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玦七年回国,接风宴上吴江的那句调侃“人人都爱司徒玦”,让我心生酸涩。当年那个呼风唤雨,总是在最耀眼的中心的司徒玦,人人都爱。爱风光的司徒玦,爱这个风光的女孩带来的各种利益。可被精心设计的陷阱困住,被丑闻缠身的司徒玦,百口莫辩的司徒玦,人们还爱吗?彼时的她,至亲不信,爱人远离,朋友躲避,能知晓真相的只有设计她的敌人。
当时只看小说中主角的爱恨纠葛,爱情是主线。一直觉得司徒玦和姚起云的分离都是因为谭少城的设计,暗恨如果没有这个虚伪讨厌的人阿玦和起云肯定就能一路走下去,就算之后的生活依然小波折不断,至少没有七年分离带来的伤害,没有阿玦被逼远走异国他乡,更没有起云阴差阳错的车祸以致丧命。
几年后再看,又有了过去不曾有的理解。其实,他们的悲剧是注定的。比如两人的幸福论,姚起云有着窘困的童年,他的幸福就如杯中的水,喝一口少一口,他怕自己心太急提前耗尽了剩余的幸运;而显然得天独厚的司徒玦无异背靠江河长大,可以肆无忌惮。辛大的这两个比喻让我印象深刻,又无比贴切。两个人迥异的成长经历早就了两个人不同的个性。姚起云寄人篱下地生活,尽量避免与人起摩擦,遇事总是隐忍,他不能容忍自己在司徒叔叔夫妇心中的形象出现一丝的瑕疵。而司徒玦作为司徒家唯一的女儿,她骄傲、强势、自信、开朗,拥有的比周围的人多太多,就是一个在幸福家庭蜜罐子里泡大的典型代表。这样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要么相互包容,相携一生,要么彼此怨怼,终成怨偶。
重温到两人闭眼让对方牵引着走的那段时,司徒玦全心全意地跟着姚起云,书中写道“没有了视力的阻碍,她反倒觉得他的手给了她一种足以安心的坚定”,这已经是全身心的投入,完完全全的依赖和信任。相反,当姚起云当盲人,被司徒玦拉着时,他感到的是茫然和不确定。诚然,有司徒玦胡闹的成分,故意不走寻常路。姚起云睁眼了,然后他们争执了。她责怪他不信任自己。
这一幕仿佛为他们的后半生做好了铺垫。小小的一次游戏便折射了他们之间的不同。因而,在真正需要信任的时候,众叛亲离的司徒玦输给了不相信他 的姚起云。
说到谭少城,年少的我固执地以为她就是造成姚起云和司徒玦分离的罪魁祸首,事实上也确实是导火线。但是,说到导火线,那个高智商低情商的邹教授又何尝不是?还有被自以为世故圆滑的导演了一切的师兄,哦,还有那个善良、淳朴,却也有着农村人一切特点的姚姑姑,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造成这一切的推手。而谭少城,只不过是其中个性最为鲜明的第一配角。
谭少城作了太多令人恶心的事。尽管前期这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引人注目,只是在细节上令人厌恶,就如一只不断嗡嗡叫着的苍蝇,虽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麻烦,但也确实恶心了你一把,又怎么也赶不走。后期谭少城的所作所为自是不必说,让人忿忿不平恨不得其马上消失。
可是,时隔几年再读这本书,客观地说,我似乎也能理解了谭少城,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讨厌。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谭少城的经历决定了她的性格。她贫困,她自卑,她谨小慎微,她以极低的姿态试图融入他们,但又始终格格不入。吴江说“非我族类”还真是精准。出身天差地别的两类人怎么可能走到一块儿。
她一直把司徒玦作为标杆,作为前方的旗子来追赶,一言一行都模仿司徒玦。诚然,司徒玦身上有太多让人艳羡的地方。而她谭少城,也只不过做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儿下意识都会去做的事。
虽说能稍稍理解了谭少城,但主观上还是原来的厌恶的想法。那时还没有“绿茶婊”、“白莲花”这样让女生们看到会同仇敌忾的词。谭少城就是这样的代表。而我们可怜的男主,与白莲花有着相似身世的男主以及大部分的男同胞却很吃这一套。
感悟了这么多,总想来个盖棺定论。
姚起云和司徒玦的爱情,是被旁观的众人自以为是的道德感推向死亡,可真正杀死他们爱情的,还是他们自己。姚起云太过懦弱自卑和不信任,司徒玦太骄傲强势也不屑解释。他们一起联手绞杀了他们的爱情。
可这样才真实不是吗?试问生活中任谁遇到这样的事,都很难保持冷静与理性,猜忌早早就已经生根发芽。很多小说中男女主强大到不可思议的爱情仿若存在于象牙塔中,只能供来瞻仰。姚起云和司徒玦,也不过是俗世中的一对情侣罢了。
《我在回忆里等你》司徒玦结局
阿玦远走美国,姚起云车祸昏迷,曲小婉自杀。
姚起云出了车祸,一直昏迷,医生说是自己不愿意醒来,司徒玦还是走了,在机场等吴江送她的时候睡着了,梦到当年姚起云来挽留他,醒了之后,司徒玦还是走了。
吴江本来想排除众意,娶曲小婉,但是曲小婉想拉吴江手的一刻,吴江缩了回去,曲小婉当天晚上就自杀了。曲小婉应该是爱吴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