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刚好》读后感(一)
我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处世经验,能够总结出什么是恰如其分的生活态度,我觉得这太难了,因为你时刻在生活之中,很难跳出来看着另一个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分出对错,最后再根据成绩和错误进行一番总结,到那时,把这份总结拿过来细细品读一番,嗯,不错,这正是生活的哲理啊!可是,这么评价的时候,你还能回到你现实中的那个生活世界么?显然,我们都在不断地摸索前行,错了之后得到教训对了之后总结经验,就是出于这种思考,我再看完郭德纲的《过得刚好》之后想说的一些话,便想看看这恰如其分的生活态度。
“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我让着人必让,极力让未必失。”看书的时候我是先被封面上的这幅对联吸引住的,有深意、有意思。和大多数人一样,知道郭德纲是从相声开始的,唯一的标准是能让人笑,但是语言不似电视上演的响声那般高大上,有点辛辣讽刺的感觉,但是很好笑。“我争者人必争,极力争未必得。”虽然看字面有点消极,但是你要细想还真是一种生活智慧。以前看武侠小说,作者在一场武林纷争之前必将会设置一个耀眼的必争之物,要么是傲笑绝世的神功秘籍,要么是群雄眼红的上古神兵,抑或至高无上的武林至尊,然后,情景便进入了个大门派、各大高手你死我活、有你无我的争夺之中,好一场血雨腥风,好一场武林浩劫,可是最终你会发现,那些在争夺中表现最热切、计谋最慎密、手段最高明者,往往最后的结局都是身败名裂、竹篮打水一场空。如《笑傲江湖》之岳不群、《碧血剑》之温堡主、《倚天屠龙记》之成昆、灭绝之类。所以,“极力争”真是“未必得”啊。那么就是不争么?不争也不对,“人争一口气,佛求一炷香”,你来人世间走一遭,难道还能一辈子逆来顺受、不争不抢,那也绝对不行!该争还是要争,但是有个恰如其分的态度,不害人、不违法、不伤天害理,这么去争是显示你的能力与才能最好时刻,何必不去争一争呢?
《过得刚好》读后感(二)
我看《过得刚好》时书中有这段,到最后的那句“啊!他也演这个啊?”我一口茶喷的满桌子都是,这哥们写得太有才了。可是,笑完之后你在看,这是相声么?这不仅仅是相声,这里面讽刺的可多了,“真放肆”“假矜持”,谁来界定,那是你自己的事,可这生活的态度应该要拿捏好了,恰如其分就好了,多了少了都不合适,不然你也就该说出那句“啊!他也演这个啊?”了。
书中前面的感悟和过去的回忆可以看看,统统揭示着一个道理,那便是“天下事,得之不难失之必易,积之不厚发之必薄”。后面骂人的就不用看了,难不成还要学着骂人啊。不要以为看了一本书就能有恰如其分的生活态度,那是骗小孩子呢!生活态度是你自己的,那是经历了不少事、不少人之后的总结,有些人经历的不少,可是不善于总结,好了伤疤忘了疼,生活态度总是过犹不及,可这也是一种存在啊,只不过你生活过得疼,别人代替不了你疼。
闲言少叙,今天就是看完这本书想说点什么,说到这里也觉得差不多了,恰如其分的生活态度还需要任重而道远的磨练,不过你要时时注意才行,与大家共勉!
空了你也翻翻这本书,我觉得有意思。
《过得刚好》读后感(三)
喜欢《过得刚好》这本书,它带给我力量。
这就好像很多老一辈喜欢看《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从中吸取养分。但我觉得也许《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并不适合我这一辈了,至少来说同样是钢炼,它就没有《钢之炼金术士》带来的影响大。
不是什么钢丝,从没有正而八经地看过郭德纲的相声,甚至可以说对这种艺术形式没有特别感兴趣的地方,但郭老师的这本书,就毫无来由地吸引了处于黑暗中的我,对我来说,它不是太阳,不是月亮,但也许是月饼。因为,它应节,符合现在的我。
很少喜欢看成功人士的自传或者慷慨演讲什么的,因为我理性地知道那里面很多虚的东西,一个人成功了,很多时候就会把过去自己的经历和痛苦放大或者缩小,对于我来说,这都不适合。但《过得刚好》非常适合我,感觉里面陈述事实比较多,偶尔会看到一个充满阅历的一小段感慨。
看这本书,不仅因为这本书,还因为我自己,因为现阶段的我存在着几个问题:缺乏自信,缺乏力量,不善沟通,心态不平和。对于这些,作为一本由饱受沧桑的相声艺术的成名人写的书籍,带给我所缺失的力量,自信,沟通技巧和平和应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