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臧克家诗歌《答客问》原文及赏析

《答 客 问·臧克家》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我才从乡村里来,

这用不到我说一句话,

你只须望一望我的脸,

或向着我的衣襟嗅一下。

我很地道的知道那里的一切,

什么都知道

像一个孩子知道母亲一样,

他清楚她身上的哪根汗毛长。

你要问什么?

问清明时节纷纷细雨中,

长堤上那一行烟柳的蒙蒙?

还是夕阳下,春风里,

女颊映着桃花红?

问炎夏山涧沁出的清凉,

黄昏朦胧中蝙蝠傍着古寺飞翔?

还问什么?

问秋山的秀,

秋风里秋云的舒卷,

无边大野上残照的苍凉?

知道你要问冬夜里那八遍鸡声,

一个老妪摇着纺车守一盏昏黄的小灯。

你要问这,这我全熟悉,

可是我要告诉的是另外的一些事。

你听了不要惊惶,,也无须叹气,

那显得你是多么无知。

我告诉你,乡村的庄稼人,

现在正紧紧腰带挨着春深,

他们并不曾放松自家,

风里雨里把身子埋在坡下,

他们仍然撒种子到大地里,

可是已不似往常撒种也撒下希望,

单就叱牛的声音,

你就可以听出一个无劲的心!

他们工作,不再是唱呕呕的高兴。

解疲劳的烟缕上也冒不出轻松,

这可怪不得他们,一条身子逐着日月转,

到头来,三条肠子空着一条半!

八十老妪口中的故事,

已不是古代的英雄而是他们自己,

她说亲眼见过长毛作反,

可是这样的年头真头一回见!

凭着五谷换不出钱来,

不是闹兵就是闹水灾,

太阳一落就来了心惊,

头侧在枕上直听到五更,

饥荒像一阵暴烈的雨滴,

打得人心抬不起头来,

头顶的天空一样是发青,

然而乡村却失掉了平静。

 

二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于相州

  这首诗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的社会现实,抒写出压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字里行间闪耀着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

  描写乡事问答的诗作,历来多有,如唐代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寒梅著花未?”)和王绩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王绩的诗写游子一连问了十四个问题,由“羁心只欲问”见出思乡的殷切。《答客问》一反前人写法,不写“客”问,只写“我”答,以答代问,问在答中。作品先写“我才从乡村里来”,因此“知道那里的一切”。这是答问的前提。“我”知道得越多,回答才能越准越详。继写“我”反问“客”想了解什么。“我”仍然以答者身份出现,猜想“客”可能急于知道乡村过去的苍凉景况有无改变,因为凡游子都希望故乡越变越好。但故乡的变化出于他们的意料,非但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糟,说出来必然引起他们的“惊惶”和“叹气”,因而“我”在如实相告之前先予以安慰。这样描写不仅产生悬念,而且为后面抒写做了铺垫。再写“我”所知道的“另外一些事”,即由于兵灾、水灾、匪灾而造成的乡村经济破产、农民求生无路的悲惨情景。这种答问的写法,犹如举行新闻发布会,一方面回答人们的提问,另一方面又宣布人们万万没有料到、因而并未问起的更为严峻的事实真相。因为所答都是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所以言之凿凿有据,使作品更为真实可信。而且,直书“我”的所见所闻,便于抒发诗人的所思所感,融爱憎之情于答问之中。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创作的客观对象浑成一体。

  这首诗在语言上精心锤炼,刻意求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口语入诗,含情无限。“像一个孩子知道母亲一样,/他清楚她身上的那根汗毛长。”比喻十分贴切,夸张也有节制,既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农村的熟悉程度,又恰当地表达了他对农民的热爱之情。“一条身子逐着日月转,/到头来,三条肠子空着一条半! ”纯系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农民的勤劳与饥饿、苦难与不幸。意在象中,神余言外。二是炼字炼句,警策动人。“现在正紧紧腰带挨着春深”,“风里雨里把身子埋在坡下”,一个“挨”字,一个“埋”字,精细而又传神地刻画出农民的坚忍与勤劳。“单就叱牛的声音,/你就可以听出一个无劲的心! ”“解疲劳的烟缕上也冒不出轻松”,农民那种在饥荒折磨下有气无力的神态和痛苦深重的心情宛然如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臧克家  臧克家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