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礼记《儒行第四十一》原文及赏析

  【经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 居鲁,衣逢掖之衣①;长居宋,冠章甫之冠②。丘闻之也,君子之学 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今注】

  ①逢掖:袖子从肘到腋下特别宽大。或以为即深衣。②章甫:冠名,本 殷代遣制。

  【今译】

  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穿的衣服,是儒者特有的服饰吗?”孔 子回答说:“我孔丘小时候住在鲁国,所以穿鲁国人常穿的大袖子 的单衣;长大后曾经在宋国居住过,所以戴宋国人所戴的章甫冠。 我听到过这样的话,一个德行优异的君子应有广博的学识,而他的 服饰则随所居地的习俗,我不知道有什么儒者特有的服装。”

  【经文】

  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遽数之,不能终其物①;悉数 之,乃留更仆②,未可终也。”

  【今注】

  ①遽:急。物:事。②留:久。更:替换。

  【今译】

  哀公又问:“请问儒者的行为准则?”孔子回答说:“急匆匆地数 说,很难将这些事说完全;将儒行全部数说清楚,需很长时间,等到 仆侍换班,还不能说完。”

  【经文】

  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①,夙夜强学以 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今注】

  ①席上之珍:古代祭祀时陈设国宝于祭席之上。珍,指贵重的国宝。

  【今译】

  哀公命人替孔子铺上坐席,孔子侍坐一旁,说:“儒者有的像席 上的国宝等待人君的聘召;早晚加强学习,以等待别人垂问;心怀 忠信,以等待别人推举;身体力行,以等待别人取用。儒者修身自 立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衣冠中①,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②, 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③。其容貌有如此者。

  【今注】

  ①中:正。②威:畏惧。③粥粥:卑谦貌。一本作“鬻鬻”。

  【今译】

  “儒者有的穿戴适中,不异于常人,举止十分谨慎。对大事,在 退让时,辞貌宽缓,似有傲慢之情;对小事,在退让时,却并非坚辞 如假客气似的。处理大事,则有畏惧之色;处理小事,似有惭愧,唯 恐做不好。不愿与人争,但愿退让,好像是无能之辈。儒者的态度 表情,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居处齐难①,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 争险易之利②,冬夏不争阴阳之和③。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 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④。

  【今注】

  ①齐(zhāi)难:庄重、恐惧。②涂:通“途”,道路。③阴阳之和:冬温、 夏凉是阴阳之和处。④备豫:备,防祸害。豫,先行善道。

  【今译】

  “有的儒者平日家居时的态度亦十分庄重恐惧,无论坐或立都 非常恭敬。言必有信,行为不偏邪。在行路上,不与人争平坦险 阻;冬天夏天,不与人争温暖凉爽的住处。珍惜生命,为了等待发 挥作用的机会;保养身体,是希望有所作为。儒者的防祸害、行善 道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①; 不祈多积②,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③,易禄而难畜也。非时 不见,不亦难得乎! 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 先劳而后禄④,不亦 易禄乎! 其近人有如此者。

  【今注】

  ①立义以为土地:郑玄注,以义自居。②积:积聚财物。郑玄云,“积” 或为“货”。③难得:指儒者非政治清明则不仕。易禄:轻视高官厚禄。 ④劳:事。

  【今译】

  “有的儒者不珍重金玉,而十分珍重忠信的品德;不祈求拥有 土地,而将树立德义作为安身立命的土地;不祈求聚敛财货,而以 具有渊博的知识为富有。有时很难得到儒者,因为他们轻视高官 厚禄;他们轻视高官厚禄,也就难以留住。不是政治清明的时代, 他们隐居不仕,这不是很难得到吗! 如国君的行为不合义理,他们 就不与合作而离去,这不是很难留住吗! 他们以事业为先,受禄为 后,这不是轻视厚禄吗! 儒者与人交往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①,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②, 沮之以兵③,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④,不程勇者⑤,引重鼎,不 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⑥;不断其威, 不习其谋⑦。其特立有如此者。

  【今注】

  ①淹:犹言腐蚀。②劫:威胁。③沮(jǔ):恐怖。④鸷虫:猛禽猛 兽。⑤不程勇者: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当作“不程其勇”,与下“不程其 力”句式同。程:衡量。⑥极:穷极,即穷根问底。⑦习:常,反复。

