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黄氏逸书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黄氏逸书考》,原名《汉学堂丛书》,是清代的一部辑佚类丛书,清黄奭辑。黄氏曾辑佚书280余种,付刊甫竣,正值咸丰兵变,避乱乡居,遗版寄僧。寺僧不知护惜,散失数十种。清光绪年间,有书客请他的儿子黄澧经理印行此书,舍去不完整及患漫过甚的部分,仅荐220余种,并妄更名为《汉学堂丛书》。后来,此书辗转到了王鉴手中,王鉴为之陆续搜集补充,又得到了江都秦更年的钞目,共增加了59种,于民国十四年(1925)正名为《黄氏逸书考》出版。但王氏于校勘颇疏,且又仓促成事,所以缺版断页之处未得纠正。民国二十年(1931)秋,江淮发生大水灾,书版又被水毁坏。此书辗转到了朱长圻手中时,已经残失很多。

  朱氏不忍乡邦文献就此淹没,于是请擅长于版本目录之学的友人叶仲经校雠此书,历时2年。并且求教于南通周雁石先生,又在扬州故家得到黄氏手稿20余册。这样,不但订补了许多错误之处,而且除王氏所印行的285种外,新增加了谢承《后汉书》、曹嘉之《晋记》两种。民国二十三年(1934)付梓,1984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又据朱氏补刻本重印。

  黄奭,清道光、咸丰间人(生卒年不详),字右原,江苏甘泉(今扬州市)人。道光举人,曾任刑部郎中。世为富商,却独聪敏好学,师从宿儒江藩,专修汉学。曾奉师命,博引群书而注成《尔雅古义》12卷。后又独学10余年,辑有《高密遗书》13种。其他著作有:《端绮集》28卷,《杜诗注》3卷,《存悔斋集》等。

  该丛书共285种,所辑均为自汉至六朝的遗书及逸书,分为四类。其中汉学堂经解112种,分易、书、诗、礼、春秋、五经总义、小学等类;通纬72种,分河图、雒书、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等类及附谶;子史钩沉84种,分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学、天文、术数、艺术、杂家、道家和史部正史、编年、别史、杂史、传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等类,皆为1种1卷;通德堂经解17种,为汉郑玄的说经著作,统计7393篇。

  朱长圻本后尚有王甲曾、王尔铭、王鉴等人的诗文杂著6种10卷。所辑诸书中有不少在孙冯翼、王谟、马国翰诸家中已有辑本,此书予以重辑,有些书不在前述诸家之下。综观全书,经部与马国翰所辑相比,并无出色之处,子史钩沉部分的史部却有独到之处,是该书价值之所在。

  该丛书子史钩沉部分史部的主要篇目有:《后汉书》6种6卷,《晋书》7种9卷,《晋纪》5种5卷,《汉晋春秋》1卷,《晋安帝纪》 1卷,《晋阳秋》1卷,《续晋阳秋》1卷,《晋起居注》 1卷,《众家晋史》1卷,《晋诸公赞》1卷,《晋后略》 1卷,《晋八王故事》1卷,《晋四王遗事》1卷,《伏侯古今注》1卷,《英雄记》1卷,《战略》1卷,《九州春秋》1卷,《郭氏玄中记》1卷,《诸宫旧事》 1卷,《括地志》 1卷,《晋太康三年地记》 1卷,《丧服要记》1卷,《三辅决录》1卷,《孝子传》3种3卷,《汉官解诂》1卷,《汉官》1卷,《汉官仪》1卷,《汉官典仪》1卷,《汉仪》1卷,《晋百官名》1卷,《晋公卿礼秩》1卷,《附晋故事》1卷,《晋百官表注》1卷,《石渠礼论》1卷,《汉旧仪》 1卷,《问礼俗》1卷,《唐明皇月令注解》1卷。从所列篇目来看,黄氏辑书以后汉和晋史为重点,保存了许多种不同著者《后汉书》、《晋书》和《晋纪》,并辑录了相关的杂史、职官、礼仪之书,为研究后汉史和晋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众家晋史》1卷,不仅保存了不同著作的《晋书》、《晋纪》,而且辑录了晋代15个皇帝的起居注,以及《晋史草》、《晋录》、《晋要录》、《晋朝杂事》、《建武故事》、《晋世谱》、《晋官品令》、《王朝目录》、《晋山陵故事》比较全面地钩稽了各种文献中引述的各家晋史逸文,是研究晋史的重要资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逸书  逸书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