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索洛乌欣《掌上珠玑(节选)》原文及赏析

  法国作家乔治·西蒙在会见演员A.捷米多娃时说:

  “我们这个时代,通讯技术使读者获得了相当广博的教育,也使得作家不必多费笔墨。假如故事发生在基辅的滨河大街,那么描写这条街就是多余的。这件事已经由广播、电视、电影、导游指南做过了。如果我的小说里女主人公生了病,比方说得了肺结核,没有必要去描写病的症状,因为雷马克和其他小说家已经写过了……”

  一个作家讲这番话,委实太奇怪了。倘如有100个人,会看到100条各自不同的基辅滨河街。作家则应该看到自己的街,第101条街,并且应该让读者也看到你这条街,而绝不是看到那个笼而统之的基辅滨河街。

  肺结核确是人所共知的,可那又怎样呢?我由此想到艺术中的一个细节。安·契诃夫的小说《含苞未放》改编上了银幕。女主人公染上肺病。我们大家都清楚,肺病是要咳血的。可是这里怎么表现的呢?女主人公在舞会上旋舞的时候,突然咳起来,便用手捂住嘴,在雪白的手套掌心部分,出现圆币大小的一块红点。此外不再需要多说什么了。你可能忘掉整部影片,但雪白手套上的这个红斑,你是忘不了的。没有这个红斑,也就没有艺术了。

  让我们拿滑雪跳远的跳台来说吧。原来跳台有各式各样的。假设这个跳台规定能跳70米远,那么比这多些或少些,就要看技巧高低或是机缘好坏了。比赛场上成绩正在提高: 75米——78米——78.5米——81.3米——80.6米——84米。这可创了记录。人们还期待更好的成绩。展开了争夺每1厘米的战斗。83.8 ——84.2。好,打破了记录!

  就这样,一会儿这个成绩稍微提高点,那个成绩稍微降低点,继续比赛下去。要有谁跳到86米,便是刷新记录,观众会对他报以掌声。

  但是如果有个滑雪手(在进入争夺每1厘米的战斗以后),一下子跳出了170米,请问那时观众们和裁判们将何言以对呢?

  在运动场上,这种情形未必会发生。可在艺术领域,恰巧就有这种情形: 伟大人物脱颖而出,卓然不凡,打破了关于文艺标准的一切定论。

  那时,有些人会说: 绝对不可能。有些人则拍掌激赏。还有的人……还有的人甚至恨不得不存在这么个跳远选手。不然的话,那些在80米左右徘徊不前的其他人,可如何是好呢?

  电影的语言是强大的,而且有无穷的潜力。从象征手法到最为自然主义的表现,从广泛的概括到精确的细节,电影确乎是无所不能。尽管如此……

  有一次我们研究一部纪录片的素材。我对他们说: 你们拍一场林木环绕中的寂静的教堂,要从教堂顶上突然腾空飞起一群野鸟,就像爆炸了一颗炮弹似的。可以设想这些鸟儿受了某种惊吓,于是如同爆破一般飞溅起来,迸向四面八方。

  “可这怎么拍法呢?”摄影人员对我说,“当然啰,拍是可以拍的。不过为了这么一个镜头,值得惹那么多麻烦,花那么大气力吗?人为地把许多只鸟儿摆到教堂顶上是做不到的,必须等待它们自己落上去。要是它们不肯落上去呢?再说,等你吓唬它们的时候,要是它们不像爆炸那样一哄而飞呢?万一它们飞的方向不对,是向下落或者都朝一个方向去呢?”

  的确是很难拍。而我这个动笔杆的人,用上一两分钟勾勒出一幅需要的画面,又算得了什么:

  “秋天的墓地,林木环绕中的教堂。突然,一群青鸟被什么东西惊起,像爆炸似地冲上天空,逃向四方。”

  我写不了日记,除了别的原因以外,这是由于我抑制不住一个愿望——力求生动。实际上是否很生动,那另当别论。只是这个愿望简直成了一种本能。我无法满足于这样的记述:“今天我看到了云杉林”,或者说,“邻居站在土台上”,要么是,“我和几个老乡一道喝了酒”。我总得达到一定的表现力才肯罢休,这一来就得写出事实的背景、环境。可那么一搞,整天只能写日记了。

  一位作者在《文学报》上撰文,谈我国读者读书的情况,他说曾收到列宁格勒一个读者的来信,信中这位列宁格勒读者,开了一份他认为应该阅读的作家名单。

  名单上头一位是个当代作家,排在了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人之前。(请看《文学报》1976年11月第44期)奥维季名列第一百。格里鲍耶陀夫干脆只进入了补充名单。

  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名列第一的是哪个人,这属于列宁格勒读者的个人好恶。居于首席的,完全可以是阿勃拉莫夫、别洛夫、拉斯普京、诺索夫、舒克申、特里丰诺夫、阿斯塔菲耶夫、莫扎耶夫、特罗耶波利斯基、扎雷金①等等。不过,这位列宁格勒读者还是有他一定的道理。道理何在呢?

