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奥赛罗》的写作背景
《奥赛罗》主要取材于意大利小说家辛斯奥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尔人》。故事讲述了一个嫉妒心很强的摩尔人,因为轻信部下的谗言,而将自己清白无辜的妻子杀害。原故事非常简单,除了苔丝狄蒙娜之外,其他人物都没有姓名。
《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
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蒙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蒙娜身边。
种族歧视
《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种族歧视是造成奥赛罗悲剧的原因之一。他本性的迷失和种族歧视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世俗的种族歧视和伊阿古的奸计,因此奥赛罗对于自己——个摩尔人、一个为平常人所害怕的人是否能真正赢得白人姑娘的爱产生怀疑,渐渐失去信心。他由坚信苔斯狄梦娜的忠贞到怀疑苔斯狄梦娜的贞洁与爱的动机,到最后完全否认苔斯狄梦娜的爱情,并认为苔斯狄梦娜是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进而杀了她,造成了苔丝狄蒙娜的悲剧,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通过描写同化奥赛罗这一异邦人物失败的全过程,莎士比亚成功地揭露了他所处时代的某些特征。而奥赛罗每一次“发现“泰丝德蒙娜行为不轨都被狡诈的伊阿古提前做过手脚,最终导致不明事理的他扼死爱妻的悲剧突转,也使得剧本中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岳父与女婿,爱与恨,正直与奸诈,白色基督徒与有色异邦人物,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同化与异化等二元对立关系有了更加深奥复杂的蕴义,从而构成该作品更加深刻的悲剧色彩,加强了作品的社会批判的力量。
《奥赛罗》,其实是政治性描写的延续。表面上,它描写的是涉世不深的威尼斯女贵族与出身非洲摩尔部落首领之子之间的奇异爱情故事;实际上,在威尼斯城邦遭受外族入侵的文本语境下,莎士比亚对剧中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多处越界行为及其话语的描写,又使它超越了爱情故事的界限,呈现出由奥赛罗所代表的非裔边缘文化与泰丝德蒙娜代表的欧裔主流文化的角力,进而表现了当时下层人民与上层社会的斗争。
殖民主义
《奥赛罗》的同名主人公虽然效忠于威尼斯公爵,却是个摩尔人,他还是个皈依了基督教的黑人。正是对这种身份矛盾的刻意书写使得整部剧作充满了殖民叙事。评论家公认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取材于意大利作家钦齐奥的小说《威尼斯的摩尔人》,不过,莎士比亚对原作进行了重大改编。其中最有深意的改编是:在钦齐奥的小说中,男主人公是个野蛮的摩尔人,他用装满沙子的长统袜把苔丝狄蒙娜活活打死,并伪装现场企图逃脱罪责,而莎剧中的奥赛罗是徒手掐死苔丝德梦娜并最终自创身亡的。这种“人道主义”的改写,明显降低了剧中人野蛮行径的程度,体现出“隐伏的东方主义,即“表示作为‘深层结构’的政治定位和权力意识,这种权力被设想一直存在于话语之中”另外,从文艺复兴的文化语境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合理的改写。
《奥赛罗》的中心人物其实并非是黑人将军奥赛罗,而是白人旗官埃古,奥赛罗只不过是作为—种参照来衬托主角。在对奥赛罗的愚昧无知的淋漓尽致地表述中,埃古的聪明机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赛义德认为这是西方对东方建立霸权的主要手法,即“推论东方是低于西方的,他者,并主动异化——当然甚至部分是建构——西方作为一种文明的自身形象。东方就被东方主义的话语制作成沉默、淫荡、女性化、暴虐、易怒的形象。正好相反,西方则被表现为男性化、民主有理性、讲道德、有活力并思想开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