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群孤雁独连翩,半夜高飞在月边。霜多雨湿飞难进,暂借荒田一宿眠。
这首歌辞是七言四句之声诗,盛行于初唐。写的是失群孤雁的孤独落魄的凄惨景象,属于咏物一类诗。辞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孤独、寂寞又没有归宿,好不悲凉。
“失群孤雁独连翩,半夜高飞在月边”,这两句就奠定了悲凉的基调。雁是大型游禽,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秋分后飞回南方,流动无定处。它们喜欢群居,飞时排成“人”字或“一”字形。孤雁显然是在群飞时,不小心落伍而失群的。大雁在群飞时,叫声也非常快乐;而当剩下一只孤雁时,叫声却显得异常凄惨。它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着,深感前途渺茫。“连翩”是指双冀飞翔,不分孤飞与群飞。李白诗“短翮独连翩”,伍子胥变文:“回野连翩而失伴”,其中“连翩”与孤独之意均不相抵。这里是说失群的孤雁独自接连不断地振翅疾飞,似乎在寻找伙伴,可是伙伴们杳无踪迹,只它自己形影相吊。夜半更深,万籁俱寂,各种飞禽已找到自己的归宿,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入睡,或许还正做着美梦呢。可是孤雁只在一味地飞着,它没有伙伴,也未找到归宿,在它朦胧的意识里,它觉得找到伙伴才是最好的归宿,因此它不停地振翅疾飞,但它不知伙伴究竟已飞到何处。孤雁借着月光飞,飞来飞去也只在月边,毕竟夜黑分不清方向,可孤雁未因此而停止飞翔。
这两句给读者提供一个很静很凄凉的画面:月光下,一只大雁在孤独地飞着。这画面能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思,虽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一幅画,半夜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环境,静寂任人思绪畅游,月光,温柔明亮,任人畅想,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孤雁在飞,读者心中更觉凄凉。
孤雁在不停地飞翔,也隐隐约约地感到自己要飞到天明。可是天还没有亮,便降下了厚厚的一层霜。降霜太多,打湿了大雁的羽翼,使大雁难以飞进,所以大雁只好暂借荒田,勉强住一宿。孤雁在孤独地飞,已经是很悲惨的事,但是对这只孤雁来说,能够飞似乎就有希望,希望还在,就要寻找,即使彻夜不眠。可是孤雁连这最起码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霜多羽翼湿,便飞不动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孤雁 “暂借荒田一宿眠”。
失群孤雁本已可怜,但环境却又增加了孤雁振翅高飞的难度,甚至根本就不能再飞,孤雁此时可谓悲上加悲,又无可奈何,真是 “束翼无策”了。当其他飞禽在安乐窝内尽享快乐的时候,孤雁却在荒山野外孤零零地躲在一角,期待日出霜退再高飞。
此词写得异常悲凉。“失群”、“孤雁”、“独连翩”、“飞难进”、“荒田”这些词在字面上便造成一种悲凉的气氛,若和全词联系起来,那悲凉气氛更浓,这是作者极力渲染的结果。咏物似乎也是在咏某种思想情感,有时人也像一只孤雁一样孤苦伶仃,感觉无依无靠,没有归宿,这是词的意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