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一块铁,在同一所作坊里,做了两把犁。一把落到农夫手里,立刻干起活来;另一把毫无用处地躺在商人的小铺子里, 躺了很久。
过了一个时期,这两个老乡又相遇了。在农夫家里呆过的犁银光闪闪,甚至比刚离开作坊的时候更亮了; 无所作为地躺在小铺子里躺了很久的犁却颜色发乌,生了锈。
“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亮?”生锈的犁问他的老相识。
“因为我劳动, 我亲爱的,”那一把犁回答。“你生了锈,变得不如以前了,全因为这一阵子你躺在那儿什么也没干。”
——乌申斯基寓言(选自《俄国作家童话选》,王汶 译)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乌申斯基虽然不是马克主义者,但他凭着一个进步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眼光,运用“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个命题从某一个侧面表现得鲜明有力,令人信服。作品开篇说:“用同一块铁,在同一作坊里,做了两把犁。”这里两个“同一”,决非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体现了作家谋篇布局的匠心。所谓“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意。”(《文心雕龙·章句》)嗣后两把犁却不一样了,一把银光闪闪,甚至比刚离开作坊的时候更亮了;而另一把则颜色发乌,生了锈。这是为什么?不是它们的先天的资质不同(开篇交代的两个“同一”正是为了论证这一点)而是后天的锻炼有异。“因为我劳动”。这一语道破问题的实质。是的, 正是我们热爱劳动的祖先世世代代不惜挥洒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今的“四化”大业也依然是这种“创造”的延续和拓展,其办法措施也许有千条百条,然而任何一条都不能离开两个字:劳动。只有用劳动这张“银光闪闪”的犁,才能犁开贫瘠的荒野,建设起幸福的乐园。
诚然, 古今中外大凡对社会作出过某些贡献的人,他们不独本身是劳动的模范,而且在长时期顽强的劳动中他们大都对“勤劳与怠情”作过哲学的思考,创造了许多启人心智的至理名言,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请看:“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达·芬奇)“懒惰象生锈一样, 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富兰克林)“天才就是劳动。 人的天赋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烈火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不必繁琐列举了,还是回头再看看你案头乌申斯基的寓言《两把犁》吧,它比那些古训更通俗易懂,它比格言更有血有肉,它是批评懒惰的一幅形象逼真的漫画,它是讴歌劳动的一首情长韵远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