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怀(薛蝌)》
蛟龙失水似枯鱼(1),两地情怀感索居(2)。
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虚(3)!
【注释】
(1) “蛟龙”句:蛟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掀起洪水。成语“蛟龙得水”,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北史·杨大眼传》:“大眼顾谓同寮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不复与诸君齐列矣。’”这里薛蝌自比蛟龙。枯鱼,干鱼,意思跟吴地俗语“死蟹”相似,比喻艰难失意的人。《庄子·外物》:“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 “两地”句:两地,指薛蝌与未婚妻邢岫烟居住两地。索居,孤独生活。陶渊明《和刘柴桑》诗:“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3) “同在”二句:泥涂,烂泥,比喻处境艰难。涂,土泥。清虚,清和、从容。这里指薛蝌向往和邢岫烟结婚后,过上轻松快乐自在的生活。虚,虚徐,从容不迫的样子。《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杜牧《张好好》诗:“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译文】
我像蛟龙失却大洪之水,变成将死的枯鱼,十分尴尬疲惫,你我居住两地,各自体验着那孤独的滋味。你我处在同样的困境中,受着很多的苦楚,不知等到哪天我们才能结婚成亲,携手过上清和从容、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曹雪芹向往“清淡天和”生活,高鹗让岫烟、巧姐过上了“清虚”生活
薛蝌是宝钗的堂弟,与宝琴是亲兄妹,经商的父亲死了,母亲患痰症,家道中落,兄妹俩来投靠婶娘薛姨妈,在贾府住下了。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家道贫寒,也是跟着母亲来投靠贾府。薛姨妈相中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先是想把她说给儿子为妻,恐怕“素昔行止浮奢”的薛蟠糟蹋了人家的女儿,便作罢;后来又想起薛蝌未娶,觉得岫烟与薛蝌“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于是请凤姐撮合这件好事。凤姐把薛姨妈求亲事对贾母说了,贾母认为“这是极好的好事”,一口应允,“即刻命人叫了邢夫人过来,便作保山”,这件好事就这样敲定了,邢夫人和岫烟的父母无不高兴同意。而“薛蝌、岫烟二人前次途中(来贾府途中)皆曾有一面之遇,大约二人心中也皆如意”。
以上是《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的情节。从第四十九回薛蝌、岫烟出场至此,曹雪芹并没有对岫烟的命运结局,像对大观园其他女子一样,作出悲剧性暗示;之后至第八十回曹雪芹谢幕,书中很少提到薛蝌、岫烟(提到岫烟的比较重要的一次,是说她的艰苦:就在婚姻说成后不久,岫烟每月省下一两银子月钱给爹妈;天气很冷,把棉衣拿去当铺当了),也没有暗示关于两个人的命运结局。这是否可以说,岫烟的命运结局避免了大观园众多女子的悲剧性?依我的看法可以这样说。薛蝌和薛蟠完全不同,薛蟠品性不好,薛蝌品性好,薛姨妈不就是认为薛蟠“素昔行止浮奢”,恐怕会糟蹋了人家的女儿,认为薛蝌品性好,岫烟和他“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吗?宝钗也认为哥哥的品性不好,薛蝌的品性好。这是否可以说,曹雪芹对岫烟的命运结局在作另外的暗示:她的命运结局避免了悲剧性,与薛蝌结合过上了好的理想的生活?依我的看法是可以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呢?
