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代民歌《改千家诗》原文及赏析

  清明时节乱纷纷,城里先生欲断魂;借问先生何处去?馆童遥指在乡村。

  这首诗乃剥皮体之作,即套用古代诗作成句,略加点窜,迥成新篇。所剥原诗,乃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收录在 《千家诗》中,是旧时儿童的启蒙读本,流传最广。杜牧原诗,本写 “清明”盛世的悠闲,原句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意略为,一个游子游倦思饮,向一个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店,牧童指点人家所在。细细的春雨,悠闲的行人,情味何等俊雅,意趣何等清新!因此本诗流传得极广,几乎人人成诵,即使不认字的乡人野老,村氓牧竖,也都耳熟得很。但本诗仅略作改窜,便成为刻画战乱的现成佳作,一改悠闲为凄苦,格外耐人寻味。特别是与原诗一对比,战时百姓的悲惨生涯怎能不强烈地震撼读者?

  收录这首剥皮诗的 《坚瓠九集》(褚人获著)云: “顺治乙酉夏秋之交,人家皆避居山野,塾师失馆。有人改千家诗云云。诗亦自然,无少勉强。且清明二字,适符国号,为更合也。”“乙酉”即清顺治二年(1645年),这年“夏秋”之交,清军平定江南,灭福王,杀李自成,严下薙(ti)发之令。在征战中,屠城多处,百姓死亡无数,许多城池为之一空。所谓“人家皆避居山野”。易代之际,人民所受的痛苦,何止 “避居”而已? 教书先生 “失馆”之悲,更无足论列。但剥皮诗偏偏从这点下笔,写教书先生只好到乡下去寻馆童,以谋养家糊口,寓恨于谑,借小见大,纪战乱之一斑,抒悲辛之无限。这么写,虽无全景图式的阔大,却也真切动人,令人想见百姓的凄伤悲苦。教书先生不易谋生,“避居”的百姓能过得安逸吗?往日车水马龙、人烟繁密的江南闹市,竟荒凉得找不到“馆童”,那种冷清可怖、阴森凄凉、血腥狰狞的惨状,难道不已宛在目前,令人怵目惊心了吗?乱时人不如蚁,战乱尤为惨烈,先生去乡下寻馆童这一小小画面,容量实在不少哩。“诗亦自然。无少勉强”,正表明这首诗刻画逼真,反映现实。

  “且清明二字,适符国号,为更合也。”点出了本诗的另一个巧妙处,即“清明”二字,语含双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 “清明”,表时令,也是明清易代之际的代称,指清朝和明朝。“清明”交替,天下战乱不已,“乱纷纷”恰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又,“清明”含清平开明之意,人们称开明盛世为 “世道清明”,可是诗中的 “清明时节”即明清易代之际,世道一点也不 “清明”。不见 “清明”的世道,偏遇上 “清明”时令,又恰值 “清明”两朝交革。“清明”这一多义词,用在这里真叫人品味不尽,感慨万端,改诗者谅非顺手拈来一首 《千家诗》便加窜改,而必定经过一番认真抉择。“清明时节”的多义,一定引发了改写者的灵感。读者诵读此诗,切不可将“清明”二字轻轻放过。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清初以“剥皮诗”形式议时政的作品极多,这有两个原由:一是时代越靠后,文化积累越厚,优秀诗作传播范围越广,给后人利用其影响提供了条件;二是可借此方式隐姓埋名,避免被朝廷查出作者真名实姓而吃文字官司。古人已死,很难追查,即使当政者有人忌恨,也没法子处罚。利用 “剥皮诗”搞舆论宣传,作时政讽喻,实在是很高明的做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千家诗  千家诗词条  民歌  民歌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古代  古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