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出风头”的初始版本是“出锋头”

  锋头”溯源

  红楼人物

  世间多有喜欢“出头露面显示自己”之人,世人也多知此为“出风头”。不过,如果较起真来,追溯一下“出风头”之所自何由,却并非易事。《辞源》、《辞海》,对此均无片言,大概是因其没有什么说道。倒是一本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上海俗语图说》,将此词的发明权授予了清末民初时的上海人,而且言之凿凿:

  “‘出锋头’三个字,的确是上海人发明的,流传至今,大概也有二三十年了。那时上海人的服装,正流行洋灰鼠的出锋,时髦朋友都穿着洋灰鼠四面出锋的方袖马褂,官服有四面出锋的外套,甚至女人也穿有四面出锋皮袄的,平常人穿不起四面出锋衣服,也要装出一条洋灰鼠出锋领头,借此表示时髦。

  “蹩脚大少,在棉马夹上装了一条洋灰鼠出锋头,人家讥笑他:‘你也要出锋头吗?’这便是‘出锋头’上海的典故,‘出锋头’三字就成为‘爱时髦’、‘斗标劲’的代名词了。至今上海滩簧里尚有两句名曲流传:‘竹布长衫皮领头,地格就叫出锋头’。”

  原来,“出风头”的初始版本是“出锋头”,而“出锋头”又是从出锋发展而来的。

  那句滩簧中提到的“竹布”,是用中细支棉纱织成的平纹布。成布后漂白或染成淡蓝色,并上重浆和轧光,故表面光洁,手感挺括,适于作单衣面料,或是书籍的封面。以竹布长衫配以灰鼠领头,这种不单不棉的打扮,有些不伦不类,确实够得上“出锋头”。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有“出风头”,却无“出锋头”,大概因其并非原装,是从北京老话“出风毛”脱胎而来的。

  “出风毛”的历史可比“出锋头”长得多。起码曹雪芹老人家还在世上喝粥时,就知道这个词,有《红楼梦》可为佐证。该书第五十一回中,说是袭人要回家探亲,穿的是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儿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的,赏了你倒是好的,但只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袭人笑道:‘太太就只给了这灰鼠的, 还有一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还没有得呢。’凤姐儿笑道:‘我倒有一件大毛的,我嫌风毛儿出不好了,正要改去。也罢,先给你穿去罢。’”

  书中对“风毛儿”有一注释:皮毛衣服有的特意将领、袖、襟、摆等边缘部分的皮毛露在外面,以增添美观及显示皮毛的珍贵,因其露毛在外,故称“风毛儿”,也叫“出锋”。

  由此可见,服装之出锋早已有之。至于凤姐儿所说的“大毛”,是指狐皮、猞猁皮等锋毛较长的裘皮,与之相对的则是“小毛”,如银鼠、灰鼠、紫羔等皮张。灰鼠即松鼠,其皮虽然轻软,却难御严寒,因此北方一到三九天便没有灰鼠什么事体了,正好让它去上海滩上“出锋头”。

  裘服出锋,原本是清朝官服的流行式样。按照朝廷制度,每年阴历十一月初一至次年正月十五,大臣们上朝许穿裘皮冬服,因为金銮殿里不供应暖气,大家只能干冻着,不穿厚实些,就成了冰棍儿。此时朝服,便成了大臣们斗富的手段。据《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太后的宠臣荣禄,“所服貂褂日易一袭,无重复者。其衣衩内标第几号,是可知其多矣。趋朝遇风雨,恒服四不露褂。四不露,即不出风毛者也。”几十天貂褂不重样,够派。从中可见,当时宫廷礼服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出风毛的。

  出风毛的倡导者其实是最高执政。先秦时,上流社会的裘服讲究内敛,不可过于张扬。《礼记·玉藻》就明确规定:“君子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裘豹袖,玄绡衣以裼之……犬羊之裘不裼。”意思是,国君和贵族穿狐皮的裘,都要套上与狐毛颜色相宜的裼衣即罩衣,不能让毛露出来。狗皮大衣羊皮袄之类,则不在此例。这些糙货是草民穿的,犯不上跟他们较劲。要不怎么说礼不下庶人呢。

  这种规定也有问题,核心是剥夺了当权者“显派”的权利。上好的裘皮大衣只能藏着掖着,成何体统?因此后代皇帝厉行改革,破除了这一陈规。南朝时的陈文帝,便有一幅身穿裘皮大氅坐于榻上的画像。到了清朝,裘服出锋进而成为皇家定制,圣上冬服的马蹄袖要以貂皮为表,还要配上镶毛边披肩。除了“三点式”,更有“全裸”,这就是端罩。端罩是一种毛朝外穿不加外罩的裘服,圆领,对襟,袖长至腕,衣长至膝下,只有皇上及特批的皇子皇孙、高级亲信才有资格穿之,“虽亲王亦非赐赍不能服”。有此毳毛毕露之服装为榜样,下面出出锋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过,比起“所服貂褂日易一袭”来,“竹布长衫皮领头”之类的出锋头,未免底气严重不足。套用一句北京土话,此为屎壳郎爬铁道——硬充大铆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出风头  出风头词条  初始  初始词条  版本  版本词条  
有感儿童书籍

 成语《师出无名》的故事

 师出无名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统治。不久,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杀了秦朗的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 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接着,他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