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徐星《无主题变奏》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作者简介 徐星,1956年出生于北京。中小学时除了留级以外,一 切都和别的孩子一样。“文革”中举家迁出北京,家中6人分散在全国 各地,各自为战。徐星因缺少家教在华北、西北各省流浪,由国家代教 坐了若干日子牢,时年17岁。中学毕业后去陕北志丹星插队,两年后 参军,复员后在北京烤鸭店做清洁工扫地。后无业。1981年开始写小 说,1985年发表处女作,迄今约有二十万字发表。主要作品:《帮忙》 (1987年),《城市的故事》 (1986),《无为在歧路》 (1986),《外乡人》 (1986),《饥饿的老鼠》 (1987),《殉道者》 (1981),《剩下的都属于 你》(1988)。

  内容概要 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青年——主人公“我”的日常心 态,同时也描写了 “我”和“我”的女朋友老Q以及“我”的那些室 友们的生活情况。(以下“我”均简称我)幸好我那年九门功课的考试 全在二十分以下,幸好高考时的竞技状态全都没有了,幸好我得了一场 大病,于是我和双方得以十分君子气的分手。这么说并不是要告诉你我 多么与众不同其实在另外一个意义上我又知道我太应该干什么了。要 吃饭要干活儿,那一年古典主义大复兴,我也偶尔去去音乐厅。就是在 那儿我第一次认识了老Q。她没票两条优美健壮的腿来回踱着像是等 着优秀的骑手,我把票塞到了她手里。整整一场音乐会我都被她胸前那 枚熠熠发闪的艺术学院的校徽撞得心神不安。那晚我以同样的速度爬 上了“爱”的珠穆朗玛峰。她逼着我干,像她那样干所谓的“事业”。她 说既使没有什么处女地,也要耕耘好自己的那一小块田园。真可惜她就 是认识不到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有自己的位置。只要你想干,在任何 一个位置上都不能说不是在干某一种事业……况且在另外一个意义上 说,和老Q一样我也在从事艺术。我不是说我有时写点对别人来说不 知所云,对自己来说不着边际的小说,我指的是我的工作。我真正喜欢 的是我的工作,也就是说我喜欢在我谋生的那家饭店里紧紧张张地干 活儿,我愿意让那帮来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们吩咐我干这干那。由此 我感觉到这世界还有点需要我,人们也还有点需要我,由此我感觉到自 己或许还有点价值。同时我把自己交给别人觉得真是轻松,我不必想我 该干什么,我不必决定什么。不过每每都被老Q高亢的精神破坏。我 怎么能像她要求那样刻苦攻读什么,我怎么能像她那样抱着德彪西、威 尔第什么的?于是我想起了我短得可怜的大学时光里同一寝室的哥们 儿。我最喜欢的是老讳,这个人属于碌碌压不出个屁来的人,我喜欢他 那憋着偷咬谁一口就跑的狗一样的眼神。老讳曾经对我说:“我玩命儿 学,玩命干是为了让有更多的人了解我需要我。”这就是我喜欢老讳的 所在。他不说,一说就是实话。“伪政权”是我们几个中出身最好的一 个,据说他爷爷曾留着辫子留学德国什么的。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附庸风 雅的人。他左眼皮上有道疤。据说有一次他大胆向一个女生表白心迹, 对方委婉回绝了,他死缠不休问为什么,那女生被逼得没办法了只好从 实招来:“什么也不为,就为你眼皮上的大金边!”于是他就被大家叫作 “金边一傀儡政权”,因为叫起来顺口,大家又简称“伪政权”而“现在 时”却是一个像得了美尔尼综合症的患者呻吟着“哲理诗”的“诗人”。 什么“人生海洛因幻景啦”,什么“我是和着玉米面蒸的发糕啦”,还有 什么“人是一碟两毛五的炒三丝儿”“真善美是出口香糖”。还好他喜欢 用英文写诗,不知是刻意朦胧还是水平有限,永远用不准时态,所以大 家叫他“现在时”。老Q难道你希望我和他们一样?老Q曾把人划为四 类:聪明的坏人、聪明的好人、愚蠢的坏人、愚蠢的好人。我被划入聪 明的坏人一挡。“你的生活态度是向下的”。老Q曾这样对我说。我认 为,我看起来是在轻飘飘、慢吞吞地下坠,向我的灵魂中有一种什么东 西升华了。生活中让我振奋的东西很多比如你为别人作了点什么,得到 别人由衷的感谢等等。老Q为我写小说介绍了不少名人给我,大多是 名声大振的中年人。我开始奔波在这些名人中间,就像在一个十二月的 三更时分流浪到张家口,如果正是一个寒风能把人撕成碎片的夜晚,如 果你在等待,等待着一列驶向温暖的火车。你用手暖耳朵,再用呵手暖 手,最后你捡了根草绳子系在腰里,开始在站台上拼命跑。你当时只能 侥幸地想到哭,大哭一场也许风就会停了,车就会来了。于是你对着猪 肝色的夜,咧开大嘴嚎啕大哭一场吧!“人没有对象就没有价值”。自从 我少年时期读到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以来,我一直琢磨至今。小说——是 不是我的对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痛苦也会够,欢乐也会够。我和 老Q终于分手了。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接到她的电话“喂,告 诉你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学校招生,专业挺适合你——”,“我说——你 离开我算了。”晚上在老地方我神经质地走在马路中间以至民警也以为 我是神经病患者。我靠在电线杆上看着老Q以美丽的恣式向我跑来, 我暗暗地说:“老Q看我多引人注意我为你争光呢!”我不得不说她又 向我宣战了,难道我的这种和千百万人一样普通生活继续下去的话真 有灭顶之灾?于是我答应去报名,去考试,不过恐怕整个是一本幻想 ……几天后我终于坐在×学院的考场满脑子搜索辩证的解释。发榜后 的一个雨天,我们去拜访她的一个“点石成金”的朋友要回我的小说。 我们一起去吃饭,默默地坐在××餐厅二楼临窗的一张桌子旁,很大的 雨滴在玻璃上慢慢地泣下来,老Q把脸挨近窗子,向外凝视着。她的 表情莫测高深,我注视着她,不知该说点什么,老Q继续向外凝视着。 我给她讲起了《伪币制造者》,讲起了老斐奈尔……从餐厅出来已经十 点多了,我们踏着泥泞踉踉跄跄地走向车站。老Q沉默着,漠然地看 着稀疏的街道。车来了,她跳上去比我高一截儿,我看见她从车窗里探 出身来,泪流满面……我们分手了。

