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矛盾的年代。
一方面,“鸡娃”“内卷”横行,连电视剧里这类题材都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躺平的呼声此起彼伏,很多年轻人不再鸡血沸腾,放弃买车买房,“反正能生存就行”。
在这种局面下,教育的意义一次又一次被大众讨论:
父母到底应不应该鸡娃? 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焦虑,是否有必要? 什么样的路,才最适合孩子?
最近临公子刷完一部纪录片,看完真是感慨万千,它就是《小小少年》。
B站9.8分,豆瓣9.2分,是今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纪录片之一。
它拍摄了一群天赋异禀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特别之处在于:
纪录片并没有突出强调天赋,而是展示了这些天赋少年们,他们身上正在生长的另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可能性。
01:
今年3月份,有一条#在猪肉店起舞的9岁芭蕾女孩#的新闻冲上热搜。
小女孩叫邬刚云,出生于云南省的砚山县那夺村,具有与生俱来的舞蹈天赋。
云儿的妈妈靠卖猪肉为生,一年365天只休息一天。
懂事的云儿只要没上学,每天凌晨4点半就跟着妈妈到肉铺帮忙,分装内脏、帮忙打包、烧猪脚、还要哄弟弟。
一年多前,云儿在网络上看到跳舞,觉得好玩,就跟着视频跳起来。
从此迷恋上了跳舞。
各种高难度动作,信手拈来。
于是村里人经常在猪肉铺看到有趣而震撼的一幕:
妈妈在前面剁肉,肉沫横飞;
云儿在后面跳舞,翩若惊鸿。
妈妈自然也看到了女儿的舞蹈天赋,她想带云儿找县里老师学跳舞。
然而舞蹈老师都婉拒了她:
云儿的天赋和水平,在县里学习实在太屈才了,老师建议她去昆明甚至北京寻找适合的老师。
几经周折,他们终于遇到了贵人:北京舞蹈学院的芭蕾舞老师关於。
经多识广的关於老师也被云儿的天赋震惊了,说在北京舞蹈学院教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孩子。认为她是“百年难寻的羊脂玉”。
他和同为舞蹈老师的妻子张萍,曾发起一个“彩云计划”——
专门帮助云南贫困地区的儿童,站上舞台。
云儿成了“彩云计划”的重点扶持对象。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公益事业,张萍甚至放弃了在北京打拼多年的事业,来到那夺村,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跳舞。
第一次接受专业训练的云儿,马上吃了苦头。
拉筋掰腿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着说“不练了不练了”。一旁看着的母亲很心疼,但她没说任何安慰的话,抹抹女儿的眼泪说:
“你想在家里养猪啊?”
在关於夫妻的帮助下,云儿和那夺村的几位女孩终于要登上央视的舞台了。
然而,一夜爆红的逆袭局面并没有发生。
首次登台的云儿表现平平。
当然,这也不是她和老师的目的。
那夺村有许多像云儿这样的女孩,多数是留守儿童。相比之下,云儿是幸运的,有支持她梦想的妈妈、有疼爱她的爸爸,而那些留守儿童,有些连父亲的样貌都记不起来,或是从小就被父母抛弃了。
迫于生活压力,大部分女孩会早早辍学,然后嫁人。
但跳舞时,她们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一个女孩说,长大了想当舞蹈家,因为这样,每天都能很快乐。
更重要的是,对那夺村的孩子而言,跳舞让她们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甚至实现阶级跃迁。
艰苦的环境里,小小的身躯蕴含着无穷大的力量。
她们的路,还很长。
02:
云儿的故事里,她妈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虽然镜头不多,多数镜头都是在云儿背后默默看着她,但她不仅始终尽全力支持女儿的梦想,而且在女儿训练哭得稀里哗啦时,没有上前阻止老师,或是安慰云儿。
因为她知道,那样只会让女儿更想打退堂鼓。
《小小少年》每一集,都有两个视角。
一是孩子,二是父母。
从某个角度上说,父母的态度与观念,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这点在殷然的故事里,体现得更为明显。
小学生殷然热爱研究昆虫,几乎把所有学习以外的时间都花在研究昆虫上,用他的话说:“我的主业是养虫子”。
家里到处都是昆虫收集盒,养着形形色色昆虫。
换做别的家长早抓狂了。
但殷然妈妈被问及“有一个没事就往家里抓虫子的儿子,这是什么感受”。
她的回复是:
非常有意思,我觉得人生好玩了很多。
父母非常支持儿子这个有些特殊的兴趣。
一放假,就陪他进山采集昆虫。
这在许多父母眼中或许是很难理解的。
说白了,这种爱好似乎没用,对学习又没啥帮助。
可事实上,我们又怎么知道它真的是有用or无用呢?
