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战争的残酷,反映人民对战祸的悲愤。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在北朝漫长的岁月中,由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一处,战争频繁而且异常残酷,给广大人民带来惨重伤亡。所以战士在出征时,心中难免怀有战死疆场不得归的忧伤。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战士远离家乡,战死后尸骨弃落狭谷之中,无人收葬。这是当时人民大量死于残酷战争的真实写照。看来,诗中所表现的悲哀,实际,并不在于战死,因为战士到在疆场已不考虑生与死,最优虑的是死后陈尸荒野,“野死不葬乌可食”,无人收尸埋葬,无亲人凭吊。这就细致入微地描写出战士内心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直抒胸怀,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场面与人物形象(如陈尸荒野无人埋葬、“出门怀死忧”),深刻地反映出当时战争的残酷与战士的自我伤怜,对战争的怨愤,广大人民的反战思想,以及对战死战士的深切同情,实际上,也是对好战嗜杀成性的封建统治者的控诉与抗议。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企喻歌》四曲可以代表北朝民歌的主要特色。它具有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它没有南朝民歌的市井儿女情长、缠绵低吟,及一唱三叹的袅袅余音,而有慷慨激越的牧歌、军歌、战歌,及对苦难的呼号,深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
它语言质朴无华,表情爽直坦率,风格豪放而刚健,体现了北朝游牧民族勇武刚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