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影射福王朱由崧论
红学研究
元春影射福王朱由崧。这个福字,书中第六十二回特别提示过: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根据脂批和作者都说书中重要笔法之一是『春秋』史家笔法,在《春秋》一书中,孔子的『春秋笔法』之一就是是用“春王正月”来表示王族的正统身份的。《红楼梦》作者给贾府四女均命名为“春”字,显然是在暗示她们代表着明朝汉族正统王朝。因为元春是南明之始,故作者让元春的生日为新春初一日,『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参见第二回),更强调了南明政权的正统性。更为有趣的是,作者在为四春取名时是颇费了心思的,明确以离『春』之远近来区分是帝还是监国身份的。元春的『元』,代表的是正春;迎春的『迎』,代表的是冬天,迎接将来的春天;探春的探』,代表的是秋天,隔春隔夏故需探才能够着春;惜春的『惜』代表的是夏天,春去夏来,春去故惜别之。元春是帝王身份,迎春的冬和惜春的夏均是春天的近邻,故也是帝王身份,只有探春与元春相隔一个季节,故她是庶出鉴国的身份。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这样安排四春的名字还另有深意。如果我们按照四春长幼顺序来看时序的话,就会发现她们所代表四季的顺序是逆转运行的,即呈春、冬、秋、夏顺序。四季运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天时运行,逆四季运行即象征逆天而动,『逆天而动者必亡』,象征南明的结局是必定会灭亡的,表现了明末学者和史家关于明朝灭亡的『天命』观点。
元春在书中出场不多。不过,《红楼梦》的主要舞台大观园是因她而建。书中的大观园,实际上是在旧园子基础是改造而成的,这与朱由崧在南京明故宫登基后对故宫的修复和改建也相吻合。前文论证过大观园的原型是南京明故宫(参见《大观园原型是南京明故宫论》),这里就不再赘述。关于元春背后所隐的真实故事,主要见于关于她的判辞、判曲和灯迷谶语。
一、元春总说
元春弘光帝由于是南明四王朝之始,所以还带有『总说』的意思,这个『总说』,见于她的判辞: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见于第五回)榴花,是朱红色的花,榴花似火,故用「照」字,对应『弘光』,隐明字。石榴多籽,影射南明小王朝数目众多。『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句,说的是自弘光帝开始,南明王朝先后建立了四个朱家明宫,勉强生存了近二十年时光。这个二十年,有些夸大,实际上只有十八年,即从1646年到1662年。1662年(康熙元年)春,吴三桂由缅甸俘永历帝还昆明,后以弓弦将他绞杀。十八与二十只差两年,即使是为南明作史的史家,也多模糊地说南明历史有二十年。此外,二十年这个数目也容易入诗。
追踪摄迹,元春的判词,颇带南明时期夏完淳一首古风《青楼篇》的痕迹『2』,他的诗中有『二十年』、『三春』等语,诗曰:『二十年来事已非,不开画阁锁芳菲,那堪两院无人到,独对三春有燕飞。』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祖籍浙江会稽。明朝末年诗人。父夏允彝为明末著名士大夫,几社和复社领袖。先后师从于张溥、沈楫、周茂源、计东、陈子龙等名家,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起兵抗清。兵败后,父投水殉难,又随其师陈子龙继续抗清活动。子龙死,入明兵部职方司主事吴易军中,尝上书南明鲁王,授封中书舍人。吴易兵败后,因上鲁王表为清军获而被捕。(又说因参与松江政变事泄被捕),慷慨斥敌,遂就义于南京,时年17岁。行刑时,傲然挺立,拒不下跪。 着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等。夏完淳没有活到南明灭亡,《青楼篇》大约是他十五岁时写的,当时桂王尚未监国,因此诗中的『二十年来事已非』和『三春』等句,显然不是针对南明生存时间、先后建立南明四王朝这个『三春』三年时日而说的。此诗,实际上是讽刺复社诸君子,从崇祯初年至弘光败亡,“二十年来”迷恋“芳菲”,不顾国家,一心扑在青楼上,导致了国破家亡、『独对三春』只有『燕飞』于破败皇宫的后果。《红楼梦》作者可能熟悉夏完淳的诗歌,认为他这几句诗恰恰也是南明王朝的谶语,故稍加修改就拿来用了。《红楼梦》一书,有很多处受夏完淳的影响,例如无力『补天』救明之亡,也见于他的《精卫》一诗中: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诗中以石添海,感叹『愧非补天匹』等意象和含义,与《红楼梦》一书中的石头『无力补天』意象和主旨遥相呼应。此外,在夏完淳《烛影摇红》中,还有『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句,也与《红楼梦》中『红』和『十二金钗』等意象相合。以『红』怀念朱明,以『石头』象代南京,这种情感表达,是明末清初时读书人所具有的普遍情感和表现手法。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作《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说: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 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这里的『东风惯是吹红去』指的是朱家南明王朝随风一一而去,所以才只能『梦里相思, 故国王孙路』。春光明媚而无明主,这怎么不叫人悲痛失声,『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朱红的血泪如雨。江山如此多娇,可又无力回天,复国希望渺茫,叫爱国志士怎能不日夜悲号惭愧。正如《红楼梦》在述及石头记的故事源起所描述的:『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个『日夜悲号惭愧』,是多么震人心撼胆魄的文字!《红楼梦》作者于悼红轩中,作南明仍存时的『怡红』之梦,真可谓是爱红恋红成痴成病啊!
