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道德经《三十八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10;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B11.

  〔注释〕 这里的“德”字,指一种德性。 无为:任其自然,因循自然。以:有心、有意。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帛书甲乙本均无此句。现据帛书本删去此句。 义:宜也,行事得当是谓“义”。 攘:《广韵》:“揎袂(卷袖)出臂曰攘。”扔:引,拉。 薄:衰退,不足。 首:开端。 前识:先见之明,即所谓“智”。 华:虚华、浮华,古代通“花”字。 厚:淳厚,指“道”。薄:浇薄,指“礼”。 去彼取此:舍弃虚华、浇薄而采取朴实,淳厚。

  〔鉴赏〕 本章为老子《德经》之首章,其宗旨为分言“道”、“德”、“仁”、“义”、“礼”、“智”,并指出“道”、“德”、“仁”、“义”、“礼”产生的顺序。老子又特别指出:虚伪之礼是祸乱的根源,花巧之智是愚昧的开始,强调要去彼取此:淳厚、朴实。

  首先,老子认为最好的“德”是“上德”,按吴澄说来:“近道者为上德”(《道德真经注》)。也即如王弼在《老子·三十八章注》中说的:“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所以在老子看来,最好的社会是遵道无为的“上德”社会,只有以无为用,才能无物不载、无物不经,只有以无以为用,才能无所偏,这样社会就安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老子认为要灭私无身,灭其私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舍己任物才能无为而泰,守素持朴才能无须典制。

  也因为舍己、灭身、无私,所以即使做了善事,也不会争名夺誉,即如空气与水一样,遍生万物而为其不有其功,故老子称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反之,如社会到处充斥歌功颂德,这按老子说来倒是“无德”。

  然而,这种“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社会毕竟少之又少,且又存于人之理想;加之上述提到社会“化而欲作”,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于是纷纷“有为”,产生仁义礼节,这时的社会道德范式应是“下德”。这照王弼说来:“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仁义礼节是也。”(《老子·三十八章注》)

  而此时的社会似乎还想“无所偏”,于是这“仁爱”也想极力宏普博施。然而社会生活告诉我们,“爱”很难兼、“仁”很难普,所以这宏普博施的“上仁”实际上是没有的。于是就有忿枉祐直、抑抗正直的“义”产生。但是,这社会还总有直不能笃、正无法定的地方,这样就有了修文伪饰的“礼”。然而礼尚往来也总有应对不妥之处。而这时的“有为”者大概再也无法想出有效的东西来了,只能如老子所言:“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诸如这种道德仁义礼节产生的过程,就是老子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如吴澄比喻的:“道犹木之实,生理在中,胚胎未露,既生之后,则德其根、仁其干、义其枝、礼其叶。”(《道德真经注》)而社会发展到此时,尽管枝叶茂盛(繁文缛节),这社会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只会“礼则争,义则竞,仁则伪”(王弼《老子·三十八章注》)。这时的老子,想想还是原本淳厚朴实的社会好,于是去彼取此:载以大道,镇之无名,这样才能使物无所尚,志无所营。这也就是《老子·四十章》说的:“反者,‘道’之动。”有了这“道”作根打底,即使施仁、行义、用礼,这“仁”也会厚,“义”也会正,“礼”也会清;反之无这“道”作根打底,这施仁、行义、用礼也会施歪、行邪、用坏。这也就如王弼说的:“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请,非用礼之所济也。”(《老子·三十八章注》)于是《老子·三十九章》会说到这样的话:只有“得一”(“道”),这社会的天才清、地才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老子  老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红楼人物

 是不是越庸俗就越快乐

 越庸俗越快乐  红楼人物  一直对《红楼梦》的一个细节不解:呆霸王薛蟠就算再粗俗不堪,但打小也是在讲究斯文的大户人家长大,又不是在放牛赶羊的野娃儿之中厮混成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