  【今译】

  “有的儒者当给他财物,或用娱乐玩好去腐蚀他时,他在利诱 面前决不见利忘义;用兵众去威胁他,用武器去恐吓他,在死亡面 前他也不变更操守。遇到凶禽猛兽,不先衡量自己的勇力,就奋不 顾身地去搏击;遇到要举重鼎,不先衡量自身的力气就动手。对于 过去的事,不再追悔;对于未来的事,不预先妄加猜测;说了错话, 发现后再也不说;对于流言蜚语,不去穷根究底。他的威严不能损 害;只要应该做的,不反复考虑才决定去做。儒者立身独特有如上 所说的。

  【经文】

  “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①,可杀而不可辱也。 其居处不淫②,其饮食不溽③,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 毅有如此者。

  【今注】

  ①迫:威逼。②淫:倾邪,不正。③溽(rù):欲,恣意讲究滋味。

  【今译】

  “有的儒者可与之相亲密,但不可以威胁;可与接近,而不可以 逼迫:可以杀,而不可以侮辱。对住处不追求奢侈华丽,吃喝也不 讲究,有了过失可以私下进行辨正,而不可以在大庭广众中当面指 责。儒者刚毅的品德,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①,礼义以为干橹②;戴仁而行,抱义而 处③;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今注】

  ①甲胄:铠甲头盔,都是护身防御的装备。②干橹(lǔ):小盾牌和大盾 牌,亦是战争中的防护装备。③戴仁、抱义:意思是以仁义行事。

  【今译】

  “有的儒者将忠信的品德当作像铠甲头盔一样的护身装备,以 遵循礼义当作像大小盾牌一样的防御武器;一切行动,仁义都不离 身,即使遇到暴虐的政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儒者立身处世有 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一亩之宫①,环堵之室②;筚门圭窬③,蓬户瓮牖④;易衣 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⑤,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 此者。

  【今注】

  ①宫:墙垣。②堵:墙长宽的单位。一堵或说四丈,或说五丈。③筚 (bì)门:用竹枝树枝编成的门。圭窬(dòu):门旁小户,上锐下方,形如圭。 “窬”通“窦”。④瓮牖:用破瓮口作窗。⑤答:国君采纳建议答应运用。

  【今译】

  “有的儒者,住处只有十步见方,室屋四周的墙只有四五丈;门 是树枝编成的,只有一扇小门,用蓬草来遮掩,用破瓦器的口作窗; 全家只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谁出门就换上这件衣服;一天的饭要吃 两天。国君采纳他的建议,则坚信不疑,竭尽心力;国君不采用他 的建议,也决不去取媚于人。儒者的从政态度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①;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 世,上弗援②,下弗推③,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 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④,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 思有如此者。

  【今注】

  ①稽:合。②援:援引、提拔。③推:推举。④起居:犹言一举一 动。信:通“伸”。

  【今译】

  “有的儒者,虽跟当今之人相处,但思想行为却与古人相合;现 在身体力行的事,将成为未来人学习的榜样。如没有遇到政治清 明的时代,得不到国君的提拔,基层的官吏也不加以推举,造谣谄 谀之徒又相互勾结来危害他,但只能危害他的肉体,而思想意识却 绝不改变。虽处险境,一举一动还是想伸展他的志向,仍然念念不 忘百姓的患难痛苦。儒者的忧国忧民意识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①;幽居而不淫②,上通而不 困③。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④。举贤而容众,毁方而 瓦合⑤。其宽裕有如此者。

  【今注】

  ①笃:纯。②幽居:独处。③上通:仕于君上。④优游:柔和的人。 ⑤瓦合:作瓦,初成圆形,剖而为四则呈方,四瓦合又成圆。

  【今译】

  “有的儒者,有广博的学识,而仍不停止学习;虽有纯美的品 德,仍不倦地提高自己。不得志独处之时,不会有不正当的行为; 如通达仕于君上,行正道而称其职守。遵循以和为贵的礼仪,并以 忠信为美德,以和柔作为法则。推举贤人而又能容纳众人,做到严 肃方正与柔和圆转相结合。儒者的宽广胸怀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内称不辟亲①,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②,推贤而进达 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 此者。

  【今注】

  ①称:推举。辟:通“避”。②程:较量,考核。

  【今译】

  “有的儒者,对族内的贤者,不会因为亲属关系而不推举;对族 外的贤者,不因为此人和自己有私仇而不推荐。在推举前,对被推 举人的功业、历年的事迹进行考核,推举贤者力求使他们获得任 用。推举贤者,并不企望对方报答,只希望国君因得到贤者的辅 佐,使理想得以实现。儒者所考虑的是如何对国家有利,不求自己 的富贵。儒者推贤举能的情况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①,患难相死 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今注】