就像我小学时喜欢瞎写些小说,偶尔还会投投稿,我绝对没想到,将来有一天我居然靠写作做起自媒体副业、还出了一本书。
就像殷然妈妈所说,到底有没有用,我也不能确切地说,但是她和殷然只是享受了那一刻,非常快乐。
然而,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并不是100%的其乐融融。
镜头捕捉到许多母子之间的冲突。
儿子沉迷虫子,不愿意把时间用在写作业、背课文上,磨磨蹭蹭,消极怠工。
妈妈强压怒火告诉他:
“你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想做的事和应该要做的事,
那是一种平衡,
你选择了用这个时间来看虫子,
那你接下来的事情,可能会做得比较累。”
凡事皆为选择。
凡事皆有代价。
妈妈让儿子明白了这点。
我在这集的导演手记里看到一个颇有感触的片段:
有段时间,殷然特别迷路边修路的挖掘机,有一天晚上九点多补习班下课,回家路上殷然正好撞见一辆挖掘机在工作,他就蹲在路边看。
于是,殷然妈妈就陪着儿子一起蹲在路边,看了整整3个小时的挖掘机。
这片段真是太浪漫了。
殷然妈妈不仅仅只是在支持孩子的兴趣,而是从中,真正地感受到了快乐。
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或许,她也将自己的童年又走了一遍。
03:
《小小少年》拍摄了一群有天赋的孩子,但并没有神话这种天赋。 一来,很多所谓“天赋”,其实是源于极致的热爱;二来,纪录片借由天赋,更多地展示了如何与天赋相处。
未必要将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而是让其成为生活中很平常的一部分。
甚至,放弃这种天赋也是一种选择。 哪怕这对家长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6集里,国豪的反转是6位少年主人公里最大的一位,他爸爸的转变也是让我特别感慨。
国豪从小打乒乓球,14岁已经是全国第八。
然而就在15岁时,放弃乒乓球,投身电竞,并成为LPL顶级选手。
这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
竞技体育本就残酷,电竞到了25岁就是职业尾声。
而这对国豪父母来说,更是无法理解。
尤其是他爸爸,从小为了让儿子练习乒乓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面对记者采访时,谈及国豪放弃乒乓球,这位话少的中年男人仍忍不住落泪。
为什么在巅峰放弃了?
省队教练的话直戳人心:他实际上具备了打乒乓球所有的要素……唯独缺少热爱。
“他就爱电竞。”
父母为孩子选择了一条适合的路,但,未必就是他们喜欢的路。
我在看这集时突然在想,如果国豪再过几年长大成人,不知道还会不会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少年之所以是少年,最显著的特性或许正是这点吧:
好奇心。
越长大,人们往往越追求确定感。
你会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你会希望有一条看得到发展路径的轨迹;
你知道哪些事情你能做,哪些事情你做不成,就不做了。
渐渐地,我们开始变得不敢行动,因为对未来失去了想象力。
纪录片里有无数种人生可能。
现实中,每个人的人生毕竟都只有一次,与其过度定义它该是什么样,不如放松焦虑到握拳的手,看看它能变成什么样。
孩子从成长中,一点点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同时也在成长,一点点找到了似曾相识的少年感。
林清玄说:“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
子女也好,父母也罢,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心境。
好好体验这段发芽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