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王蒙《筝波》原文及赏析

  一个绿光耀眼的湖。为什么叫琵琶湖? 这里并没有琵琶的铿锵与机敏,也不像琵琶那样冲动。

  如果由他来起名,他愿称它为“筝湖”。俯瞰湖,确实像一个筝,即使不太像,你也可以加意把它想象成为一个筝。这含情脉脉的湖的涟漪,多像孤独而又连绵的筝的声波。

  为了起草一个重要的报告,他已经在湖畔旅社住了好多天了。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已经起草过许多报告了。少年时候,他曾梦想成为诗人,成为小说家,成为中国的屠格涅夫。时至今日,一想起《贵族之家》和《前夜》,他的心还要怦怦地跳。

  从他起草的报告里是很难看出屠格涅夫的。“在……下”,“我们必须……”,“任何对于……的背离,都是错误的”……他现在习惯的是这样的文体,按统一口径。只有最细心的文体家,才能从他起草的报告的修辞的讲究与逻辑的缜密中看出他的才能来。

  然而,这样的报告是必要的,总不能开什么大会的时候由领导同志朗诵一段屠格涅夫体的抒情散文。

  所以,他专心致志地起草他的报告。他在小餐厅吃饭。在小餐厅吃饭的人并不多。这一天,对面桌子上坐了一位妇女,他觉得这位女同志一坐下来便向他甜甜地一笑。

  连续三天过去了,每天三顿饭,女同志与他相对吃饭已经有九次了,至少也向他笑了九次。她衣着大方,神态雍容。其实她已经很年长了,然而乍一看,仍然是那么幽雅和温存,生命还在她的身上大放光芒。他得知,原来这就是大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谢琳。他为之倾倒的那些屠格涅夫的著作,都经她的转述。他早就知道这个名字了,却一直无缘见她。

  当谢琳向他微笑的时候,他不由得也报以礼貌的微笑。吃每顿饭的时候, 两个人都这样互相笑一下, 然后谁也不搭理谁, 他觉得不自然。

  他是十一岁开始读谢琳翻译的作品的,可以估计,如今谢琳大概快要六十岁了,如果不是比六十更多。然而她仍然那样堂皇而且矜持,让我们姑且不说美丽不美丽。这实在使人惊叹。

  他决定与谢琳攀谈。为什么要失之交臂?为什么不更加热情一点回答人家的微笑?人家是前辈,又是女同志,没有等待人家俯就的道理。由于写报告累,这一天饭前,他在湖边散了一会儿步。湖水的炫目的绿光,引动了他的某种情绪。他准备去告诉谢琳:“我从小就爱读您翻译的书。在我的心中,您和屠格涅夫差不多是一个人。我现在就在您所在的S市市委办公厅工作。”不,不必提市委办公厅,他转念又想。

  就在他这样津津有味地想着的时候,谁想到对面谢琳走来了,从湖光和树影里走来了。谢琳像通常那样,在距离他六、七米的时候便展示她那高贵而又亲切的笑容。

  筝的几条弦同时颤响了,也许还有琵琶。绿光闪烁着。

  “您好——”他向前赶了两步,向谢琳招呼道。

  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没有来得及伸出手来。这是很奇怪的,就在他走近谢琳的一刹那,他立即发现谢琳的眼光里根本没有他,谢琳只是在看湖,对着湖微笑。微笑只不过是谢琳的仪表的一部分。最令人惊异的是,甚至当他走近去叫一声“您好”的时候,谢琳脸上的笑容并没有消失,甚至于谢琳还应答着他的问好,把头那样微微地略点了一下,如果不用高速摄像机把她的这个动作录制下来再慢慢地放几遍,他无法断定谢琳是否真的略点了一下头。但与此同时,他分明看到了谢琳眼睛里的回避、烦乱,也许还有厌恶的神色。她显然不想与陌生人随便搭话。何况他身上没有任何出众动人之处,他的外表是这样平凡,与谢琳相比,或者可以说是寒碜。

