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论薛宝钗

  论蘅芜君

  红楼文化

  薜宝钗历来是红学人物评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人物,她以“冷”著称,国为她姓“薜”,“薜”是“雪”的谐音, “金簪雪里埋”、“空对着终山高士晶莹雪”、“丰年好大雪”的判词、曲子等都有一个“雪”字,她吃的药是“冷香丸”,这都是白色的,所需的霜雪雨露自然也是凉的,这足以证明她的“冷”,而她所住的蘅芜院中的奇花奇草是“愈冷愈苍翠”,刘姥姥进了她的房间,觉得“如雪洞一般”,真无怪乎人们称她为“冷美人了”。我起初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但又读了几遍《红楼梦》之后,我的这一思想却发生了变化,我开始疑惑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薛宝钗既然很冷,却在所有大小事物上都极为留心,且对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故有着非同寻常的“了解”。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还要从她的“冷香丸”说起。薛宝钗从小的了一种怪病,据她自己说,这种病的病根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度热毒”引起的,“热毒”热到什么程度呢?书上没具体写,但从药方来看,这为了“制热”所下的工夫可真非同一般,要四种白花蕊十二两,雨水、露水、霜雪各十二钱,作成丸药后埋在花根下,用时在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上面四种花都是白色的寒凉之物,雨、露、霜、雪一个比一个凉,“十二分”体现了其量之大,据我所知:黄柏更是一种去热的药物。这一切足以体现薛宝钗的“热毒”到什么程度了。而且她的热毒还是从胎里带来的,这体现了薛宝钗的这种病是根深蒂固的,她是本性难移的。

  所以,我得出了结论:薜宝钗表面很冷,但内心却很热,热到生毒,热到使作者要用大量冰冷的东西来使她降温,她的住处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蘅芜院是大观园中最有特色的一座庭院:进得门来,迎面是一块插天大石,院内有各种奇花异草,一株花木也无,室内则绿窗油壁,如雪洞一般。如此形容蘅芜院的“冷”,不正是反衬了薜宝钗的“热”吗?

  虽然薜宝钗的“热”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以致于她给贾府的人的印象是“行为豁达,安分从时”,对周围事物不大关心,从不用心去周旋事物,但是她的“热”还是会时不时地体现出来:第三十五回,她曾当着大伙的面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她的这番话既计好了贾母,又很巧妙地讨好了王熙凤,非常够水平了,更要注意的是,

  这句话不经意地告诉了大家一个消息:薜宝钗到贾府后的“这么几年”,决不是对什么事都“浑然不觉”,而是都在“留神看”她周围的事物的。凭着她这种“留神看”的工夫,她竟知道“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螃蟹的”因而为史汀云设计了一顿既省钱,又受大家欢迎的“螃蟹宴”;史汀云的金麒麟,合府上下除了她谁也不记得,而且她连大小形状都分得清楚,这真是不简单了;她就是靠着这“留神看”的工夫,了如指掌地把握了贾母的大量脾性和爱好,每次无论是点戏、点茶、穿衣以至出谜请等都能投其所好,以至于贾母说出了一句:“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算起,全不如宝丫头”。以上大量的事实都说明了薜宝钗是一个外冷内热、表里不一的人物。

  形成她的这种性格特点是和她奉行的一条根本人生哲学紧密相关的:第三十七回,薜宝钗在与史湘云商议开诗社如何作东时指教史湘云说:“既开社,便是作东。虽然是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已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这里虽是说“开社作东”,但实际上也是薜宝钗为人处事的根本原则。这种根本原则使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产物,薜宝钗是一个饱受封建文化教育熏陶的人,按当时封建思想的要求来说,人是不准有私欲的,且对妇女思想的束缚尤其严厉。但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欲望,这是天生的本能,这种欲望自然与薜宝钗所受的教育发生了矛盾,由此也就形成了薜宝钗为人处事的这一根本原则。

  《红楼梦》善说反话,脂批说“通部书中笔笔贬宝玉,谤宝玉”。却表现了宝玉的超脱世俗;曹雪芹称袭人为“贤袭人”却表现了她的奴性十足;书中说贾政“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却表现出了他的凶狠残暴,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卫道者。说薜宝钗也是一样,表面写她的“冷”,却体现出她内心的“热”。这正是《红楼梦》艺术特色之一,它深刻地表现了《红楼梦》这颗文学巨星的璀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论薛宝钗  宝钗  宝钗词条  论薛宝钗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