元春判辞中的『三春争及初春景』句,大具深意。『三春』,指伴演桂王永历帝的惜春,南明的末代皇帝;『初春』,即元春。元春生在“正月初一”,其目的在于暗示她代表着南明政权的正式开始,即南明王朝的发端,第一个春天。永历政权,则是在第三春1646年这年建立的。根据顾城的《南明史》记载,1644年『初春』在立桂王还是立福王朱由崧时,大有争议,故说『三春争及初春景』。当时作为实权人物的史可法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是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自然对拥戴福藩继统心存疑虑,但又担心舍亲立疏将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波。经过反复考虑,他暗自决定前往浦口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在桂王与福王之中选定一人。史、马密商的结果是“以亲以贤,惟桂乃可”。第二天,史可法亲自写信给南京高级官员说明定策意见:“迎桂者何?以福、惠之有遗议也,乃舍而立桂也。其潞藩则仿古兵马元帅之制暂借统兵马。”南京的官绅对于这个折中方案比较满意,由南京礼部准备乘舆法物前往广西迎接桂王。就在这一关键时刻,马士英由浦口回到凤阳,突然得到报告守备凤阳太监卢九德勾结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决定拥立福王朱由崧。史可法之所以要亲赴浦口同马士英会商,正是因为士英身为凤阳总督,直接节制着高、黄、刘等总兵,借以取得军队支持。不料变生意外,马士英眼看手下大将全部自行投向福藩,如果再遵守同史可法达成的协议,自己只会被驾空、被淘汰,权力的欲望使他顾不上什么信义,抓住时机向福王朱由崧表示效忠。遂强行立了福王作为元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争』,不仅仅表现了福王与桂王间的争,而且也表现了南明小王朝之间,为了辨明『正统』之争,不断存在着相互倾扎、相互斗争的历史。各个朝廷内部之间,也是内斗不断,正如探春指责的那样:『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一直没有正解。「大梦归」,指红(朱)楼梦之终,南明之亡。『虎兕相逢』,则指南明灭亡的时日。壬寅1662年(康熙元年)春,吴三桂由缅甸俘永历帝还昆明,囚禁在金禅寺,后以弓弦绞杀于市,南明正式宣告彻底灭亡,正应了元春命运画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的画谶。「弓」,即指绞杀南明末代皇帝于市的弓弦。「橼」可谐「缘」。『香橼』,指与禅寺有香缘,即指吴三桂由缅甸俘永历帝还昆明囚禁于金禅寺之事;也指《红楼梦》书中扮演永历帝的惜春与佛有香缘的故事。壬寅年寅年为虎年,是南明复国梦破灭的年份,故说『虎兕相逢大梦归』。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诗词隐语高度精炼,表里皆有文章,在小说故事外衣下隐有真实历史。正如戚蓼生序中所说: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夫敷华剡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赏,姑不具论;第观其蕴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写此,目送而手挥,似谲而正,似则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二、元春省亲和南巡
“省亲”,是元春在《红楼梦》中演出的主要故事。关于这个『省亲』南巡所隐之事,红学界公认是影射『曹家接驾四次』,是『新红学』立论的主要证据之一。其实,这个解读,是个误读,二者间的吻合只是个巧合而已。要证伪这个解读,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容易。只要我们证明曹家没有曹雪芹这号人物,那么所谓的曹家接驾四次的事情就与书中的四次接驾情节没有多少关系了。本文的重点不是论证《红楼梦》的作者问题,这里简要提两点,一是曹氏宗谱中没有曹雪芹或与其有相同经历的人,二是甲戌本脂批所说的曹雪芹的死亡日期,与敦氏兄弟所认识的、胡适及其追随者所认定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死亡时间不一致。提示这《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的问题,大有值得商榷之处。