  作品鉴赏 《无主题变奏》是坦率而出色的——用十九世纪文学史 知识显然无法衡量这篇小说,更不要说用堂吉诃德精神了——它如实 地记载了一个年轻平民的日常心态以及他对世事的嬉讽,他没有丝毫 的伪饰,幽默得近乎冷酷。这位年轻人对什么都提不起足够的兴致和热 情,老是轻描淡写地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对待生活,于是就到处发现 滑稽。他嘲笑严肃认真,嘲笑学问,嘲笑常规,嘲笑平庸,嘲笑假高雅, 同时也嘲笑自己。他并不对世界抱什么“荒谬感”,因为他懒得去作哲 学判断;他并不是什么“多余者”,因为他不过是个平民而非养尊处优 又偏要高谈阔论的贵族。他当然不是英雄,而指责他不是英雄的人也不 见得是英雄。援引罗曼·罗兰会造就英雄吗?喜爱金庸的江洋大盗会造 就英雄么?那不过是英雄梦!这篇小说没有故事,却有戏剧性。没有情 节,却有高潮。它忠实地描写了这个年轻人的日常感觉和内心的调侃, 事实上那并非是他个人的感觉和调侃——那是一种独特的青春期的精 神状态,问题在于有人偶尔有此类感觉,有人整个被此类感受包围而 已。《无主题变奏》最大功绩在于显示了一种真实。其实人们不正是希 望从此小说中获得真实,而拒绝某种装腔作势的空洞说教吗?小说的六 个部分看似零散,实是以一种无形的东西紧紧的连接在一起。每一部分 都有主人公与老Q的爱情内容。主人公与老Q的爱情可以说是一种柏 拉图似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主人公理想与现实冲突矛盾的另一种表 现。在作品中作者运用的手法是质朴而真实的。它不是用说教来宣讲它 的理论而是从一个青年人的正常的心态来感染你,震动你。就连主人公 对老Q疯狂的爱也并不要告诉读者“永恒”完美的结局,而是通过主 人公自己对自己的嘲讽很严肃地写出: 并非世界上有永恒和完美,如 “如果我突然死了,会有多大反响呢?大概就像死了只蚂蚁。也许老Q 会痛苦几天,也会很快过去,她会嫁人,在搞她的所谓的事业的同时也 不耽误寻欢作乐,她以前对我的千娇百媚同样地献给另外一个男人”。 这种真实是冷酷的,但给你的震颤却像山涧的巨瀑直泻而来。整个一代 的青年精神状况跃然纸上。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每一部作品都 代表着一个时代,《无主题变奏》所代表的是当今社会中一部分年轻人 的心态,就像美国一战后以海明威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作品的主 人公愤世嫉俗,笑骂种种市侩,附庸风雅的行为,“……这帮人没有几 个懂音乐的,不过是装模作样附庸风雅罢了。要附庸风雅只要学会玩命 拍巴掌就行,我琢磨从这群姑娘中随便站出一个来让她在贝多芬和夏 洛克之间选择,她准会毫不犹豫地选中后者。贝多芬追求爱情的一生即 使延续到今天恐怕也没多大指望。这责任也不尽在女人,金木水火土阴 阳五行,缺一不成物质世界呀!”作者在运用心理叙述时有独到匠心之 处。主人公是在以自叙、自己思考来衡量这个世界的,作者也就是应用 这种手法来写这篇看似无情节的小说。这种手法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 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还可以说这似流水的布局,其实是作者精巧 构思的一种表现,其次我们认为此篇章值得借鉴的是对人物的白描手 法。老讳、“现在时”、“伪政权”、老Q这些与主人公同龄的人。作者 用的是一种粗轮廓勾画人物面貌,细轮廓勾画人的内心的手法。像丰子 恺先生的漫画。一幅幅青年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状况的写意画跃然纸上, 让人有一种吃巧克力的味道:越嚼越浓烈。因此我们说《无主题变奏》 不失为一篇具有代表意义的小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变奏  变奏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主题  主题词条  
有感名人名句

 王朔经典语录与好句摘抄

 王朔经典语录大全  1、反正我他妈就一钱串子,有钱就有安全感。  2、最近看了几部电影,都是史诗般的坑爹大作,总是玄幻中带着科幻,科幻中带着魔幻,魔幻中带着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