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一部道家的主要代表作。道教称为《南华经》。庄子及其后学著。为战国至汉初道家庄子一派的著作总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庄子“著书十余万言”,“作 《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现通行本为郭象注,共8卷33篇。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汉书》避明帝刘庄讳称严周。楚庄王后裔。做过蒙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不愿“为有国者所羁”,拒绝楚威王厚币迎聘。后 “终身不仕”。著作有《庄子》。唐天宝元年(742)诏封南华真人,宋、元皆有加封。
全书目录为: 内篇卷一: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 卷二: 《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卷三: 《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 卷四: 《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卷五: 《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 卷六 《知北游》、杂编 《庚桑楚》、《徐无鬼》;卷七: 《则阳》、《外物》、《寓言》; 卷八: 《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
本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书中是这样描绘 “道” 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授),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大宗师》)依照这个描绘,道是真实的、有信验的,然而它又是没有作为的、没有形迹的存在,可以心传而不可口授、目见;道产生一切事物(包括鬼神天地);它弥漫宇宙而无所不在,贯通于古今无时不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这种派生万物、超越时空的道究竟是物质呢?还是精神呢?书中说: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于物,犹(由)其有物也。”( 《知北游》)这里明确指出,道 ( “物物者”)不是物质。如果道是物质,它就不能先于物质而存在了,只能由非物质的道产生出物。书中否认世界有人格神的主宰。但道能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又有明显的泛神论色彩。书中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秋水》)。事物的变化是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引起的,“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则阳》)。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知北游》)。但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否认事物之间质的差别,认为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主张通过“坐忘”,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死生、齐贵贱,达到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要求安时处顺,逍遥自德,顺应世俗,随遇而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人间世》)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对独断论哲学进行责难中,揭露了许多逻辑思维的矛盾。认识到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有限无限的矛盾: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养生主》)书中还探讨了语言概念和表达对象之间的矛盾,认为语言和概念 ( “言”) 是静止的,概念表达的对象( “所言者”)是变动的,“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齐物论》)。又认为道是不能分割的,“道未始有封”,而语言和概念只能把事物分割开来加以认识,无法认识 “常道”,“道言未始有常”。即认为概念无法把握客观实在。在美学上也提出了引起后人重视的问题。认为自然界本身是美的,“天地有六美而不言”( 《知北游》)。书中借 “庖丁解牛”阐发了由 “技”进于 “道”的思想,触及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是后世关于艺术意境理论的萌芽(见 《养生主》)。《庄子》一书体现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怀疑一切的思想和无原则的处世态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作用。
本书在社会思想方面,强调人与社会的对立,否定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约束和社会文明,提出回到自然中去,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性。书中说: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 《马蹄》) 书中所想往的理想社会是 “至德之世”,要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高,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同上)而这种“素朴”的内容是无知无欲:“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以止矣。”(同上)书中推崇人类的自然性,是对礼乐仁义的否定,认为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同上)书中对历史的看法类似《老子》,认为人类的处境是越来越坏,社会的状况是越治理越混乱,圣知、仁义以及种种文明成果被“大盗”利用了,于是主张毁弃这一切,提出:“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议论”(《胠箧》)。在这里,虽然有揭露罪恶者的积极一面,但在整个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倒退的,是站在社会历史前进的对立面。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是汉初刘安及其门客编定的本子,到西汉末年,又经过了刘向、刘歆父子的校订。陆德明说,此“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经典释文》序录)故知此本魏晋时期尚存。据《经典释文》序录所述,魏晋时期传注之本主要有:崔譔注十卷,二十七篇。(内篇七,外篇二十。)向秀注二十卷,二十六篇。(一作二十七或二十八篇,分内、外,无杂篇。)司马彪注二十一卷,五十二篇。(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郭象注三十三卷,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李颐集解三十卷,三十篇。孟氏注十八卷,五十二篇。郭象注的据之底本,大致也是汉传五十二篇本。陆德明曾引郭象之言: “一曲之才,妄窜奇说,若《阏弈》、《意脩》之首,《危言》、《游凫》、《子胥》之篇,凡诸巧杂,十分有三。”陆德明又说,“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内篇众家并同,自余或有外而无杂。唯子玄(郭象字)所注,特会庄生之旨。”(《经典释文》序录)可知郭象之注,实删去了十分之三的“巧杂”内容。隋唐之后,就只有郭象注本流传于世。唐时之重要注本尚有: ①陆德明《庄子音义》。(见《经典释文》)其书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十分集中地保存了魏晋各家注《庄》之成果,今人所见崔譔、向秀、司马彪等人之注,主要来自此书。②成玄英《疏》。其书以郭象注为底本,而为之疏解。由于郭注多重义理,成疏则侧重于对字词语句的训释,故其书足以补郭注之所略。宋明时期,注家、评论家渐增,其有代表性者可推吕卿《庄子解》,王元泽《南华真经新传》、林希逸《庄子口义》、李士表《庄子九论》、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焦竑《庄子翼》等。林著《口义》于当时颇有影响,其书或有融儒、道于一体之倾向。李之《九论》,则抓住《庄子》中很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以剖析庄生思想之旨归。褚之《义海纂微》乃集吕卿、林疑独、陈祥道、陈景元、王雱、林希逸、范应元等十三家之大成。焦竑《庄子翼》则集明代之前注 《庄》之大成。至清初,有林云铭、王夫之、宣颖三大家,各具特点。林氏 《庄子因》主张由字句入手,字句段章全面理解,“林氏 《庄子因》出,而诸注悉废。”(清人董思凝语)足见其书在当时之重大影响。王夫之著 《庄子通》《庄子解》二种,其 《通》为借庄子之学以阐发自己的思想;其《解》中对后世影响较大者,在于对 《庄子》 内、外、杂篇之真伪的判断。宣颖读《庄》,取直通妙悟之法,“屏去诸本,独于相对,则涣然释然,众妙毕出。”(《南华经解》自序)对庄书衷心服膺,以为 “千古一人”。乾、嘉以降,则以训诂校勘见长。晚清郭庆藩撰 《庄子集释》,一则收录郭象《注》、成玄英 《疏》、陆德明 《释文》之全文,又注意吸取清代诸家注《庄》之成果,故其书影响甚大,通行至今。至近代,于庄学贡献较大者,可举马叙伦、刘文典、王叔岷三家。马著《庄子义证》历十年之辛苦,着力于音韵训诂,特别是对于古音古义的追求,堪称对以往注《庄》的一部总结。刘文典《庄子补正》以较严谨为人所称道。王叔岷撰《庄子校释》,更以材料占有之极为丰富而具优势,为释证一字之义,常举列数十处证据。现代研究《庄子》者,则更多地从义理的阐释论证方面下了较多的工夫。
《庄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极大影响,其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堪称一时之冠。寓言文学尊之为奠基人,小说家追之为鼻祖,文学理论家又称之为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或与屈原并列而 《庄》、《骚》合刊;或举 “六大才子书”,而《庄》居其首。汉初黄、老之学,特别是刘安及门客所撰《淮南鸿烈》,可以明显溯源于 《庄子》,魏晋清谈,《易》、《庄》、《老》并称“三玄”,是最受推崇的著作。由于其思想奇异,文采出众,后世资取者亦有多种层面。正如宋人叶适所说:“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水心文集》)另外其文笔汪洋恣肆,诙诡谲奇,富于想象,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阐发哲理,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