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焦虑好像变成一个通病。
随着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越插越多,已经不想再体现数字,拍完照发完朋友圈暗暗感慨:“好迷茫啊,怎么做才能赚钱啊?”、“但愿明年能折腾些名堂吧”、“是不是要努力学些什么啊?”
试图抓住几根救命稻草。
其中一根稻草的名字,叫做知识付费。
真的,无论男女老少,这几年对知识付费的热情已经超乎我想象了。
我周围的朋友同事,到了30岁以后,不少人自动启动焦虑plus模式,单纯买买书的剂量已经不够了,必须把形形色色课程全部捞到碗里,从0元到上万元,从英语、区块链到灵修课。
把知识付费,当成一锭焦虑缓解剂,没想到反而更加迷茫。
01:
有一次我推了一篇CCNA课程的软文。
CCNA作为思科入门级别的网络工程师认证,相对小众。我自己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就拿到华三的工程师认证,毕业后又一直在IT行业,所以对这类证书的作用还算了解。
它不像英语啊,PPT啊,EXCEL这类通用技能,哪儿哪儿都用得上。
软文推出去后,我在后台收到不少咨询:
“我行政的,能考这个证书吗?”
“今年25岁,学这个东西能加薪吗?”
“人力资源想转行互联网,这个证书有用不?”
很多人连网络工程师做什么都不太了解,只是觉得听着挺牛X+搞技术的,未来应该能赚不少钱,就直接报名了。
当然,学习的热情值得鼓励,可在热情之前,先认真分析是否真的需要才是关键。
有人说,课程那么多,宣传得那么令人心动,多学些总不是坏事吧?
先按住蠢蠢欲动的小手,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课程能给我带来什么?
2、我学了是不是用得上?
答案立马呼之欲出。
尼尔·菲奥里在书里写道:“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担心没学某个技能就会被时代抛弃,担心以后少了很多机会,担心同事同学都在学自己不会太out……却忽视了,学习是有成本的。
花些小钱还没什么,多花时间才让我们更加懊恼。
许多学员是上班族,平时已经够忙的了,好容易挤出时间学了一门以后用不到的技能,是不是太浪费时间了呢?
而且为不需要的知识而付费,很容易本末倒置。
我朋友曾一时兴起报名小语种课程,课程有个噱头:每天群内打卡+发朋友圈,期满后全额返还学费。
她自信满满地想着,那还不容易,简直就是白送。大概1周左右,热情消退,又碰上那阵子连续加班,她经常晚上11点多才到家,但为了能捞回报名费,洗脸时开着课程自动播放,咬紧牙关持续打卡。
过程中她病了几天,真是垂死病中惊坐起,想起今天没打卡。
学不学习不重要,打卡成了最重要的事。
最后学费是返还了,但其实啥都没学会,身心俱疲累觉不爱。该沮丧还是沮丧,还焦虑还是焦虑,最近她又突然想学C#开发……
几年下来,朋友买各种培训课程总计花了10万块左右,却收效甚微。聊起时她一肚子憋屈:“好气啊,白花了10万!”
02:
我和一位做课程的号主聊天时,他说,付费用户里,最终学完的有5%就非常不错了。付费一周后用户流失率至少超过50%,甚至不少人付钱后压根没学过。
这就像花钱买健身年卡的道理一样。
多数人是冲动办卡,所以健身房永远不担心卖年卡会亏本,因为多数人付钱后都不会物尽其用。
咳,人性呐。
很多人没意识到:钱付完了,只是第一步。
后面还有学习->理解->练习->掌握->实践等等99步。
如果你留意下不难发现,每节课程的参与学习人数几乎都是呈断崖式下跌。假设第1节课有1万人学习,到20节课后有500人就不错了。
有些人连第一节都没听完,就开始怀疑“为什么没效果”。
认识一位网课的运营,他说前阵子收到一个用户投诉,骂他们是黑心无良商,卖垃圾课程收割韭菜,还没学几分钟就被老师拉黑了。
他吓得赶紧询问同事是怎么回事。
查看聊天记录后发现:那位同学购买后不到5分钟,发了好几条询问信息给老师,一会和老师说课程听了感觉没用,一会问“你有本事手把手教我挣钱啊”,接着开始辱骂老师,气得老师后来把他拉黑了。
背后或许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
不少人买课后就屯在收藏夹里了,要不随便听几分钟,要不一边开着课程当做BGM一边忙其他的,以为双轨并行特别高效,实则就是把知识付费当成单口相声。
当然还有很多理由,我太忙了,我忘记了,以后再学。
我太忙了=优先级低;
以后再学=再也不学。
知识付费,说白了就是一盘烹饪好的菜。
你付款后菜端到跟前,但只有细嚼慢咽、消化吸收,它们才能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03:
那么,如何避免在知识付费中两手空空、还滚了一身泥?
掏心窝子说两点吧。
第一,客观看待。
市面对知识付费有两个常见的态度:
一是,多学些准没错;二是,这些都是割韭菜。
这两种都有些极端。
前者刚才解释过了,学得再多,如果没去用或是没有派上用场,那基本听完就翻篇了。
后者更耐人寻味。
首先要说,市面确实有一小部分课程质量差,纯粹为了圈钱(但这类课程一般也活不了太久)。其次,品牌方告诉你这东西很好很有用,努力宣传、放些口号,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就像你面试时,肯定会尽力表现自己的优点一样,最好面试官当场就给你offer。
至于说3-5节的试听课程,听完老师会推荐完整课程是不是属于割韭菜,也是同个道理。
它们就是最常见的营销方式而已,相当于超市里的试吃装。
试吃觉得不错,那你就买正装;试吃后觉得不对你胃口,那就转身走人。
真正容易被割韭菜的,是以为只要几节课就能实现人生逆袭、马上轻松赚到几百万的人。
第二,学以致用
有位读者问我,他报过5-6门写作课,为什么始终感觉没太多进步?
我问,是找不到逻辑还是缺乏素材?
他:不知道,就是感觉……没什么进步。
我:???
多聊几句得知,他半年上了那么多写作课,一篇文章都没写过。报写作课不写文章,报设计课不去设计,报开发课不敲代码,那知识永远不属于你,在你面前晃荡几下它就路过了。
没有输出的学习,都是空中楼阁。
“库伯学习圈”中提出,一个完整的学习是“行动->经验->规律->行动”的四步大循环,缺一步就是“假学习”。我们需要从行动中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用规律再指导行动。
别变成知识囤积者,而应成为知识行动者。
再进一步说。
知识付费获得的只是知识本身。
学理财课可以得到理财知识,但不能保证你躺赚100万;
学Python可以得到脚本语言知识,但不能保证你成为月薪3万的数据分析师;
学健身课可以得到运动方法,但不能保证你1个月轻松瘦20斤。
它们并没有直接的功利性。
真要觉得不踏实,干脆扎扎实实地去考几本与专业相关、或是自己感兴趣领域的认证,简历上还能多加一两笔。
兜兜转转,总归两句话:
买了要学,学了要用。
努力可以,焦虑不必。
毕竟焦虑这玩意儿,花钱缓解不了,只有舍得下力气学到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