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拾谚》原文及鉴赏

  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两句话太老了,老得令人记忆模糊了。先说雁过留声。雁,这种秋天往南飞的候鸟,有长途旅行的能力,它们在空中,常常发出一声凄凉的、甚至是悲壮的叫唤。秋天的空气干燥,声音传来,特别动人心弦。你听到这种叫声,抬头一看,天空蓝是蓝,白是白,非常明净,清清楚楚地可以看到雁的影子。这个印象,可能深深地印在你的脑子里、永远不容易忘记

  这一段关于雁过留声的说明,指的是当年华北的气候、华北的地理背景。如今在亚热带,就见不到这种风光了。风光不同,人情也多少有些变化,“人过留名”的事也就少了。所谓人过留名,是到一个地方,要在一个地方建立良好的名声,这种好名声,当面恭维的不算,背后谈论才算,眼前一时算,要能留到你走了以后才算。心里有了人过留名的打算,他就要做一个益于人的人,他要推己及人,要人与人间相处和谐愉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原是江湖好汉的话,立下这志愿的人,本是一个强者,不是弱者,他使别人得到好处,得到愉快,是拿一个强者的身份去做的。这样的强者,今天不是太难得了吗?

  人,天生的分成强者和弱者。这是天生的不平等。弱者往往要依靠强者,这也是自然的倾向。强者和弱者在一起,要是强者能保护弱者,要是强者能在弱者的心目中建一座精神上的纪功碑,那不是很好吗?目前,各方面都很关心,怎样使社会上成一片祥和之气。办法有:强者来“人过留名”,所谓强、弱,并不和大鱼小鱼一样。人的关系是复杂的,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医院里,病人是弱者,医生是强者,病人出了医院,在马路上开大卡车,医生坐三轮车,这时候医生又成了弱者。愿天下的医生,存心让病人说他好:愿天下的司机,存心让路人说他好!

  二

  在《儒林外史》上看见一句谚语,说“哪里河水不洗船”。船户洗船当然就近取水,那有上岸汲引之理?以此类推,某洋人拥有两部车,一辆属公,一辆属私,早晨上班,放着私车不坐,打电话到机关里叫公车来接,下班后想上阳明山泡温泉,先由公车送回寓所,再换乘私车。这种古怪习惯,真乃“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笨得有趣。

  弄逻辑的人看来,“河水”跟“府库之财”根本不同,拿河水比公帑,两者不相干,“车有两轮,鸟有两翼,是故文武之道不可偏废也”之类的句子,一律不通。不过,在逻辑上不相关联的两件事,可以在情感上密切关连,文学里用的譬喻,多属此类,拿河水与人民血汗同举,未尝不可;而且只有这样修辞,才能形容墨吏们无忌惮的心理,比西谚“葡萄园里的工人一定吃葡萄”,多几分生动深刻。

  三

  由这里想到“官断是条理”,这句话是说“大老爷的判决永远是对的”,大老爷说杀,小民这里有脖子;说打,小民这里有屁股。如果这判决违背天理,天理的效力暂停;如果这判决不合人情,那是人情错误。老百姓在领教了“官理”之后,产生另一句格言:“屈死不告状”以三代不到衙门为门楣之光。“屈死不告状”不等于法律无用,它下面紧接着还有一句“饿死不做贼”确定了法律的效能。你挨了偷,无可奈何;若你也去偷人家,则很可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法是专门性的事情,外行根本不可效尤。

  恪遵法律义务而放弃享受它所规定的权利,这是“民主”以前的一种社会教育。

  四

  关于早起,我们有句老话:“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古代的道德家留下来的格言,大都是老老实实,方方正正,论起修辞来,赶不上西洋的格言漂亮。西洋人劝人早起,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句话里有鸟叫,有草叶上的露珠,有清凉的新鲜空气,引人悠然神往。

  早晨,空气新鲜,环境清静,精神饱满,工作效率特别高,俗话说:“早起三天抵一工”。早起的人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新鲜空气对健康人有帮助,真能使人多活几年。家庭主妇、学生,都是早起的人物。主妇不早起,一天的家务做不完;学生不早起,一天的功课做不完,匆匆忙忙,特别紧张。这又应了林肯的一句话:“起床晚的人,一整天都得快跑。”如果能早点起床,一天的生活就比较潇洒从容了。