按照胡适等人的索隐,元春省亲实际上表现的是康熙南巡,贾府接驾实际上是曹家接康熙的驾,说元春影射康熙。如果根据《红楼梦》文本内证,这二人间的对应就大有问题,会出现文本故事与史料不相对应的矛盾。在书中,元春的父母是贾政与王夫人,后来被选入宫当了皇妃。按照对应类比关系,这贾家应该影射爱新觉罗家族,而不是江南甄家。有人认为,这个元春『父母』关系影射了曹玺夫人孙氏是康熙的奶妈这个史实,康熙自幼丧母,视乳母为生母。这里且不说家族间对应的风马牛不相及,奶妈与生母间的对应在血缘关系方面有根本差异,就父母两个方面来说,也只是解决一个母亲对应问题,父亲对应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血缘关系和父母关系,在中国人眼中是非常重大的关系,如果连这个关系对应都是希奇古怪、矛盾百出的话,这个索隐考证不但『笨拙』,而且『牵强附会』也可说是到了极致的水平。唉,是非少说,还是言归正传。
按照前文的逻辑链条系列联系,元春作为南明弘光帝的影子,她的『省亲』,实际上就是帝王『南巡』。第十六回有回前脂批说:『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这个批语,可圈可点,表现了作者与批者当时写作《红楼梦》时的心情以及写作手法。不理解这个,就会误读文本中这个『省亲』或『南巡』之事。在书中,甄真贾假是对应关系。在第一回,『真事』甄府之事已经随甄士隐一起隐了,而『假事』贾府之事则随贾雨村的出而出了。《红楼梦》全书,是一个作者正在表述『忆昔』中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强调假事情后面所隐的真事,书中在关键处就会提及甄府真事,以醒『个中人』的眼目,免得让读者被表面故事引入『歧途迷津』里去了。往往就在这些地方,就会有脂批提示『要紧』、『真有是事』、『大关键』等醒目字句。如在第十六回文中『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处,甲戌本有侧批道:『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有时,为了强调关键处,脂批还会有回前批。如在第十六回回前除了上面所提及的一条脂批外,还有一条说:『大观园用省亲事出题,是大关键处,方见大手笔行文之立意。』这脂批,猛一看,不知所云。如果有前文特别论述
过大观园的原型是南京明故宫,南明弘光帝登基于此处,当时特别在故宫中作了一些修饰,以应大典这些前提背景的话,这批语就好理解了。书中借『省亲事出题』,修建改造大观园,的确是有机地把关键的真事---弘光帝登基于南京明故宫的史实巧妙地隐写,又为全书人物搭建出一个美妙的演出舞台,端的是『大手笔行文』,不由人不叹服。
《红楼梦》文本,的确值得反复琢磨。文中的脂批提示,多是『个中人』所言,对理解文本的真实意义,也十分重要,不可偏废。有鉴如此,我们引录第十六回中关于『省亲』和『南巡』的文字及其脂批,分析研究看看这些文字后面的真故事究竟说的是什么。
赵嬷嬷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这样说,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庚辰侧批:文忠公之嬷。】贾琏道:“这何用说呢!不然,这会子忙的是什么?”【甲戌侧批:一段闲谈中补明多少文章。真是费长房壶中天地也。】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个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甲戌侧批:忽接入此句,不知何意,似属无谓。】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庚辰侧批:既知舜巡而又说热闹,此妇人女子口头也。】我偏没造化赶上。”【庚辰侧批:不用忙,往后看。】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庚辰侧批:又要瞒人。】把银子都花的像倘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甲戌侧批:又截得好。“忙”字妙!上文“说起来”必未完,粗心看去则说疑团,殊不知正传神处。】“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甲戌侧批:点出阿凤所有外国奇玩等物。】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庚辰侧批:应前“葫芦案”。】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戌侧批: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嗳哟哟,【庚辰侧批:口气如闻。】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辰侧批:点正题正文。】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庚辰侧批: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庚辰侧批:真有是事,经过见过。】凤姐道:“常听见我们太爷们也这样说,岂有不信的。【庚辰侧批:对证。】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甲戌侧批:是不忘本之言。】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甲戌侧批:最要紧语。人苦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这段文字,有虚有实,有假有真,共讲了三家接驾,一家省亲的事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得下表:
对于贾府在二三年前『只预备接驾一次』处,庚辰本有侧批道:『又要瞒人。』说明这次接驾是虚构的,贾府假事,在时间上还是从前发生在贾府的,故说是贾府故事或假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瞒人』。对于王府接驾之事,脂批没有评论,也不重要,故不多说。对于江南甄家接驾之事,脂批则特别强调说:『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甄府真事,『勿作泛泛口头语看』,与庚辰本对贾府接驾事情所作的侧批,恰成对比,批说:『既知舜巡而又说热闹,此妇人女子口头也。』一强调说是『此妇人女子口头』,一强调『勿作泛泛口头语看』,一假一真,虚构和现实,文本和批语表述得都十分确定无疑。对于贾府为接元春省亲之事,脂批强调说:『大观园用省亲事出题,是大关键处』。有趣的是,关于江南甄家接驾之事,文本中用的是『如今清b在』这个正在进行时时间,与贾府正在准备为元春接驾这个正在进行时间,恰成镜影关系。对于这个甄贾二府间的镜影关系,我在《大观园的原型是南京明故宫》一文中已经详细论证过,这里就不赘述了。接驾是一个事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准备和接驾两个阶段。其中,准备是至关重要的过程。甄贾二府这个在现在正在进行时时间上的对应,提示贾府这次接待元妃『省亲』,
正是甄府接驾四次中的第一次。故事正是从这第一次中开始铺展开来,将大观园的舞台推向前台。
那么,这甄府四次的『省亲』接驾,究竟指的是哪四次『真事』呢?按照前文的逻辑关系,它们所指的分别是:
第一次『省亲』接驾:元春,时间发生在甲申年5月15日,福王朱由崧政权建立。
第二次『省亲』接驾:迎春,时间发生在1645年6月29日,唐王朱聿键政权建立。
第三次『省亲』接驾:探春,时间发生在1645年8月12日,鲁王朱以海政权建立。
第四次『省亲』接驾:惜春,时间发生在1646年11月20日,桂王朱由榔政权建立。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说的是『省亲』接驾,说的是自家迎接自家的亲人。这个关系,恰好表现了南京明故宫或朱姓明朝王家迎接朱家王子登基统治的事件。书中描写元春『省亲』是满府欢天喜地,第八十回写迎春探亲时则是满天悲云惨雾,文字写得也十分简略,体现了作者的好恶与政治态度。八十回以后是续书,就无法多论了,书中还没有来得及写探春与惜春『省亲』之事。从全书抑迎扬探的情形看,写探春省亲时也应该是浓笔重彩才对。
脂批所说的『借省亲事写南巡』,内里还有一个典故。崇祯末年,内忧外患交困,崇祯帝见形势危急,确曾动过『南巡』的念头。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改元大顺,渡黄河大举东征,志在灭明。形势危急,右庶子李明睿等人建议崇祯『南巡』或太子『南巡』抚军江南。崇祯单独召见李明睿,表示愿意南巡,但还是担心朝臣反对。后来崇祯听从李明睿的建议,作了南巡的安排,命大臣左懋第往南京沿途察看水陆士兵舟马之数,又密旨命天津巡抚秘密准备漕舟三百停泊直沽口待命,一俟河漕解冻即启程南下。
南巡之议拿到朝堂上来说时,朝臣们的反应果然让崇祯十分难做。李邦华等人认为国君不可以离都,应该派太子『南巡』在南京监国,以防不测。崇祯听他们这么一说,也就不说自己想南巡了。翌日,范景文、李邦华等朝臣请先奉太子抚军江南,给事中光时亨大声喝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于是众大臣鸦雀无声。崇祯见事情演变到这个局面,愤懑不已,叹息说:“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也。”拂袖而退。此后等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群臣们再议南迁之事,崇祯都执意表示,“国君死社稷”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决不再议此事,而太子『南巡』监国,更是提都不许再提。脂批说《红楼梦》借『省亲』来表述『南巡』典故,描述福王在南京监国,继而登基为帝的史事,『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让人感叹万千。