  古典作家——这好比太阳。有太阳在,实在太好了。没有太阳便没有了生命。意识到有太阳在,实在是幸福。可是,这会儿屋里很冷。太阳在此时此刻,不能直接帮上忙。所以就需要一捆敦敦实实、普普通通的劈柴。

  如果谁曾经去外地的大城市只待一天(早晨下火车,晚上便要乘车返回),那么他一定明白,虽说不必过夜,也得有旅馆落脚。

  的确,是需要在旅馆里开个房间,需要精神上有个依托,知道有这么个地方,随时可以去休息一下,一个人安安静静坐一坐,想一想事情。要是没有落脚之地,心里不踏实,生怕找不到一个舒适可靠的栖身之所,那么这一天就会长得要命,又累又苦,甚至叫人无法忍受。

  同样的道理,果戈理、屠格涅夫、画家A.伊万诺夫,所以能够心情轻松地多年侨居国外,是因为他们那时总想着: 他们有俄罗斯在,有祖国在,而且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回去。因此他们没有患怀乡病,不同于后来那些与乡土隔绝了的侨居者。

  又是同样的道理,人的一生(时间之短暂,正如在异城度过一天),也应该有个家,宁静的、牢靠的、长久的、舒服的家。缺了这个,人便会疲惫、焦躁、衰竭、易老。生活对他变得索然无味,成了不得已的重负。于是呢?快一些搭车回去吧。

  我们已然习惯了在杂七杂八的小事上,在杂七杂八的文章里,在杂七杂八的题材中,分散自己的精力。今天写非洲,明天写北极,后天写播种。然则,精力是不该这么消耗的。比方说,不能想象要普里什文②突然去写一本飞行员沃多彼雅诺夫的巨著。

  他有他自己的东西。他对自己的东西有坚实的了解。并且他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东西,他只写自己的东西。至于沃多彼雅诺夫,可以让比较熟悉这种材料的人去写。

  我们每个人应该知道自己之所长,其余的一切,要毫不留情地从自己的道路上扫除干净。

  小说里一切该有的东西,在他的作品里都有了: 结构,情节线索错综复杂,主人公和各色人物、插话、夹叙故事、议论,如此等等。他的小说构造出来,装配起来,组织起来了,犹如一架复杂的连动机器,不妨比作一台电视机吧,里面一切的一切,直到最后一根导线,都已各就各位。只可惜电视机没接通电源,任凭你怎么拧转钮、压按键,它既不发亮,也不出声,没有一丝活气,也不给人一点欢乐。

  人的一生,基本上可能有两种行动。一是滑溜,一是攀登。

  一眼看去,会觉得滑溜容易,攀登困难。但实际上正相反。打滑溜的人很快就活得累了,所以一般都过早地退出了人生舞台。难以设想,一个人会滑溜到80岁。

  可是一个人可以攀登到90岁。而且看上去,他依然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我有个朋友,下决心养条狗。他买了一大堆养狗的书,如怎么喂,怎么养,怎么训练。这也难怪,像狗这样复杂的高度发达的动物,要养好驯好,岂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打算要孩子的时候,有几家父母也读读讲卫生、讲儿童心理、讲教育方法的书呢?

