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 叶赛宁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亲爱的,你永在我心间。
命中注定的互相离别
许诺我们在前方相见。
再见,朋友,不必握手诀别,
不必悲伤,不必愁容满面,——
人世间,死不算什么新鲜事,
可活着,也并不更为新鲜。
(飞白 译)
1925年圣诞节期间,叶赛宁在痛苦和孤独中愈陷愈深,终于12月27日在一个旅馆的房间里用自己的血写完这首绝命诗而自缢身亡。诗中所写“我的朋友”究竟指谁? 这个谜一直到诗人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才解开,这一天有一位女性在诗人的墓前开枪自杀。她就是加琳娜·别尼斯拉夫斯卡雅,曾是《贫民报》编辑部秘书,非常崇拜叶赛宁,对诗人的创作有过一定的影响,彼此以“朋友”相称。加琳娜默默地整理、编辑和出版叶赛宁的作品。他们在往来中产生了感情,还同居过一段时间。尽管叶赛宁于1925年9月因一时感情冲动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结婚,但很快发现这是一桩错误的婚姻,诗人时刻怀念的仍然是加琳娜。
叶赛宁的婚姻是不幸的。他年轻时与雷奇·齐娜伊达恋爱结婚,可是时过不久,这次婚姻即行破裂。后来,于1922年叶赛宁同来到莫斯科的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相识,这位要让革命者们崇拜希腊美人的名星立即使叶赛宁卷入旋风般的恋爱中,并进而跟这位年纪比他大一倍的女人结婚了。二人出国走了许多国家,叶赛宁立即成为欧洲和美国的风流人物。但这次婚姻仍不成功,一年后又破裂了。他返回家乡后与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孙女结婚,但是,仍然转变不了他的痛苦和孤独心理,乃至九月份结婚,12月27日便自缢身亡。
叶赛宁在绝笔血诗中最为怀念的人,则是诗中被称为“我的朋友”的人。诗歌一开始,诗人便直呼: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新爱的,你永在我心间。
命中注定的互相离别
许诺我们在前方相见。
可以看出诗人与“我的朋友”互相离别是极为懊悔的,但已经不可挽回,只能在这绝命诗中许诺在前方相见,在那个“彼岸”相见。
诗人在与“我的朋友”诀别前,嘱咐朋友:
不必悲伤,不必愁容满面,
为什么? 因为:
人世间,死不算什么新鲜事,
可活着,也并不更为新鲜。
这是诗人理解得最为深刻、体验得最为深沉的生与死、爱与恨的人生及其命运的问题。
叶赛宁的自缢当然并不仅仅因为婚姻生活的不幸,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内心的矛盾不能平衡。他一方面看到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可是,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所熟悉所感到亲切的传统农村生活的急骤改变而迷惘、忧伤和苦闷。他甚至以酗酒、殴斗、争吵、狂欢作乐来摆脱内心的痛苦,也都无济于事,而他最为深切怀念的人就是这首诗中的“朋友”,表现了他对于友谊、爱情、艺术和诗歌创作的真诚、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