别人的赞美。可见,她的善良是有目的的。虽然是这样,但哀悼者在她面前涕泣涟涟,男子们、妇女们向她倾诉各种各样的心事,和她一起得到一种坦率纯朴的宽慰。她还是帮助了别人,短暂地指引了他们生活前进的方向。

  看完《到灯塔去》后,我在想:拉姆齐夫人的目光总是朝着拉姆齐先生,只要拉姆齐先生需要,她就会立即迸发出一阵能量的甘霖,一股喷雾般的水珠;而拉姆齐先生,就像一只贫乏而空虚的厚脸皮的鸟嘴,拼命地吮吸。接着,拉姆齐夫人好像一朵盛开之后的残花一般,一瓣紧贴着一瓣皱缩了,整个躯体筋疲力尽地瘫痪了。这让我觉得,身为妻子的拉姆齐夫人,有点像对待孩子那般,不断满足丈夫拉姆齐先生。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吴(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男子从小有一个娘,叫亲娘;长大后,又有一个娘,叫新娘。虽然娘满足孩子,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凡事都有个度,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慈母多败儿。拉姆齐夫人虽然帮助了拉姆齐先生,但她的不断满足却滋生了拉姆齐先生的劣性。最有效的证据是拉姆齐夫人死后,拉姆齐先生不断向莉丽索取同情与安慰,来满足他自己。可惜,莉丽毕竟不是拉姆齐夫人。

  灯塔矗立在海边,在夜暮降临的时候,发光。谁的船会在它的魅力下得救,谁的船会在它的魅力下倒下,或许灯塔本身也不知道。发光只是灯塔存在的方式。拉姆齐夫人也是如此。其实,我认为灯塔无所谓好坏,对于水手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掌稳着舵,跟随着自己的心,勇敢向目的地飞驶。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灯塔  灯塔词条  拉姆齐  拉姆齐词条  夫人  夫人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