  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会教育人,但却很少有人真会做这件事。

  事有一件——是偶然;事有两件——是有意;事有三件——被看作倾向;事有四件——被尊为传统。

  说起飞鸟的自由,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俗见。我们差不多把鸟的自由抬高为一种象征,一种理想境界。

  “飞鸟一样自由自在”,“天上飞鸟,无忧无虑,不知道辛劳……”

  的确不假,飞鸟不知道人世间的约束,不知道道德思想的规范,不知道国家的界线。昨天,它们越过大海,径直飞向土耳其去了。大概就是由此形成了飞鸟自由的看法。

  实则,它们竟也有自己的局限。每一只鸟儿都生活在特定的规律、环境、需求的铁笼里。

  鸟类的栖身之地有严格的界限,它不得进入周围其他禽鸟那些不容侵犯的领地。

  它必须付出很大劳动,用草叶和树枝搭巢,或者在木头上啄出巢来。

  它必须卧在巢里苦熬时光,一动不动地孵卵。它要进行不胜其烦的机械劳动——给雏鸟衔来上万条幼虫。

  而且为了自身的生存,它一昼夜有时还得吞下超过自身体重的食物。

  此外,它又绝对需要服从鸟群的法律,必得飞越3 000、7 000、12 000公里,翼下磨出坚硬的痂。

  习惯说,某某人生活困苦。这显然意味着,此人没有可能满足自己对温饱、清洁、休息的需要。

  出现了一种离奇的状况。假定说,祖父或者曾祖父有过30种需要,而且当时有能力满足了所有的需要。当然这里不包括灾祸、饥荒、战争、火灾等情况。严格地说,他产生需要的数量,恰是能够满足的数量。就算是在假定的30种需要中间,有3种(占十分之一)没能满足吧。我想,这样的一个比例是符合实际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我们时代日益加快的纷扰,需要的数目也在增长。我们如今已经不是有30种,而是有100种需要,可我有力量满足的才将近半数。并且,没法满足的需要,有时倒是简单的需要——安静、清洁的水、鲜牛奶、干净的空气、安稳的睡眠(无噩梦)、每日不断的体力活儿……

  试问,我们之间谁承受了更多的困苦,是往日的祖父呢,抑或是今天的我?

  对职业拳击家来说,平时在生活中,在街上,是禁止动用拳头的。拳击家的拳头相当于一种武器。

  那么,职业作家的语言呢?可没有谁禁止他们在文苑之外动用语言,例如谈话、写信、争吵、发言等等。这里不是指普通的谈话、写信,是说利用语言去打击别人。职业作家以话伤人,分量之重可能令人一蹶不振,再也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来。

  这就说明,要么是我们的法制有漏洞,要么我们都是些不争气的语言拳击家,不懂得我们自己武器的意义所在。

  艺术中有一种情形,可以称作半真实。人们评论一个作家,常说他写得不真实。事情果真如此吗?你读读他的作品就会看到,里面的人物有着生活中常见的名字,做着人们通常要做的事: 刨土豆、炼钢、开火车、打猎、钓鱼、领导一个企业、吃饭、吵嘴、谈情说爱、离别、发议论……到底还缺什么呢?

  让我们举个例子说明。比方说在一个城市(基辅市),有一件同我相关的事。我很亲近的一个人,眼睛要做手术,手术的结果决定他是否能够复明。这时我的一位熟人寄给我一封长信。他信里说基辅正是春天,槭树和栗树已经抽叶;又说歌剧院正上演《波尔塔瓦的娜达尔卡》,来了许多外国旅游者,南斯拉夫剧团也来巡回演出……应该说,这位熟人没有虚构任何东西,全都是事实。他写的是真实。信里只是缺少了一句话: 手术结果如何。如果不写这句话,那末我这位朋友的来信再长再真实,它对我也便失去了大部分价值。自然啰,知道基辅现在情形如何,也有一点意思……

  一位当代作家,对我抱怨说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你刚刚回到自己的城里来,人们便蜂拥而至,有许多要求。

  “这有什么不好?有影响,有名气嘛。过去托尔斯泰也是宾客盈门……”

  “对呀。可现在找你的目的是什么呢?帮我搞些水泥板吧,帮我给女儿找个工作或者送她进大学吧……过去找托尔斯泰是问什么事呢: 有没有上帝?应不应该爱自己的亲人?往后怎么生活?”

