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三重门》的创作背景
《三重门》是一部由一个少年写就,但却不能简单划入儿童文学的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恰恰是以成熟、老练,甚至以老到见长的。17岁的韩寒注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然而,他却因期末考试的成绩单高挂七盏红灯而留级。在2000年还是用七门功课红灯照亮前程。眼下的韩寒已经成为一个“话题”——“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这个韩寒,何许人也?
本书创作于韩寒出道之时,韩寒当时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混混“,他放荡不羁,他出言无忌。学习不好,却偏偏有着写作的才能。他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之下不堪重负,有所感概,又没有人阻止他去思考,于是他的独特的思想便如脱缰野马,把一腔情绪发泄于纸张上面。以自身的经历为主角背景,创造了林雨翔这个角色,也把新一代的年青人的叛逆思想写得入木三分。小说也并非作者的刻意之作,在韩寒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历练”,用以锻炼他的“写作能力”和“硬笔书法水平”。
三重门内容赏析
《三重门》所写的内容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反映当前有关学校教育的若干侧面,如班级、学校、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全书并没有曲折的情节, 更没有时下某些成人小说追求商业价值的倾向, 作者写的只是社会中的一个生活侧面,也仅仅是生活侧面,可以说平淡如水,仿佛一段生活的流程。但整个故事还是有主线的,这个主线就是作者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批判, 对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机制、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方式、考试形式与制度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现象的种种挖苦与嘲讽。
小说的主人公林雨翔是一个初中应届毕业生,而后经过家长的“努力”,升入市重点高中。故事就是在这不到两年时间内围绕着学习、补课、补习、中考、录取等一系列环节展开的。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在校中学生,对这一些学习环节都有亲身感受,所以写起来非常自如,运笔自然。作者在小说《后记》中自称“韩寒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所以,他在小说中对中国现行教育制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比如,中考时林雨翔从同学电话中听说四班一个女同学因考试成绩不佳而自杀,小说写道:“雨翔茫然地挂上电话,想当今中国的教育真是厉害,不仅读死书,死读书,还有读书死。难怪中国为失恋而自杀的人这几年少了一大帮,原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经在中考高考两个槛里死得差不多了。这样锻炼人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全世界都将为之骄傲!”书中的学生、教师、家长,没有一个算得上是正面人物。书中写的校园生活、课余生活、人们的思想心态等等,没有一点闪光的亮点。可以说,整个作品都在考试与分数这个无形弯庐的笼罩下,灰蒙蒙地令人窒息不安。但人们并没有也无法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创造去改变现实或者去寻求真正的知识,而只能是应付、逃避、虚与委蛇地走形式。学生应付教师、教师应付家长、家长应付学校。你应付我,我同样也在应付你。大家都似乎虔诚地围着考试与分数转,却又想方设法企图用“金钱”“人际关系”等一切可以想出、使出的办法去攻破考试与分数的壁垒。整个教育界的现状,在韩寒笔下像是一幅漫画,一幅令人看过之后心中十分不舒服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