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帝攻反燕王臧荼[1],虏荼,定燕地[2]。楚王韩信反[3],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4],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5]。自霍人以往至云中[6],与绛侯等共定之[7],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豨与曼丘臣军[8],战襄国[9],破柏人[10],先登,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11],残东垣[12],迁为左丞相。破得綦毋印、尹潘军于无终、广昌[13]。破豨别将胡人王黄军于代南。因击韩信军于参合[14],军所将卒斩韩信。破豨胡骑横谷[15],斩将军赵既,虏代丞相冯梁、守孙奋、大将王黄、将军、太仆解福等十人[16]。与诸将共定代乡邑七十三。其后燕王卢绾反[17],哙以相国击卢绾[18],破其丞相,抵蓟南[19],定燕地,凡县十八,乡邑五十一。益食邑千三百户[20],定食舞阳五千四百户。从[21],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22],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段意】 写楚、汉相争结束后,樊哙在平定造反的王、将中所取得的战绩。文章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他平定燕王臧荼、楚王韩信、将领陈豨、曼丘臣、韩王信、燕王卢绾及其军队所立下的战功和他不断升迁受赏的情况。最后对樊哙跟随刘邦征战的全部战功作出概括。
字数:590
注释
[1]臧荼(tu):原为燕王韩广部将,曾随项羽救赵,又跟从入关,被封为燕王,后背楚归汉,汉五年因反叛被俘。
[2]燕地:这里指臧荼所统辖地区,主要在河北北部。
[3]韩信: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先从项羽,后投奔刘邦,灭齐后自立为齐王,刘邦徙封他为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高祖十一年因图谋反被杀。
[4]剖符:把表示凭证的符分为两半,朝廷和被封的人各执一半,以示信用。
[5]韩王信:战国韩襄王后代,引兵跟随刘邦,被封为韩王,高祖七年投降匈奴。代:代地,在今大同市以东,张家口市以西部分地区。
[6]霍人:古邑名,在今山西繁峙县北。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
[7]绛侯:指周勃,刘邦的重要将领。
[8]陈豨:刘邦将领,汉初曾任赵国的相国,统帅赵、代军队。高祖十年,勾结匈奴发动叛乱,后战败被杀。曼丘臣:韩王信将领,随韩王信叛汉,战败投降匈奴。
[9]襄国: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南。
[10]柏人: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内丘县东北。
[11]清河:古郡名,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常山:郡名,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
[12]东垣: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南。
[13]无终: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蓟县。广昌: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涞源县北。
[14]参合: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
[15]横谷: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北蔚县西北。
[16]太仆:皇帝或诸侯王手下管车马的官。
[17]卢绾(wan):刘邦同乡、好友。随刘邦起义,被封为燕王,后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封他为东胡王,死于匈奴。
[18]相国:汉初称丞相为相国。
[19]蓟(ji):古县名,金代改为大兴县,在今北京市西南。
[20]益:增加。
[21]从:跟从刘邦。
[22]别:另外,此处指另率一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