  我们常讲需要客观性。但一个活人,特别是艺术家,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是一个客观主义者。

  (白春仁 译)

  注释:

  ① 这些都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

  ② 普里什文(1873—1954): 俄罗斯作家,以创作抒情散文见长。

  【赏析】

  从20世纪70 年代后半期起,索洛乌欣相继发表了一些短章随笔。这些短小但体现着作家思考的“小作品”大多来源于作者信手记在飞机票、日历上的随记。这些随记作品看似“杂”,但多少带有顿悟色彩,更耐人寻味。后来,这些随记结集,便成为《掌上珠玑》。在类似格言和短章的篇章中,索洛乌欣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智慧的总结,可以说是他一生创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结晶。本篇涉及艺术创作的规律、社会生活现象和人类生活的真谛,行文抒情而富有睿智。

  在现实生活中,事物或事件或许是相同的,但是审美是不同的,它带有独特性,与个人的经历、心境都有关系。作家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他们应该具备比一般人更深邃明澈的目光、更丰富纯粹的心灵、更博雅宏达的修养、更优美高尚的情操,从而形成更个人化的感受,通过文字传达震撼心灵的思考,让读者在习以为常的事物或事件中得到陌生的审美享受。用敏锐的目光、发散的思维,洞察生活中常见的事件、现象、场景蕴涵的哲理;用别开生面的论述启迪思维、诱人深思是索洛乌欣表达人生关怀的方式,也是他体验人生的方式。

  索洛乌欣致力于把自己独特的思考传达给他人。人们习惯于在养狗前看一大堆书。索洛乌欣透过这件事,敏锐地联想到,肯为养狗花这么大心思的人们,怎么就不肯为教育孩子而多看几本书呢?思维一转,对于事情的看法完全改观,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件却原来蕴涵着如此重要的文化现象。人们机械的、失去感受的生活被陌生的、赤裸裸地推到了人性的镜子面前,暮鼓晨钟般发人深省。

  索洛乌欣在生活,同时也在体验、思考。在二战之后的和平年代,总体上看,物质在逐渐地丰富,新一代比老一代拥有更丰富的物质。但是只是物质丰富,能不能让人感到幸福?生活的物质水平的确是高了,可是与此同时,心为物役,好像压力更大了,感到不幸福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索洛乌欣因此思索: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与祖父和曾祖父辈相比,到底谁更幸福?与物质并不发达的祖父辈相比,到底不幸福在哪里?仔细思索,其实所谓幸福并不取决于社会上物质的丰富程度,而是取决于需要被满足的程度。处于消费时代,人的需要被无限地刺激。人们看不到新事物赛跑的终点,因为不断地有更新的事物加入进来,刺激人的欲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彻底地走向了先哲先贤们的背反面,同时失去了满足最简单需要如安静、清洁的水、干净的空气、安稳的睡眠的能力。这对于自认为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进步社会的人们,是一个反问,人们借此深入思考,也许可以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以找到心中真正幸福的感觉,那就是读这篇散文的最大收获了。

  为了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现象的思索,索洛乌欣运用了很多独特的、巧妙的比喻: 用滑雪跳远选手跳出超常规的成绩,比喻伟大艺术家对于艺术标准的超越。人们对于选手的超常规表现可能会作出各种评论和质疑,人们对此现象更容易理解,以此比喻就促使人们去思索对于天才人物可能普遍存在的排挤问题。而把古典作家比作太阳,就艺术地解答了人们对于古典作品在现代社会地位问题的质疑。把家比作异地旅行的人必要开的房间,认为这是人精神上的寄托,是心灵获得宁静、精神获得放松所必备的,家的重要作用由此显现。人生有数不清的痛苦与欢乐,也许痛苦会多于欢乐,也许压力会使生活疲惫,但人脆弱的心灵有一个为他做最后支撑的地方,支持他冲出逆境,兑现宏愿。这里为他提供身心休憩的港湾,为他提供恒久不灭的守护,这里就是家。作者哲理性的思考以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厚重深广的贮存和明锐犀利的洞察,赋予了索洛乌欣诗人的心灵、农民的敏锐观察力和公民的良知。他为人民,尤其是作家和艺术家的艰辛痛心;为被践踏的大自然呐喊;为人类的崇高精神和一切神圣的美引吭高歌。他把自己对于写作、艺术、人生态度、生活现象的体悟,浓缩进作品,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智慧。他把真诚灌注于字里行间,所以文章在优美、睿智中透出圣洁、庄严、诚挚的光辉,那是作家对生命、对生活最真诚的奉献。

  (陈晓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索洛  索洛词条  珠玑  珠玑词条  节选  节选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掌上  掌上词条  
有感郭沫若

 郭沫若《夜》原文欣赏

 夜  夜!黑暗的夜!  要你才是“德谟克拉西!”  你把这全人类来拥抱:  再也不分甚么贫富、贵贱,  再也不分甚么美恶、贤愚,  你是贫富、贵贱、美恶、贤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