  ①相先:互相谦让。

  【今译】

  “有的儒者,听到有益的话就告诉他的友人,看到好的行为就 指示给朋友看。在爵位面前,朋友之间互相谦让;在患难面前,争 着捐躯。友人长期不得志,自己愿意等待着一同出仕;友人在远处 不得志,总想方设法招致。儒者推荐友人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澡身而浴德①,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 之②,又不急为也。不临深而为高③,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④, 世乱不沮⑤;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今注】

  ①澡身:犹言洁身。浴德:沐浴于德,即以道德自律。②粗:微。翘:启 发。③深:喻地位低下的人。④不轻:不以贤者众多而轻视自己。⑤ 不沮:不废弃己志,即不放弃个人的理想。

  【今译】

  “有的儒者,洁身自好不为污浊所染,处处以道德自律。陈述 自己的意见,静待君命并默默地坚持正道。如国君不理解他,再稍 稍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示启发,又不急于求成。在地位低下的人 面前,不自以为高贵,不夸大自己的功绩。遇到盛世,不自轻自贱; 遇到乱世,仍然坚持信念。对观点相同的人,不妄加吹捧;对观点 不同的人,不妄加非议。儒者不随声附和保持独立人格有如上所 说的。

  【经文】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 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①,虽分国,如锱铢②,不臣不仕。其 规为有如此者。

  【今注】

  ①砥(dǐ)厉:磨刀石,精为砥、粗为砺。“厉”通“砺”,引申为磨砺。廉隅: 棱角,指人行为方正。②锱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金 部》:“锱,六铢也。”此形容微小。

  【今译】

  “有的儒者,上不为天子的臣,下不为诸侯的吏;谨慎平静,崇 尚宽和,坚强刚毅而又能与人交往,学识渊博却又能服膺贤人。亲 近文章典籍,以磨砺个人方正的行为。即使将裂土分封,在他看来 却像锱铢一般微不足道,不愿臣服于人和出仕做官。儒者规范自 己的行为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合志同方①,营道同术②;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 见,闻流言不信③。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 如此者。

  【今注】

  ①方:法则。②术:方法。③流言:毁谤的话。

  【今译】

  “有的儒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用同一方法学道的同志;如 与友人同有成就当然十分高兴,如互有高低,彼此亦不嫌弃。与友 人长期不获相见,听到对他的流言蜚语,自己不相信。一切行为要 本于方正,树立在道义之上。志同道合,就接近追随他;道不同,就 退避疏远。儒者的交友之道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 接者①,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 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者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 其尊让有如此者。

  【今注】

  ①孙:通“逊”。

  【今译】

  “温柔善良,是仁者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者的土壤;宽大包 容,是仁者的行动;谦逊待人,乃仁者所能;一举一动都有礼貌,是 仁者的外貌;说话谈吐高雅,是仁者的文采;吹歌弹唱,是仁者的谐 和;分散钱财,赈济贫穷,是仁者的施与。儒者兼有以上的美德,仍 然不敢说自己已达到仁。儒者恭敬谦让有如上所说的。

  【经文】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①,不充诎于富贵②,不恩君王③,不累长 上④,不闵有司⑤,故曰儒。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⑥。”

  【今注】

  ①陨获:困迫失志的样子。②充诎:充,盈满;诎,失节。③慁(hùn): 辱。④累:干系。长上:卿大夫。⑤闵:病,患害。⑥诟病:耻辱。

  【今译】

  “儒者不因为贫贱困迫而丧失意志,不因为富贵享乐而失掉节 操;不因被君王困辱,卿大夫的干涉牵制,官吏的逼迫而背弃主张, 所以叫作儒。现在众人对儒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常常把儒者作为 笑料讲。”

  【经文】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 世,不敢以儒为戏。”

  【今译】

  孔子回至鲁国居住,鲁哀公供养招待他。听了以上的话后,对 孔子的话更加相信,对他的行事觉得更加合理。鲁哀公说:“我这 一生,不敢拿儒来开玩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儒行  儒行词条  礼记  礼记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第四十一  第四十一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感想

 飞鸟集读后感1000字

飞鸟集读后感1000字(通用10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展开)

感想

 《岳阳楼记》读后感

金锁记读后感推荐度:哈姆雷特读后感推荐度:围城读后感推荐度:文章读后感推荐度:《白鹅》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岳阳楼记》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展开)

感想

 读悲惨世界有感

读红岩有感推荐度:读《正面管教》有感推荐度:读童年有感推荐度:读《简爱》有感推荐度:读《昭君出塞》有感推荐度:相关推荐读悲惨世界有感(精选23篇)细细品味一本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