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皇甫枚《却要》原文及赏析

  〔唐〕皇甫枚

  湖南观察使李庾之女奴①,曰却要。美容止,善辞令。朔望通礼谒于亲姻家②,惟却要主之,李侍婢数十,莫之偕也③。而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④,姻党亦多怜之。

  李四子: 长曰延禧,次曰延范,次曰延祚,所谓大郎而下五郎也。皆年少狂侠,咸欲蒸却要而不能也⑤。

  尝遇清明节,时纤月娟娟,庭花烂发,中堂垂绣幕,背银缸,而却要遇大郎于樱桃花影中,大郎乃持之求偶。却要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东南隅,伫立相待; 候堂前眠熟⑥,当至。”大郎既去,至廊下,又逢二郎调之。却要复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东北隅相待。”二郎既去,又遇三郎束之⑦。却要复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西南隅相待。”三郎既去,又五郎遇着,握手不可解。却要亦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西北隅相待。”四郎皆去。

  延禧于厅角中,屏息以待。厅门斜闭,见其三弟比比而至⑧,各趋一隅。心虽讶之,而不敢发。少顷,却要突燃炬,疾向厅事,豁双扉而照之,谓延禧辈曰:“阿堵贫儿⑨,争敢向这里觅宿处?”皆弃所携,掩面而走。却要复从而哈之⑩。

  自是诸子怀惭,不敢失敬。

  【注释】 ①湖南: 指洞庭湖以南的地方。女奴: 按却要的身份,相当于婢妾之间。②朔望句: 指在初一、十五这两天,和亲戚间彼此送礼应酬,互致问候,是古时的一种风俗。③莫之偕: 不能同她一道去做。意思是说没有这个能力。④承顺颜色: 看脸色行事,符合他人心意。⑤蒸:对长一辈的人犯奸淫行为叫“蒸”。却要是李庾的姬妾,相当于李庾儿子们的庶母的身份,李庾的儿子们却想对她无礼,所以称之为“蒸”。⑨堂前: 指父母。⑦束之: 拥抱。⑧比比: 陆续。⑨阿堵: 这些个。六朝人口语。⑩ 哈(hai亥阴平): 讥笑。

  【赏析】 本文选自皇甫枚《三水小牍》。枚字遵美,唐末安定三水(今甘肃泾川北,一说陕西彬县)人,做过县令。唐亡后,旅食山西,写成此书。

  却要手中举着的那火炬是令人难忘的。它体现着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尊的女奴却要的品格,也烛照李家四子丑恶荒淫、龌龊不堪的卑劣灵魂。小说以其鲜明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非礼的矛盾冲突,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旨的揭示。

  作品开头即交代了却要“美容止,善辞令”、“巧媚才捷”和与之相应的李家四子“咸欲蒸却要而不能”的丑恶嘴脸。一个是美貌过人、才智非凡,一群是荒淫堕落、寡廉鲜耻、美丑妍媸对比强烈。一个身份卑贱的弱女子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这样一伙对她垂涎已久的无耻之徒将何以处之呢? 这不能不令人蓦然心惊。这一部分内容的交代为后文波澜的掀起,起到了蓄势的作用。

  清明的夜晚多么美妙,宁静的夜晚令人陶醉。突然,对却要垂涎已久的四兄弟在花影里相继窜了出来,或持或调,或束或握,急不可耐地欲行非礼。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要从容不迫,处变不惊,对他们荒淫无耻的要求一一慨然应允。她的“善辞令”、“巧媚才捷”,在这短暂多变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以四个色鬼的接踵而至,突出了快捷、短促的节奏,渲染了紧张、匆忙的气氛。这既可表现却要面对突变从容镇定、善于应变的性格特征,又将四兄弟那种迫不及待、魂不守舍的神情和美梦在即的心理展现无遗。美与丑的矛盾冲突融注在快捷多变的情节之中,波澜骤起,扣人心弦。

  就在四兄弟各怀鬼胎,静候一隅,梦想巫山云雨的时候,“却要突燃炬,疾向厅事,豁双扉而照之,谓延禧辈曰:‘阿堵贫儿,争敢向这里觅宿处?’皆弃所携,掩面而走。却要复从而咍之。”

  却要高尚刚正的人格如同她手中燃烧的火炬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一个美胜桃花、临辱不惧的女奴形象在清辉明焰的映照下放射异彩。小说将刚要息止下来的波澜又推到了最高处。却要迅捷果敢的举动、睿智辛辣的言辞,四兄弟落荒而逃的狼狈相美丑相映,善恶互照,令人拊掌称快。

  结局“自是诸子怀惭,不敢失敬”。却要以自己的才智和胆识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取得了斗争的最后胜利。

  小说始终紧扣美丑矛盾来精心安排材料,组织矛盾冲突,虽曰短制,却波澜迭起,高潮突至,确属不易。小说结构完整,语言简练传神,张弛有致。作品有力地鞭挞了荒淫无耻的丑类,对生活在樊笼之中的女性寄予真切的同情,赞颂了却要临危镇定、戏丑类于掌上的刚毅品格和过人才智,表达了作者的进步思想。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皇甫枚《却要》原文及赏析  皇甫  皇甫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