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经典寓言《临江之糜》原文及赏析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 来。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 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三戒”是柳宗元的著名寓言,包括本文和下面的《黔之驴》及《永某氏之鼠》三篇。它们各自独立成文,有不同的寓意,但又是一个整体。作者在序言中说:“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已之本,而乘物以逞。”意思是,他很痛恨世上那些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或实际能力,而妄图依仗某种外在力量或时机而为所欲为的人,这些人都将“卒迨于祸”,没有好下场。可以说,《三戒》是用三个小故事从不同方面或角度说明这一共同主题。柳宗元是在永贞革新,失败,贬官到湖南永州时写作此寓言的,因此,历来人们对寓言的具体讽刺对象有些推测,对寓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这里采用大多数人接受的说法,但也不排斥其他的理解。

  《临江之麋》,按柳宗元所说,是讽刺“依势以干非其类”(“干”是干犯或干求的意思)的。麋(小鹿)与家犬相处甚欢,是因为有主人的庇护,然而当它失去了这种保护的时候,却被外犬“共杀食之,狼藉道上。”这是对那些倚仗皇权自以为得志的宦官的揭露,也是对一切倚靠权势者的警告。

  麋本是犬的猎食对象,然而它却忘记了谁是自己的敌人,“以为犬良我友。”不知道因为“犬畏主人”,才“与之俯仰甚善,”把表面的亲热当作本性的善良,根本丧失了对犬的防范警惕,结果为犬所食。从这一方面看,这个故事又是对一切思想单纯、天真,认敌为友者的警告。

  从与主人的关系看,小鹿是依附者,其形象有可憎的一面;从与犬的关系看,小鹿是弱者,其形象有可怜的一面。这就使人们在欣赏寓言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也有人从后一方面分析,认为麋的遭遇反映了柳宗元对过去因幼稚轻信而为奸邪之辈所害的检讨。

  在这则寓言中,作者从人、麋、犬之间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拟人动物形象。首先,麋刚入门时,“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揭示犬与麋本性的对立。这是人的制约作用虽然存在但尚未发挥时的情状。接着,由于人的制约作用的积极发挥,既恐吓又训练,使“犬皆如人意”,与麋友善相处,三者关系出现了暂时的平衡。但犬与麋的根本对立并未消除而只是被压抑掩盖。“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这儿句,多么传神地刻画出了犬时时欲食麋却又不敢的贪怯, 及不得不故作姿态以掩饰其本性的狡诈。最后,麋出门,人的制约作用消失,犬麋对立公开化,麋忘犬为敌,而犬见麋则“喜且怒”。喜者,麋送上门来;怒者,麋欲与为戏,不知好歹,这一心理状态也写得极为确切逼真。这样,“共杀食之”便是犬必然之行动,而“麋至死不悟”也就显得十分可笑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临江  临江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寓言  寓言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