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发酒醋。
南宋在建都临安以后,只求苟安妥协,不思作为。面对强大的南下金兵固然是屈膝投降,称臣纳贡,即使对于杀人放火的溃军盗匪,也往往采取姑息政策,封官许愿,“招安”了事。生活上又奢侈荒淫,大兴土木,修建明堂第宅,官吏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政府的六部衙门,只要沾上一点权和利的边的管考勤和晋升的吏部,管惩治犯罪的刑部,以及管户口财赋的户部等都是“近水楼台”,以致于“吏、户、刑三曹吏胥,人人致富。”(《老学庵笔记》)当时是临安民间就流行着:“吏动封考,三婆两嫂; 户度金仓,细酒肥羊;刑部北门,人肉馄钝。”这样的话。意思是,管封考的可以娶来三妻四妾;管仓库的吃的是细酒肥羊;管刑部的,等于以人肉为馄钝。当时人民愤怒地喊道:“仕途捷径年过贼,上将奇谋是受招。”(靖康之变,有题关中驿舍之壁)
广大人民群众陷入了金兵蹂躏、溃军抢掠、官吏压榨的水深火热当中。理宗绍定四年江西安抚使朱胜非描写他一路所见说:“自入衡州界(居民村落) 有屋无人; 入潭州界,有屋无壁; 入袁州界,则人屋俱无。”
在这样历史背景下,产生了这首民歌。
歌是用两个设问句来开头的,一个是升官,另一个是发财,是人们生活中的白炽热点,所以最能引起兴趣。上一句问道“想得到官位吗?”按常规说起码应是奉公守法,还得加上十载寒窗,金榜题名之类的努力和好运,也许才得以遂愿。可是这里的回答却出人意外,完全和常规相反,是胡作非为,应当砍头的“杀人放火”。因为朝廷对付杀人放火的办法是“招安”,一经招安,自然便有得官做。于是,杀人放火便成了当官的台阶。下一句问道“想富起来吗?”按常规说应是劳动或勤俭或者什么正当的途径,也许才能遂愿。可是这里的回答又是常规途径之外的“发酒醋”。发酒醋和“富”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歌里没有明说,但是线索很清楚,读者去填充吧。
面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和贪污腐化,雁过拔毛的社会现实,歌人的感情是愤激的,但是在揭露这种矛盾时,歌的作者只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事和常说的话,而没有任何夸饰和形容。比如“欲得官”、“欲得富”“杀人放火”“发酒醋”之类都是。但是由于它的典型意义深刻,因而艺术魅力也就很强,这大概就是诗家所谓的 “用常得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