  可是很多人都表示,早起很难,有人说笑话:“你教我爱国,容易办;教我早起,难!”早起难在那里呢?早起必须早点睡,难就难在不能早睡。住在都市里的人,有很多理由不能早睡,因为晚间的活动,是都市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住公家单身宿舍的人,也有很多理由不能早睡,单身宿舍太挤,太吵,你要开收音机,他要谈天,说不定还有两个人爱吵架,人多,动作多,这里丁丁当当,那边唏哩哗拉,再加上夏天热,蚊子多,早睡,谈何容易!只好拿早晨的耳聪目明,来换晚上的头脑昏沉了。

  五

  报上有“十件值得忘记的事”是十条别开生面的格言。它说: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对你的夸奖;忘记朋友和你的争吵;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忘记谁对不起你;忘记你自己的学问能力;当你工作的时候,忘记跟工作没有关系的事;当你休息的时候忘记工作……

  这里面最可注意的一句话是“忘记你自己过去的不得意。”不得意的事,人人都有,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怎么对付这些不如意的事呢?忘记它!

  这话的意思,不是教人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是教人麻木。这话的意义,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人人都可能受到打击和挫折。受过打击挫折的人,他的心灵里会留下伤痕。这伤痕大概都结了疤,但是有时候还会痛。有些人,常常不忘记他的伤痕,常常欣赏自己的伤痕,在伤痕不痛的时候,故意碰它,好像痛起来也是一番享受,这不好。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西前”,手扶着犁耙不能多往后看,因为人的注意力、精神都很有限。

  一个人,如果常常为过去的失败而感伤,日子久了,会养成一种感伤的习惯,情感脆弱,意志消沉,容易变成悲观的人物,他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他预料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成功,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无形中在觉得,失败比成功好,灰暗比明朗好。只有失败,才能够显得他品质高贵,才有机会让他自怜自爱。这种心理,叫做“作悲剧主角”的心理。小说里面有一个人最能代表这种心理,就是林黛玉。

  所以,“不要想你过去不如意的事”这句话是很值得拿来高声朗诵的。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了失败,才有经验。有了经验,就要利用旧的经验向前、向上去创造新的生活。好比走路,我们记得经过了哪些地方,可是我们必须要一直走,一直往前走。

  (1986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海天·岁月·人生》)

  赏析王鼎钧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是从血和火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他少年时代即投身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勤奋自学得来的广博文化历史知识,使他对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性格有深刻的洞察力。王鼎钧随笔的内容多是以历史小故事、名人格言、生活小故事为凭藉,谈论人生修养和处世方法,文笔生动简练。他擅用活泼的形式,浅近的语言,表达深远的寄托,字里行间既富有理想色彩,也密切关注现实人生,爱国忧民感时念物之情,蔼然可掬。

  在古今中外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里,都流传有许多非常精辟的话,这些话虽然简短,但含义深刻,言约义丰,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们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这些“谚语”,是人民群众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高尔基说过:“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和感情。”

  在这篇随笔里,作者遨游浩瀚的语言海洋,追来溯往,抽丝剥茧,排比参照,融汇贯通,列举古今中外的谚语名言,从江湖好汉的志愿到老百姓无可奈何的叹息,从中国古代圣哲的格言到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从古典名著《儒林外史》里的谚语到日常报纸上刊载的别开生面的警句,曲尽物态,洞知曲折,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谚语格言语短意深,朴素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作者细细琢磨,领会其中的含义和奥妙,通过自己思想的消化,不但表达了他的爱憎情感,也记录下他对人生的见解,正所谓“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陈寿:《上诸葛氏集表》)

  这篇随笔每段着墨不多,而阐发入微,往往于平淡之中,寓高深之致。或侃侃而谈,或娓娓而道,或佐以譬喻,或出之幽默,自成机杼,味极隽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拾谚》原文及鉴赏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名著小说

 鲁迅弟兄要内容简介

 鲁迅《弟兄》简介  1925年冬鲁迅写的《兄弟》,取材于1917年周作人(鲁迅的二弟)刚到北京治病时的情形,无情地嘲讽了兄弟的手足之情。  起因是1923年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