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太阳,
在沙漠的尘埃中沉落。
我们旗的图谢雅特大王,
到了死亡的时刻。
奔跑的海骝马的马驹,
成了野狼嘴中的食粮。
压迫百姓的图谢雅特大王,
成了属民刀下的羔羊。
山野间的兔子崽,
成了鹰雕口中的食粮。
压迫百姓的图谢雅特大王,
成了奴隶枪下的绵羊。
(采录:扎木苏 翻译:诺敏)
——哲里木盟文化处等编《科尔沁民歌》。
清末图谢雅特旗的执政者舍旺诺日博桑布是哲里木历史上有名的“道格辛王”(暴君)。他任意盘剥、欺压旗下百姓,不断激起百姓的反抗。1901年,被他强行征调服役的蒙古族群众不堪忍受劳役之苦,在华凌嘎的领导下举行起义, “道格辛主”管辖下的旗兵也积极响应,支持起义队伍。 “道格辛王”陷入孤立境地,带着五名心腹企图外逃,在西热图庙被起义者包围,他被迫自尽,了其罪恶一生。
这首歌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它激情洋溢地嘲笑了暴君的失败,歌颂了人民的胜利。
全歌三节三个比兴句式,呈一复沓式抒情结构。三个比兴分别把太阳在沙漠上沉没、马驹在野狼口中失去生命、兔崽成了鹰雕的食粮这些合乎规律的和生存斗争中的现象,作为歌头,寓兴于比,尚未抒发“所咏之词”,一腔豪情已现;兴发感动之际,也不像有的民歌那样完全直抒胸臆,而是运用“刀下羔羊”、“枪下绵羊”做比来唱述暴君的下场,使尊卑易位、强弱变动,显得生动形象且又分外突出。整个情感豪迈、乐观,对“道格辛王”的鄙夷和嘲讽,对起义胜利的欣悦,一扫往日奴隶的忧伤,诚如《科尔沁民歌》的编者所说:这是人民群众胜利斗争的一支凯歌。