福王朱由崧于甲申年5月15日在南京明故宫登基为帝,年号弘光,史称弘光皇帝。在《红楼梦》中,与此对应的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元春贵妃至大观园省亲。这个对应,对了日子而左了月份,想必是作者害怕泄漏了机关故意而作。有趣的是,这个五与十五二数,书中变着法的特别提及: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龙蟠,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见第十八回)如果考虑甄贾二府恰成镜影,实象与镜象的关系是左右物象反置。这样一来,甄府之事是实物实象,应该正看;与此相反,贾府之事是镜中物象,故应反看。『十五日五鼓』,反看就是『五鼓十五日』,以纪时角度说,日之前是月,故『五鼓十五日』就是『五月十五日』。不过,严格论起来,这二者时间间对应得颇为模糊,只可作为一个带有疑点的佐证而已。
三、短命的元春和福王弘光帝
元春或说福王政权的寿命,那是十分短暂的,从1644年五月 至1645年五月,刚好一年时间。这恰与元春的《红楼梦》判曲《恨无常》相对应,曲词道:『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甲戌本在此有夹批道:『悲险之至!』第五回元春的判曲,与第二十二回中关于元春的灯迷谶语,遥相呼应。脂批在两处的批语,也是如山谷回音,声声相和合。元春的灯迷谶语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炮竹。
庚辰本在此处有双行夹批,道:『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这个寿命,的确很短,书中特别点明:『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一响而散』的寿命,是何其短暂。『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这又是何其可悲。元春对应的福王弘光帝,十分腐化堕落,一心贪图享受。醉生梦死,极端贪恋声色娱乐,是他的特点,故判曲说:『喜荣华正好』。整个新朝,从皇帝至群臣在生活上也大抵是追欢逐乐,寻花问柳,过着燕巢幕上的日子。甲申九月二十八日,余煌在一封信里不胜愤慨地描述了江南官绅的昏淫:
尤可异者,国难初闻,宴□不彻;哭临未毕,声伎杂陈。而俨然乡衮与愚顽同其欢谑,略无改容。近且架凌云之台,演彻夜之剧,怪诞淫亵,错出争奇,妇女若狂,通都填咽。而一二领袖之家,皆巨室也,争夺梨园,彼此相斗,家僮至于破额,长吏为之解纷。如此景象,岂复成世界乎?君亲荼毒,宗社邱墟,宫阙惨于离黍,山陵同于藁葬,此乾坤何等时也,而般乐怠敖,倍于承平。夫独非臣子乎?夫何至于此极也!弟与忧者,不在奴,不在贼,不在兵饷;窃以为神州陆沉,必自此病狂丧心始。披发野祭,百年为戒,此辛有所见而深悲也。河南郾城人李发愚甲申年间到达南京以后大失所望,作诗云:“怪底新朝无个事,大家仍做太平官。”(参见顾诚《南明史》)弘光朝廷建立于风雨如磐之时,却置军国重事于脑后,难怪灭亡得如此之快,恨无常早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早早就命入黄泉了。1645年三月,宁南侯左良玉称奉太子密诏,入诛奸臣马士英以清君侧,起于武昌,进逼南京。与此同时,清军乘隙迅速南下,连续破徐州,渡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随后,清军渡长江,克镇江。弘光帝被迫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大臣赵之龙、王锋、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二十二日朱由崧被获,解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
四、结语
元春影射着南明王朝之始的弘光帝,其身份地位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又由于弘光帝位的确立,当时还涉及到了南明末代皇帝桂王与之相争的史实,即『三春争及初春景』,因此关于她的命运判词,还囊括了南明命运的始终。文本中的甄府四次的『省亲』接驾,实际上分别影射着朱家南明王朝的四次回光返照,与曹家的四次接驾真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附注:
这是我《真假双文说红梦》一书中的一章,其它章节,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如果引用,请注明本文作者和出处。如果发现有人『盗窃』文中观点而不加注明,也请在此文评论中指出,将其揭露。
参考文献
『1』《三春四春契和论》李明鸟 于 2006-03-02 发表在 红楼艺苑 - 学术研究。
『2』《红楼梦与南明小朝廷关系之考证(一)》土默热 于 2005-05-11 发表在 红楼艺苑 - 学术研究。
2005年4月初稿,2006年2月二稿于伯明翰凤鸣居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