  他没有觉得受辱,只是觉得惭愧,他还是太不了解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了。谢琳的微笑,既是亲切,更是骄矜,既是装饰,也是盔胄。还有她那似有似无的微笑点头及点头中的烦乱……无怪乎她译的屠格涅夫著作是那样传神呢。

  不过在一年以后,在提拔中青年干部的时代潮流中,他被选定为S市市委分管文教工作的书记。 就职不久, 赶上一个节日,这里召集了一个文艺界知名人士的茶话会,按每人四块钱的标准,每个桌上摆着清茶、水果、点心、花生米。

  来了许多他素来敬重的头面人物,谢琳也来了,还是那样庄重而又亲切。

  他在茶话会上致了词,比他熟悉的“报告”要活泼一些,比他过去熟悉的屠格涅夫要干巴一些。他的致词引起一片鼓掌声。

  致词以后,大家喝茶,交谈。他非常注意全面照顾会场,与这个点点头,与那个握握手,这儿笑笑,那儿说说。他的样子轻松如意,也多少有一点风度了。其实,既紧张又疲劳。

  最后才发现他身后似乎站着一个人,他一回头,原来是谢琳,容光焕发、微笑不已的谢琳。

  他连忙站起来:“谢琳同志,您好,我……”

  他仍然没有来得及说出一年前在琵琶湖边想说的话。因为谢琳同志已经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而且非常谦恭有礼地甚至有点讨好地说:

  “请今后多指导……”

  然后,谢琳同志走了,仍然是风度翩翩。筝弦好像又响起来了。“她大概根本没有认出我来,”他想。他定定神,为同桌的几位前辈续茶水。

  选自《延河》

  【赏析】 微型小说,记下了作者对于人生、人心某一瞬间的小感触。它可以是心思、心绪的一个音符,一个节拍,也可以是人于喜怒哀乐中凝结的或一心象,或一幻觉。

  《筝波》正是这类微型小说。它蕴含着某种特异的诗意、动情力,既像诗,又像文,似溟濛,又明朗,在状写人事中融象征、抒情、哲理为一整体,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对于人生、人心的一点领悟。

  《筝波》属于王蒙《偶然》三题之一。三题都写两人间的偶然相遇。他们的身世、地位各异,彼此间心系相通。有些评论说: 他们历经邂逅,有所追求的,或落空,或落实(见《爽流》 ); 而有所戒备的,反倒产生了感应(见《白椒鸡旁》);《筝波》则是“表现那追求的落空的”。 这个评论,大致可以接受。应当补充的是,《筝波》所写的那种追求的“落空”,似乎并没有通常那种“失落感”,或心灵的哀伤、惶惑。

  的确,作品中的“他”和谢琳都爱“绿光耀眼”的“筝湖”。它没有“琵琶的铿锵与机敏,也不像琵琶那样冲动”,有的是“含情脉脉的湖的涟漪,多像孤独而又连绵的筝的声波”。“筝湖”的风韵,正是屠格涅夫作品的基调的象征。作品写了“他”同谢琳的两次相遇,都想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感激,都没有如愿。但“他”并不因此感到“受辱”,只觉得惭愧,“他”倒是从中更深切地体验到: 谢琳这位屠格涅夫的翻译家有着和屠格涅夫相通的气质、内韵。他想: 她的“微笑,既是亲切,更是骄矜,既是装饰,也是盔胄。还有她那似有似无的微笑点头及点头的烦乱……无怪乎她译的屠格涅夫著作是那样传神呢。”谢琳有自己独立的美的精神世界,独立的美的生活追求。而他,尽管也倾心于屠格涅夫式的生活和艺术的情趣,但更多的是“琵琶的铿锵与机敏”,“琶琵那样冲动”,同样有着自己不同于谢琳的独立的精神追求。因此,《筝波》中“他”所追求的“落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而其中最主要之点就是:要承认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美的追求,有多种多样美的心灵。决不能以自己为是,为美,以他人为非、为丑。这样人与人的心灵才能得到交流,并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王蒙《筝波》原文及赏析  王蒙  王蒙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