在曹雪芹的头脑里有一种思想:向往过上“清淡天和”生活。他通过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的花名册上对于惜春、巧姐的判词与曲,表达了这种思想,把惜春的命运结局安排成悲剧性的,即欲过“清淡天和”生活而不能(“把这韶华打灭,不见那清淡天和”),不得不出家了事,把巧姐的命运结局安排成喜剧性的,即过上“清淡天和”生活(判词附图在乡村纺绩)。曹雪芹理想过上“清淡天和”生活,规定了条件:不谈功名利禄,脱离名利场,不是“爱银钱忘骨肉”,能够“济困扶穷”的人(“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即善良正直的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薛蝌和岫烟的家庭都已衰落,岫烟家更贫寒些,曹雪芹并没有将两个人写成官宦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只字未写到他们想要过上荣华富贵、出人头地的生活,更只字未写到他们为此而做的梦想、或做出什么努力;薛蝌不嫌弃岫烟家庭贫寒,岫烟也不嫌弃薛蝌没有功名前途,倒是先于薛姨妈说合前已经彼此有意,是一对有情人了,表明两个人都是不爱银钱而重人间真情的普通人。所以我的看法,曹雪芹在作另外的暗示,岫烟与薛蝌结合,命运结局不是悲剧性的,她跟着丈夫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是有根据的,也是可能的。
所谓“清淡天和”生活,说白了就是太太平平、快乐自在地过日子,不重钱财重情义。曹雪芹具有“清淡天和”思想,跟他的反封建、叛逆性格并不矛盾,正是在蔑视功名利禄、厌恶名利场、反对仕途经济,对封建社会的一套思想教化产生叛逆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清淡天和”的理想。但是在曹雪芹的时代,在封建社会表面繁荣下,民族的、阶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以及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矛盾日益加剧(曹雪芹深刻认识到这些矛盾的存在,所以才有《红楼梦》及其反封建思想主题),理想过上“清淡天和”生活谈何容易!曹雪芹更多看到的是,名利场中的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落得一场空,名利场外的人悲剧命运、悲剧结局者何其多,于是便又产生了四大皆空、虚无主义思想,这就是《红楼梦》中为什么屡屡宣扬参禅悟禅佛教思想,屡屡写到人物出家遁入佛门的道理所在。
高鹗在续书中对薛蝌、岫烟的命运结局的处理,应该说是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薛蝌所作的《感怀》诗,透露出有关这方面的重要信息。
薛蟠犯了人命案子,为了减轻罪名,得到从宽处理,薛蝌奉薛姨妈之命,四处奔波,求人托人,遍打交道,弄得十分辛苦疲乏;加上薛蟠之妻夏金桂与陪房宝蟾耐不住寂寞,主婢二人想入非非,动足脑筋,千方百计挑逗引诱他,使他十分尴尬烦恼。与此同时,岫烟的处境也很不好,薛蝌想到她“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况且又穷,日用起居不想可知”。后来贾母也说到“邢妹妹在大太太那边也就很苦”。这些就是薛蝌作《感怀》诗前后的背景,他在诗中自比为失水蛟龙,像条枯鱼,极言自己处境的尴尬,心情的无奈;“同在泥涂多受苦”,是说自己的未婚妻和他一样处境艰难。“两地情怀感索居”,薛蝌在说自己和未婚妻虽居住两处,但彼此的心在一起,同样寂寞,同样牵挂对方。“不知何日向清虚”,他盼望早日和岫烟结婚成亲,结束目前的这种尴尬处境、两地相思的局面,夫妻双双过上清和从容、快乐自在的生活。曹雪芹暗示薛蝌、岫烟两个人过上“清淡天和”生活,这里高鹗通过薛蝌作《感怀》诗,让薛蝌向往自己和岫烟结婚后过上“清虚”生活,符合了曹雪芹的一半原意。
还有一半原意也是可以实现的,即薛蝌、岫烟正式结婚,实际过上“清虚”生活。(一)夏金桂主婢百般挑逗引诱薛蝌,终未如愿得逞,薛蝌经受住了考验,证明他是个正人君子;贾母得知他为薛蟠事不肯马上娶亲,也曾说他“有良心”。大凡女子嫁得正人君子、有良心的男人,婚姻前途保险系数就高。(二)岫烟与薛蝌的家道都已中落,两个人相逢于穷困潦倒时,彼此不嫌弃,成为有情人,他们只想在结婚后过上“清虚”生活。不图荣华富贵,远离名利场,做普通人过普通生活,能够实现的概率高。果然薛蝌和岫烟结婚后过上了“清虚”生活。宝钗向宝玉介绍:限于各方面条件,薛姨妈做主,将就着把岫烟娶了过来,薛蝌、岫烟得以完婚,婚后岫烟生活安心乐意,夫妻感情很好,互相尊敬;婆媳和睦,比亲婆媳还好;岫烟和香菱也相处得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