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山上一棵蒿, 胆大狸猫把虎教。穿山跳涧都学会, 老虎变脸吃狸猫。狸猫一见事不好, 打个箭步上树梢。
老虎跪下来哀告: 师傅师傅你下来,再教弟子上树梢。
狸猫摆头:没那事,我的武艺全教你,你要变脸我往哪里逃?
——河南儿歌(选自《中国传统儿歌选》)
“狸猫”即野猫,也称“豹猫”,“山猫”、体大与家猫相当。猫与虎本来习性不同,身躯大小悬殊,但同属猫科,长相相似。一些山地居民给虎的讳称即“大猫”、“老猫”。民间广泛流传的“猫教老虎”的寓言故事,即基于猫虎长相酷肖这一特点。
其实产生这一寓言的主要根源不在猫虎相似,而在人类社会本身。动物学研究从未发现猫教老虎一事。这里是借披着猫皮和虎皮的物,表现人在师徒关系上的道德训诫。
老虎在“穿山跳涧都学会”之后, 即要“变脸吃狸猫”,寓言的道德谴责的锋芒一下便对准了老虎。中国是一个尊师敬老的民族。老师和师傅是人类知识传递的桥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因此,寓言所包含的这一层观念,今天也还是可取的。不要一味当成封建观念加以排斥。
在老虎变脸的危急关头,“狸猫一见事不好,打个箭步上树梢”——原来这猫早有提防,还留了一招没教哩。老虎无奈, 只好“跪下来哀告”了。面对无情无义的虎徒弟,猫师傅保留上树这一招不教是完全对的,不然“你要变脸我往哪里逃?”所以这则寓言完成的是这样一道训诫:对居心叵测的弟子,为师的还是保留一手的好。
中国的师傅们这种“留一手”的作法,一定基于大量痛苦的经验,才借猫教老虎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中国民间,各类掌握某种专门技艺的人,往往得不到统治阶级的重视,缺少社会组织,生活没有保障。他们只好将其技艺当成谋生的手段。对于收徒,他们是慎之又慎。因为一个非本家子弟的徒弟,其技艺若超过师傅本人,即使并不反目成仇,实际上在社会中也会占去师傅的舞台,抢去师傅的饭碗,也即等于徒弟“吃”了师傅,何况对于可能具有虎性的徒弟呢?因此,就封建时代授徒者个人来说,这训诫是有其合理性的。
但是,就整个社会历史来说,它很可能助长了中国人为师之道中的某种错误习性,弊大于利。技艺的流传严格控制在本家范围内, 重要技艺非直系儿孙不传(寓言中猫虎同科,可为本家的比喻),甚至做到“宁传儿媳不传女”的程度。即使传给外人,也必如猫教老虎般留一手,而且是极有价值的一手。这样下去,技艺在一代代自然有所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有所退化。这大概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科学技术和各类技艺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是反对竞争的社会超稳定结构和传统心理在师道上的反映。这一“为师之道”在今天是应该摒弃的。
这一儿歌体寓言十分简约,但狸猫与虎的形象还是比较生动。如开头四句:“高高山上一棵蒿,胆大狸猫把虎教。穿山跳涧都学会,老虎变脸吃狸猫。”不但起了兴,交代了老虎学得多种本领的全过程,还陡起风云,点出老虎的变脸,引起悬念。接着是狸猫上树避难,老虎跪下求教,狸猫摇头拒绝,情节曲折,风趣生动,刻划出了老虎的凶残狡猾和狸猫的机灵老成。
这个寓言故事流传很广,且具有较长历史。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八《嘲畜猫》自注:“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唯不教上树。”可见这一儿歌体寓言所表达的观念是怎样的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