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甘泉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另名《甘泉先生文集》、《湛甘泉集》。诗文集。三十二卷。明湛若水撰。散佚重刊本成于万历七年(1579年)。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生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卒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广东增城人。因居家增城之甘泉都,学者称为甘泉先生。弘治十八年进士,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时师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分立门户。因久仕高级学官,生平所建书院甚多,从学弟子“三千九百余”。著有《甘泉文集》、《春秋正传》(入《四库全书》)、《圣学格物通》等。

  是集载湛氏所撰诗、祭文、墓志铭、表、书、语录、杂著等。从中可看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湛氏先受张载影响,以“虚无”为宇宙起始,又“虚无即气也”,“其在天地,万物之生也;人身,骨肉毛血之形也。皆气之质,而其气即虚无也。”(《新论》)而后以为“理气一体”,两者只有存在状态的有形或无形、偏或正之别,而无本质区别。推衍之,则“心”、“事”、“理”三者合一,又“心也、性也、天也,一体而无二者也。”(《天泉书堂讲章》)最后,过渡到“万事万物莫非心”的阶段,因心是知觉,所以心即天理,一切伦理道德都由心生,即“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答太常博士陈惟浚》)。

  由以上观点看理学,他以为孔孟之学,属“上下体用一贯,大中至正而无弊”,而“朱陆各得其一体者,朱语下而陆语上”(同上),因而都有偏颇。相比较之下,以为诸儒中合于孔孟心事、体用一贯的是周敦颐、程颢,说“孔孟之道在周、程”(《默识堂记》),是他所尊崇的。于陈献章,则以为“白沙先生之学,追濂、洛、关、闽之轨,以入孔、孟、禹、汤、文、武、尧、舜之大道。”(《庐陵黄氏总谱序》)于王阳明,批评他的“格物”说悖于孔子、子思、孟子之说,而看作是认识“天理”与修身功夫的兼有;批评其“知行合一”说有病,而看作是知行的“兼在”、“并进”,批评其“致良知”说放弃切实的修养功夫、“岂不害道”。

  其他一些文章谈修养方式,即所谓“立志”、“煎销习心”和“体认天理”,而三者归于对天理的认识,以为“此只是一事。天理是一大头脑,千圣千贤共此头脑,终日终身只此一大事。立志看,立乎此而已;体认是功夫,以求得乎此者;煎销习心,以去其害此者。”(《新泉问辨录》)所谓“立志”,即确立方向,解释为“吾之所谓立志者,异乎人之所谓立志。人之所谓立志,谓有必为圣人之心;吾之所谓立志者,即孔子所谓‘志于学’,‘志于道’,则志必有实功教人入途辙去。”(《问疑录》)“习心”即是蒙蔽人心之本(即天理)的气习物欲,故需“煎销”,这就如同是炼金,具体表现为学习、思辨、笃行诸训等。“随处体认天理”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敬,即“思之规矩”;二是“勿忘勿助”,即“心虚而中见,犹心虚而占筮神”(《天关语录》),而“功夫全在省与不省耳。”(《问疑续录》)。

  该书由其弟子编纂而成,后多散佚,洪垣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刻,序称“先生原集四十八册,今存惟十五册。”又有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本,及《广理学备考》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甘泉  甘泉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文集  文集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  
有感儿童书籍

 成语《有备无患》的故事

 有备无患  出处《传·襄公十一年》  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患”,祸患。事先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