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笔记小说。二十四卷。纪昀著。清嘉庆三年(1798年)成书。(撰者事迹参见“《纪闻达公遗集》”条)
《阅微草堂笔记》乃纪昀晚年之作。始撰于乾隆五十四年,时四库馆已近尾声,纪昀负责督促官吏题签插架,闲暇之余“追录旧闻,忆及即书”,先得六卷,名《滦阳消夏录》,随为书肆刊刻发行。此后至嘉庆三年(1798年),又陆续补缀前篇,完成《如我是闻》四卷(1791年),《槐西杂志》四卷(1792年),《姑妄听之》四卷(1793年),《滦阳续录》六卷(1798年),合共二十四卷。
上述五种书于嘉庆五年(1800年)由纪昀门人盛时彦合为一书刊行,定名《阅微草堂笔记》,即本书。内按各书完成先后排列卷序,卷一至六为《滦阳消夏录》,卷七至十为《如我是闻》,卷十一至十四为《槐西杂志》,卷十五至十八为《姑妄听之》,卷十九至二十四为《滦阳续录》。每卷各由篇幅短小的故事、寓言、轶闻若干则组成,内容多为狐鬼神怪之类,因而体裁近小说而与一般清人笔记有别。但是作者述异,并非单纯消遣岁月,而是有所寓而发,如鲁迅先生言,是“测鬼神之情况,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在写作手法上强调述见闻即属叙事,追求质朴淡雅,虽然思想基调没有超出封建伦理道德的框架,不乏天道轮回因果报应的迷信糟粕,但书中所记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可用以分析社会情况。例如,书中多处揭露封建官场的腐败,卷六借地狱冥吏之口讲吏、役、官亲、仆隶四种人“无官之责,有官之权”,“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卷一借阎罗之口指责为官者无心任事,苟且因循,只“不取钱便是好官”,可谓入木三分。又如对道学家的虚伪亦有辛辣的讥讽。卷五一则记两个以道学自居的塾师对门徒大谈天理人欲,俨然正人君子,忽然一纸信札飘然落下,两人合谋霸占寡妇田产的阴谋败露,丑态百出;卷二叙一道学先生因贪图游方僧人的钱财,被群蜂螫得头面尽肿,狼狈而逃,着墨不多而寓意甚深。书中还有不少纪实和考辨的内容,如卷十二考定古北口内杨令公祠即辽人纪念杨业所建;卷二十一记巴里坤军士凿井得古镜,推究铭文,知为唐代所铸;又辨证山西太谷县之糊涂神祠为狐突祠音转之误,卷十二记纪昀四次到避暑山庄所见山庄内的景色,都可以直接用为史料。作者对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地方景物、风俗民情的描述尤有可贵价值,他是乾隆中叶为数不多的能够亲历当地的文人学者之一,故所记真实可信。如卷三一则记乌鲁木齐关帝祠有马,内地商贾来此贸易者所施的供神,卷十五一则记哈密屯军牧马西北山中,卷二十二记乌鲁木齐农家情形,展示了清代各族军民在祖国边疆生活、开发、建设的历史图景,可与其他史籍相印证补充。
本书刊本甚多,除嘉庆五年盛序刻本外,尚有道光十五年郑开禧序刊本,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进步书局石印本、会文堂书局详注本等。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以道光十五年(1835年)刊本为底本,整理出版了标点本,凡上下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